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白驹

守岁白驹

中文名 守岁白驹
页数 248页
书名 守岁白驹
出版时间 2014-5
语种 简体中文
出版日期 2014年5月1日
目录导航

内容简介

《守岁白驹》是郭敬明三本散文卷之二,收录了《崇明春天》《天下》《四季焚香》等精美散文,以他的第一部作品《爱与痛的边缘》的文章为主要内容并加以增补,此次他亲自修改和编订,甚至对文章题目做出全新修改,将年少时期最初的创作整装呈现。《守岁白驹》书名意指留下这本书,化成一匹白马,守望曾经的岁月。也许过去已是一座再也无法回去的空城,但是,至少有这样一本书,代替作者,代替所有过去的人,以示纪念。

作者简介

郭敬明郭敬明郭敬明,“80后”作家群的代表人物,连续六年登上中国福布斯名人榜,连续八年国内出版销售记录的创造者,多次荣登年度销量总冠军宝座,出版数部长篇小说销量均突破百万册,最高销量三百万册。

2008年至2012年出版《小时代》“三部曲”,并于2012年11月自编自导拍摄为电影。票房傲人。

2008年5月4日美国《纽约时报》以“China’s Pop Fiction(中国流行小说家)”为题报道,该报道评价他为“中国最成功的作家”。

2013年获“中国梦践行者”称号。[1]

目录

第一章 白昼明媚

小围城

七日左右

我上高二了

寒武纪

六个梦

十二月

明媚冬日

剧本

三个人

第二章 暗夜未央

创世纪

四季焚香

崇明春天

阴天

三月,我流离失所的生活

消失的天堂时光

杨花

回首又见它

天下

第三章 夜页

写在前面

一个仰望天空的小孩

桃成蹊里的双子座人

永远哀伤的孩子

水中的蓝色鸢尾

一个人的城市

坐井观天的幸福

关于《生活在别处》的生活

后记

编辑推荐

《守岁白驹》是郭敬明第一部散文集《爱与痛的边缘》增补版,它将作者本人青春里固有的明媚与阴郁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表达出青春期少年那种“愿欢喜和困惑交织的青春时光在此定格”的强烈愿望。此次,他重新修订,仿佛重回那个时期与自己进行了一次久违的对话,整饬梳理了沉淀于记忆中的种种情感和体悟。与《守岁白驹》同期上市的《怀石逾沙》,亦是他用多年后已然成长的眼光来审视过往,对自己、对读者、对身处的这个时代,交出的一份成熟的总结答卷。

后记

《爱与痛的边缘》

文郭敬明

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前面序里提到了,这里提第二次。

我站在岸边,看着组成我整个青春的一个个零散的日日夜夜像流水一样从眼前以恒定的速度不可挽回地流走。看着看着我就觉得很哀伤,于是我就想做点什么,于是我就想到了写字,我想我可以写成一本厚厚的书,把我的青春完完整整地写出来,就像高晓松、老狼、沈庆、朴树、叶蓓他们一样,唱出了所有青春的涟漪,唱得喜悦而又忧伤。我想我的书即使没有人看,我也可以留给年老的自己。几十年后的一天,我安静地坐在摇椅上,坐在午后慵懒的阳光中,风吹起我的白头发,翻开书,一瞬间就可以看到几十年前自己悄悄喜欢过的女孩子,一起打过球的男孩子,怕过的老师,刻下过自己名字的白色墙壁,坐过的阅览室的最后一排椅子,在校园种下的那棵小小的香樟,用了三年的羽毛球拍。

一瞬间就看到年轻的自己握着球拍,笑容明亮又清澈。

我在河的对岸观望我的青春,看得平静又伤感。

恍恍惚惚地想起自己小时候的样子。背着很大的书包去上学,走在路上欢天喜地,跳上三级石梯,踢开一块石子。偶尔逃课,钻进山坡的油菜地里睡觉,醒来的时候看见太阳在山坡那里游荡,阳光融化开来洒满我的全身。我傻傻的小幸福呀,想起来我就笑得酸酸的。

又恍恍惚惚地想起自己初中时的样子。大群的朋友,开心明亮的生活,看想看的书,听想听的歌。

周嘉宁说:“我的成长是件冗长的事儿。”我想我的成长也是件冗长的事儿。如果把我的短短的十七年间发生的事情排好队,让它们像蚂蚁一样从面前爬过去的话,我想那肯定需要很多个日夜。可是我不觉得冗长,因为我觉得自己是一下子就在风里面蹿成了一个十七岁的大孩子,一恍神就出落成现在这副古灵精怪的样子。

我想说的是我的未来。双子星的未来。

我是个很有理想的人。就是因为太有理想了,所以我现在在小A眼里依然是个无所事事的人。小A就曾经对我说过:“一个人如果有太多太多太大太大的理想.那么他不是成为一个伟人就是一个空想家。而你绝对是后者。”小A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坚定神色严肃,像在说一个真理。于是我连挣扎狡辩声明澄清一下的企图都没有就接受了。我觉得我有些时候还是很好欺负的。

我常常想一些事情,说得好听一点叫思考。思考我这个人,思考我的生活。小A说我思考的时候表情很沧桑。我告诉他十七岁的孩子拥有七十岁的悲哀。小A说:“世界上不过两种人:痛苦的哲学家和快乐的猪。”于是我就想但愿我不要变成痛苦的猪。

