中薯3号

中薯3号

株高 55~60厘米
中文学名 中薯3号
目录导航

基本信息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薯2004003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用京丰1号作 母本、BF77-A作 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特征特性

该品种早熟,生育期从出苗到植株生理成熟80天左右。株高60厘米左右,茎粗壮、绿色,分枝少,株型直立,复叶大,小叶绿色,茸毛少,侧小叶4对, 叶缘波状,叶色浅绿,生长势较强。花白色而繁茂, 花药橙色,雌蕊柱头3裂,易天然结实。匍匐茎短,结薯集中,单株结薯数3-5个,薯块大小中等、整齐,大中薯率可达90%以上。田间表现抗重花叶病毒,较抗普通花叶病毒和卷叶病毒,不感 疮痂病。夏季休眠期60天左右,适于二季作区春、秋两季栽培和一季作区早熟栽培。春播从出苗至收获65~70天,一般每亩产1500~2000公斤,大中薯率达90%。薯块椭圆形,顶部圆形,浅黄色皮肉,芽眼少而浅,表皮光滑,淀粉含量12%-14%,还原糖含量0.3%,维生素C含量20毫克/100克鲜薯,食味好,适合作鲜薯食用。植株田间表现抗马铃薯重花叶病(PVY),较抗轻花叶病(PVX)和卷叶病,不感 疮痂病,退化慢,不抗 晚疫病。

产量表现

2002年11月在南宁和那坡进行冬种筛选试验(15个品种),产量为1056.5kg/亩,比本地对照品种思薯1号增产66.1%。2003年3-6月,在那坡、上林进行春夏繁种试验,单产分别为1933kg/亩、2376.0 kg/亩。2003年10月-2004年2月初,用那坡自繁种薯在北流进行秋种试验,产量为1277.3kg/亩,比本地对照品种思薯1号增产90.72%。2003年11月-2004年2月,南宁冬种产量为1643.2kg/亩。

栽培要点

A.选土质疏松、灌排方便地块,忌连作,也不要与其他茄科作物轮作,留种田还应与商品薯生产田及其他病源作物隔离,施足底肥少追肥,有利早发棵、早结薯和防后期茎叶徒长。结合翻地每亩铺施腐熟或半腐熟 有机肥3000~5000公斤,播种时沟施氮、磷、钾 复合肥20~25公斤。B.种薯处理。春季播种前20天将种薯从贮藏窖移至温暖房间或阳畦内,然后切块,每块带1~2个芽眼,切块后摊开约10厘米厚,盖湿麻袋或草帘,温度保持在15~18℃,隔数日翻动1次,芽长1~2厘米时。揭去覆盖物,见光2~3天后播种。秋季宜用小整薯播种,播前7天,种薯用1%硫脲溶液或赤霉素溶液5毫升/升充分喷湿,盖湿沙层,待芽长2厘米左右即可播种。C.播种期。春季应掌握适期早播,争取断霜时齐苗,以利早收。北京平原地区春播宜在3月20日前后,地膜覆盖可早播5~7天,商品薯6月中、下旬收获,留种田应提前在5月底至6月初收。秋季8月上、中旬播种,留种田可适当晚种,一般于10月底至11月初收。D.种植密度。株型较紧凑,宜适当密植,一般生产田单种行距60厘米,株距25~27厘米,每亩种4200~4400株。留种田为提高繁殖系数,每亩可增至6000~6500株,宜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60厘米,窄行30厘米,株距23~25厘米。E.田间管理。出苗后65天即可收获,为争取早收高产,应加强前期管理,促进苗期早发秧,使开花期植株接近封行。出苗后及早中耕松土,追肥浇水,现蕾期浅培土,封行前高培土,块茎膨大期采用半沟水勤灌,保持土壤湿润。注意防治二十八星 瓢虫和 蚜虫,留种田在蚜虫发生期内要坚持每隔1周喷药1次,并严格淘汰病、杂、劣株。

【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2、播种。种薯消毒与处理。株距20厘米-25厘米,行距30厘米,每亩4500穴以上,每亩需种薯150公斤—180公斤。3、稻草包芯与培土。下种后6天内在畦面均匀覆盖一层稻草,每亩稻草约150公斤左右,随即结合清沟进行第一次培土盖住稻草,培土厚需达5厘米—8厘米。第二次培土在苗期当株高10厘米-15厘米左右时进行,封垄前进行第三次培土,培土应尽量培宽培厚。4、水管。播种后即灌全沟跑马水,出苗后,如遇干旱再灌半沟跑马水,保持土壤湿润。从团棵到初花期要特别注意保持水分充足,若遇干旱,要及时灌水或留沟底水,以保持土壤湿润。成熟期,水分不宜过多。5、施肥。每亩用75公斤三元复合肥施于行中间,肥料应避免接触种薯。下种后每亩用750公斤土杂肥盖种。当幼苗出土80-90%,应重施一次速效提苗肥,每亩用碳酸二氢铵25公斤加过磷酸钙25公斤兑水1500公斤进行条施。在现蕾期施一次结薯肥,每亩用三元复合肥15公斤施于植株周围,化肥不能沾到叶片和直接接触到根部,防止伤苗。6、除草。在播种前后灌跑马水湿润土壤的同时,每亩用乙草胺100克兑水60公斤喷雾于畦面进行杂草防除。7、主要病虫害防治。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或敌百虫150克用毒土或灌根防治地老虎。蚜虫可用敌敌畏150克兑水60公斤喷雾防治。防治晚疫病重点防三个时期:一是齐苗期防一次,二是结薯期防一次,三是后期遇阴雨特别是阴雨加有雾的天气很容易发生病害,在转晴后要及时防治。用甲霜灵800倍液或代森锰锌500倍液于晴天露水干时喷雾防治。发现青枯病要整株拔除集中焚烧处理,还要在病穴及周围撒石灰或用0.5%福尔马林溶液灌根消毒,再喷施农用链霉素100毫克/公斤进行防治,防止病害蔓延危害。

适宜范围

适于河北、内蒙、福建等省市种植。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