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润坤

焦润坤

中文名 焦润坤
信仰 共产主义
出生地 江苏省常州市
性别
目录导航

人物经历

日军暴行抹不掉,我就是活的见证

1924年,焦润坤出生在江苏常州的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他还只是一个13岁的少年。那个时候,日军开始对南京周边城市狂轰滥炸,常州也未能幸免于难。焦润坤是那场灾难的亲历者。

“有一天我正提着篮子沿街卖豆制品,空袭警报突然响了。”焦润坤回忆说,警报刚刚拉响时,老百姓并不在意,一会儿敌机就出现在城市上空,扔下炸弹。

整场轰炸持续了约半个小时,焦润坤躲在街边,逃过一劫。等敌机离去,他看见满街都是死伤的百姓,惨不忍睹,很多受伤的人使劲地喊“救救我啊,救救我啊”。

回想起当时的惨景,90岁高龄的老人激动地挥着双手,“日军侵略的暴行抹不掉,焦润坤焦润坤我就是活的见证!”

为了避难,焦润坤的父母举家外逃,辗转奔波之后,焦润坤与全家失散,成为宁波国际难童教养院的一名难童。教养院生活艰难,大家常常只能吃上发霉的地瓜干,一点盐水就当成下饭的菜。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孩子们还经常学唱《五月的鲜花》《大刀进行曲》等抗日歌曲。

1940年10月的一场细菌战,让焦润坤未能完成初中学业。当时,日军对宁波发动细菌袭击,慈溪、奉化等地瘟疫横行,教养院中近百名儿童受到感染,焦润坤也是其中之一,被隔离治疗。3个月后,当焦润坤从隔离区出来时,不少原来的小伙伴都已经死去……[1]

走,打游击去

1942年教养院解散后,接受过抗日教育的焦润坤和同学们决定:“走,打游击去!”

焦润坤与32名同学一起,经慈溪到达上林湖集结,参加了新四军淞沪一支队。

后来,焦润坤在一次养病期间与部队失散,又于1943年4月正式加入新四军淞沪四支队。

焦润坤所在的部队主要在浙东地区活动。“当时,我们党在百姓当中最好的宣传就是打一仗,抓几个鬼子。”

“我们遇到很多困难,生活条件差,武器也远远落后于日本人,打仗就靠着勇敢和精神支持。”但焦润坤坚信,“正义的战争一定能打败非正义的战争。”

抗日战争期间,焦润坤参加过多次战斗,解放战争中又参加过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渡江等战役,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荣立三等功两次,被授予三级解放勋章,并于1964年转业。[1]

把传递历史记忆的工作做下去

如今,焦润坤老人和84岁的妻子黄强生活在一起。“孩子们都住在附近,有时候回来。但是事情能自己干的,我们还是自己干。”两位老人身体硬朗、耳聪目明、思路清晰。

离休后,焦润坤加入了北京新四军研究会,还时常为高校学子和部队战士讲述战争经历。他的“口述历史”也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录制成视频节目。

焦润坤说,抗日战争那段历史亲历者越来越少,他要在有生之年把传递历史记忆的工作做下去。[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