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春晖中学

上虞春晖中学

现任校长 李培明
中文名称 浙江省春晖中学
创办时间 1908年
在校师生人数 3400余人
目录导航

学校简介

早期春晖确立了“与时俱进”的校训、“实事求是”的教育方针和“勤劳俭朴”的训育方针,首开浙江中学界男女同校之先河;聘请了一大批名师硕彦,夏丏尊、朱自清、匡互生、丰子恺、刘薰宇、叶天底、张孟闻、范寿康等先后在此执教,实行教育革新,推行“人格教育”、“爱的教育”、“感化教育”和“个性教育”等;蔡元培、黄炎培、胡愈之、何香凝、俞平伯、柳亚子、陈望道、张闻天、黄宾虹、张大千、叶圣陶等来此讲学、考察,推行新教育,传播新文化。

百年来,春晖培养了两万余名初、高中毕业生,其中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胡愈之、著名电影导演谢晋、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胡德华、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陈洲其、国家奥委会副主席吴重远、中科院资深院士陈宜张、荣誉学部委员郭松义、著名作家黄源、运动健将叶联英、全国特级劳模王承德、现代著名企业家陈祥兴、“丈量天地、经纬人生”的全军优秀指挥官严银江、“用生命丈量大海”的海军水文专家宋兴尧、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所首位中国籍“永久科学家”戴高良、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媒体电子系主任教授郑立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石雨江、省高考状元陈肪莉等。

春晖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发展,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文明单位、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一级重点中学、省绿色学校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近几年来,学校在办学规模、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历史沿革

1908年,上虞富商陈春澜捐银五万元,在小越横山创办春晖学堂;1919年,近代著名教育家、民主革命家经亨颐偕同乡贤王佐,又征得陈春澜二十万银元续办中学。学校坐落于上虞白马湖畔,依山傍水,风景优美,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校内完好保存着20世纪二十年代的一批经典建筑,令中外游人流连忘返。

早期春晖中学,经亨颐校长即提出“与时俱进”的校训,“实事求是”的教育方针和“勤劳俭朴”的训学方针,首开浙江中学界男女同校之先河。学校招聘了一大批名师硕彦,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刘薰宇、张孟闻、范寿康等先后在此执教,实行教育革新,并积极推行“人格教育”、“爱的教育”、“感化教育”、“个性教育”等教育思想。蔡元培、黄炎培、胡愈之、何香凝、俞平伯、柳亚子、陈望道、张闻天、黄宾虹、叶圣陶等来此讲学、考察,推行新教育、传播新文化,留下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奠定了坚实的名校基础。学校一时声誉鹊起,有“北南开,南春晖”之说,成为浙东教育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春晖是一座求知的殿堂,白马湖的湖光山色,使春晖学子“近山者仁,近水者智”,名师硕彦的学识人品,给后人留下了无价的人文宝藏。经亨颐的睿智,夏丏尊的博爱,朱自清的华章……如同一尊尊人格丰碑令后来者景仰不已。

春晖是一座育人的殿堂,人化、美化、绿化的景色和具有现代气息的校园环境成为师生陶冶人格、培育品格的圣地。

学校规模

近百年来,春晖培养了两万余名初、高中毕业生,其中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胡愈之、著名电影导演谢晋、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胡德华、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陈洲其、中科院院士陈宜张、著名作家黄源、运动健将叶联英、全国特级劳模王承德、现代著名企业家陈祥兴、“丈量天地、经纬人生”的全军优秀指挥官严银江、“用生命丈量大海”的海军水文专家宋兴尧、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所首位中国籍永久科学家戴高良、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媒体电子系主任教授郑立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石雨江、省高考状元陈昉莉、国家最高科技成就奖得主徐光宪等。

为适应经济全球一体化,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学校开拓创新,创办了春晖外国语学校。该校依托春晖中学,以发展为已任,视质量为生命,在国际交流、学科建设、文化建校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两校现有65个班级,在校师生3400余人。学校以一流的环境、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质量跻身于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行列。学校正秉承“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倡导“读书即生活,教育即创造”的教风和“读书,做人”的学风,高扬“学在春晖”使命宣言,与时俱进,奋发有为,为创建一所高规格、现代化的国家级示范学校而不断努力。