想得多并不一定清楚得多,相反我是个糊涂的人。我没有远大的理想,有一个稍微像样点的理想就是能上复旦。其余的理想皆平凡渺小得有些可笑,比如我现在就很希望那件我看中的蓝白色T恤明天就打五折。

我也曾经傻傻地想过自己的未来。我说我要和心爱的人住在漂亮的蓝白色木质阁楼里,窗前是美丽高大的法国梧桐或者香樟,房子附近有一条干净的马路供我们手牵着手在上面走。

我所向往的生活很简单:平凡而幸福。

这就够了。

真的够了。

我说:“我不知道我现在是不是快乐,但起码我现在不哀伤了。”现在晚上我没去上晚自习,一个人在租的房子里静静地看书、做作业、听歌。偶尔站起来拉开窗帘,看楼下黑色的田野安静地呼吸,可以闻到田里植物凉爽的清香,可以看到闪亮的湖泊泛起的涟漪,听到风掠过树梢时空旷辽远的声音,还有草间虫子和蛙的呜叫,远处林立的楼房会透出暖黄色的灯光,这让我温暖。我现在不忧伤了,我很平静,我知道一个人应该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那么他才是快乐的。我想我也是快乐的。

那天在《读者》上看到一篇文章,写美国年轻人快乐的理由:

看到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并得知她还没有男朋友,

和心爱的人一起拥在沙发上看一部电影,

看到自己喜欢的衣服正在半价出售,

一觉醒来发现还有三个钟头可以睡,

我一条一条地把这些快乐的理由念给小A听,因为我自己被这些朴素的小幸福感动了。小A听完之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他说:“你等一下。”一会儿之后他开始念一段文字:

我有六个美丽的愿望,它们是我看着长大的小幸福。

我的愿望之一是将来有一天我可以开一家自己的书店。我会在书店里摆满我喜欢的书,然后把它们卖给同样喜欢的人。

我的愿望之二是将来我有一个宽敞美丽的阳台,我可以在上面种各种美丽小巧的盆栽。

我的愿望之三是有一天我可以去布宜诺斯艾利斯看大瀑布,身旁站着我爱的人,我们一起听庞大的水声填满身边每一个罅隙。

我的愿望之四是有天我要写本书,我要讲述我所有的喜悦和忧伤。

我的愿望之五是去看看西藏,我太想去那儿看看了。我想看看绳索系着的风马旗,漫天飞扬的经幡,遍地的玛尼堆,天边翻涌的白色羊群和沉默的雪峰,老人们手中默默转动的转经筒。

我的愿望之六是和你做一辈子的朋友。

我在黑暗中握着话筒,一边听小A说,一边流下眼泪。

因为这些是原来我写信时告诉小A的。

我想我该结束了。我发现我一直追寻的就是快乐而已。那种可以放在掌心上温柔凝视的小幸福。我想我把我的成长放在了你们的面前,就像我把我的日记一页一页撕给你们看一样。因为每个人的成长在自己心里都是惊天动地的事儿。

还有一个月我就十八岁了。我祝我生日快乐。

我要感谢的人很多,所以我不能像外国的作者那样在扉页上写下“献给我最爱的某某某”。我感谢我所有的朋友和家人,感谢我的小学语文老师。

序言

我出生在午夜十二点,一个暧昧的时间。

小 A对我说:“你出生在一天的末尾,所以你出生之前已经经历了二十四小时沧桑的洗礼。可是你也出生在一天的开始,一切都还没来得及发生,所以你像个纯粹的白坯,可是太容易破碎,注定常常感到不知所措。常常流离失所。”

当时我一直笑,因为我看到小A严肃的样子绝对像个骗人的江湖术士。

我出生在 6月 6日,神话中魔鬼之子降生的日子,双子星座。我妈妈告诉我在我出生的那天夜空异常明朗,满天的繁星。我想如果我睁开眼睛的话我一定会看见双子星明亮的光辉。

前世曾经寄给我一个双子星的陶塑,可惜在途中被损坏了。我用强力漆小心地粘好,现在放在我书柜的顶层,塑像是两个相背而站的孩子,以同样寂寞的姿势仰望星空。底座上有一行字:双子星注定有双子星的悲哀,我们在劫难逃。

白天的时候我是个明朗的孩子。请看小 A常常教育我的话:“你不要疯得像个孩子。”大多数朋友总是认为我是个没有忧伤的孩子,手中握着大把大把的幸福,甚至有时候不懂得珍惜而肆意地挥霍。他们看到的是我明朗的一面,当然我也希望自己明朗的一面被人看到。毕竟快乐是可以共享的东西,而忧伤则不。忧伤是嵌在心里的不可名状的灼热,不可言说。能说出来的就不叫忧伤了。有时候我试图告诉别人我内心的恐慌,可往往是张着口却不知道怎么讲,最后只有摆摆手,说句“你不会明白的”收场。

有些东西注定是要单枪匹马的,不能说,一说就错,然后还要继续用语法去纠正因语法犯下的错误,太麻烦。于是我学会了安静,十七年来我真正意识了到我应该做个安静的人。

可是我是一个太能说话的人,家里的电话费长期居高不下,可是我一天天长大了,就像朋友写的那样,孤独的孩子悄悄地在风中长大了。我开始习惯将自己的感受写出来,用小 A的话来说就是:这是个好习惯,既可以发泄,又可以赚钱。写字的人会生病,寂寞会逐渐从皮肤渗透进来,直到填满每道骨头的裂缝,直到落进所有的血液。这是一场华丽的放逐。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