校风校训

1923年2月,春晖学校即兼收女生,开浙江省中等学校男女同样之先河。学校贯彻经亨颐“智、德、体、美、群”全面发展教育原则,并以“与时俱进”为办学原则和校训。“实事求是”、“勤劳朴实”曾定为学校的教育方针与训育方针。

学校荣誉

春晖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发展,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文明单位、省绿色学校、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4]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近几年来,学校在办学规模、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学校现有校园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8万平方米;教育信息化和校园数字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名师工程”成效显著。学校致力于加强文化德育和学科建设,精心打造春晖教育品牌,着力培育学校核心发展力。

学校发展

◆1919年12月2日,成立私立春晖中学校董会,王佐任主任校董,经亨颐等10人为校董;次年1月,推经亨颐为首任校长,定址白马湖。

二十年代

◆1922年8月,春晖中学开始招生开校,12月2日举行开校典礼。

◆1922年10月,创办《春晖半月刊》。

◆1923年6月,兼收女生,开全省男女同校先河。

◆1928年7月,私立春晖立案。

◆1928年8月,续办高中部成完全中学,至1936年因经费不足停办高中。

抗战时期

◆1937年9月,奉令附设战时民校(县立战时中学)。

◆1941年5月,因日寇入侵,学校被迫解散。8月迁址虞南泰岳寺复校。

◆1942年10月,为保护白马湖校址,师生校友复办白马湖春晖中学。

◆1943年8月,泰岳寺春晖中学复办高中部。

抗战后

◆1945年10月,两所春晖中学在白马湖校址合并。

◆1946年12月,举行建校二十五周年纪念活动。

1949年至文革

◆1949年5月,上虞解放,8月,改组校董会,章育文任校董会主任,下半年停招高中学生。

◆1956年5月,学校由私立必为公立,同年下半年恢复高中部。

◆1957年2月,春晖中学列为宁波地区重点中学。

◆1958年7月,学校扩办“春晖大学”,设师专、农专班各一班。

◆1961年12月,举行建校四十周年庆祝活动。

◆1966年下半年,因文革停止正常教学,停招新生。

◆1967年4月,改名为继抗中学,次年4月迁址小越镇。

◆1973年9月,县教办开办白马湖中学(招生二届)。

◆1978年6月,恢复“春晖中学”校名,并于8月返回白马湖。

复校后

◆1981年5月,定为省第二批重点中学,12月2日,60周年校庆活动。

◆1984年、1986年,受县委组织部委托设两届干部高中文化班。

◆1985年,停招初中新生,1987年成为单一高级中学。

◆1986年6月,举行夏丏尊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

◆1987年6月,举行经亨颐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

◆1987年6月,学校被命名为首批省级文明单位。

◆1989年12月,学校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10月16日,举行七十周年校庆活动。

◆1995年12月,通过评估,学校被认定为省一级重点中学。

◆1997年8月,学校被定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实验基地。

◆2008年10月18日, 一百周年校庆.

春晖文化

2011年6月2日,市委宣传部、市档案馆、市文联联合举行《上虞地方文化丛书》首发仪式,该丛书共十种十一册,《百年春晖》是其中一种。

《百年春晖》由我校老教师严禄标编著,陈绵武、经遵义审校,全书以时间为经,人事作纬,共25万字。正文部分包括“横山毓秀,春晖发轫”、“白马湖畔,弦歌奏响”、“名师荟萃,革新教育”、“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屡遭险衅,顽强抗争”、“革故鼎新,探索前进”和“与时俱进,永葆春晖”7章32节;附录部分有1926、1946、1981的《校史》和1946、1981、1991、2001、2008年的《校庆记胜》等。行文过程中,在相应位置插入相关人物、事件的照片、图片130余幅,作为1908年陈春澜创办春晖初小学堂至2008年举行春晖百年校庆各个历史时期的佐证。

《上虞地方文化丛书》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列入“浙江省百项档案编研精品系列”。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