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镇

鱼龙镇

人口 17489人(2017)
中文名 鱼龙镇
下辖地区 许家湾村、韩家山村、宁家山村
行政区类别
电话区号 0939-8813025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西汉武帝初年置孔堤县,隶属武都郡。大统十二年 (公元五四六年),下设白水、孔堤、万郡三郡。白水郡领洪化 (今安化曾家街)、绥化 (今隆兴秦家河)二县,孔堤郡领孔堤县,万郡领赤万、接难、五部三县。北周庆白水、万郡、孔堤三郡拜入武州,下隶武都郡,绥化改建威,洪化、孔堤并建威。一九四一年二月十八日成立孔堤乡,解放后隶属于杨琪区、杨坝。一九五八年三月二十二日,正式更名为鱼龙,沿用至今。

行政区划

鱼龙镇下辖以下地区:

许家湾村、韩家山村、宁家山村、仓头山村、冯家山村、庞家山村、阴湾里村、麻家湾村、刘家湾村、小庄头村、秋林坪村、林里村、红崖湾村、草川坝村、孟家山村、泶沟里村、卯家庄村、王家沟村、上尹家村、下尹家村、张家湾村、瓦房里村、阳山里村、安子里村会、观音坝村、马坝里村、田山里村、刘家桥村、小张家村、李家庄村、秋水坪村、柏家沟村、坪套里村。

基础设施建设

全镇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群众生产生活条

件大为改善。

交通

完成了樊杨路和刘杨路32公里的主干道硬化,打通了鱼龙至隆兴通乡联网公

路9.8公里;硬化全镇33个村136.4公里的通村公路、124.8公里的村内道路;

整修了82.6公里的田间道路,彻底改善了全镇群众的交通出行和生产生活条件。

水利

正在实施集中饮水工程,有望年底瓦房、卯家等19个村全部通自来水,将

彻底改善近12000余名群众以及5个镇直单位人畜安全饮水条件。

人居环境

完成瓦房村新农村建设,打造成为全区高山林缘区精品示范新农村,红

崖村、峃沟村进行了美化亮化建设,完成风貌改造380余户,实施了552

户危房改造。

农网改造

完成28个村的农网改造项目,解决了群众用电贵、用电难的问题,大大

改善了群众用电安全的同时还有效的提升了广大群众生活质量。

文教卫生

协调新修了23个贫困村的村级医疗卫生室和在22个村新修了汽车停靠站,

大力发展全镇文化设施,在7个预脱贫村投资近400余万元新修了文化广

场及乡村舞台,及大地改善了群众文化设施条件,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民俗文化

岁月荏苒,这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沉淀的灵秀之地,人民不曾想到,

千百年来却一直孕育着、衍变这一朵民俗文化娇艳的奇葩—高山戏(中国

戏曲研究的活化石)。高山戏是在鱼龙高山一代孕育、演变数百年的民间

戏曲剧种,其剧种史实际上即是它大量吸收民间文化的发展史。

居住饮食

居住

鱼龙群山叠嶂少有面积较大的平坦之地,居所多是依山而建的石板房。石

板房取材低廉,它的好处是:防雨、隔潮又牢固耐用。鱼龙石板房是我国

少有的地方性建筑,从选地基到修建成型,它的大致程序是:看风水选地

方—砌地基—夯筑墙体—立柱上梁—铺网状“竹笆”—盖石板—上房基。艰

苦的自然条件孕育了高山人独有的营造、居住习惯,同时也维系了团结互

助的传统美德。

饮食

鱼龙最有特色的饮食是吃洋芋搅团。天刚刚亮,挑水媳妇的水桶就吱吱呀

呀唱起了欢歌。山里的寂静被琐碎的脚步声打破。当丝丝缕缕的炊烟从石

板空寂里溜出,缠绕着,不忍离去时,山村里的早晨就增添了几分诗意的

朦胧。在这里,早晨的寂静并不长久,特别是洋芋煮熟后整个村子里就少

了许多安宁,“咚咚咚”棒槌撞击“石窝窝”的声音此起彼伏,就着红红的辣

子,和咸菜,吃着柔韧的洋芋搅团的确是一种享受!

特色产业

鱼龙中药材(主产红芪、黄芪、当归、党参、柴胡、穿龙薯蓣、纹党、淫

羊藿等36种。在互联网飞速发达的今天,鱼龙镇党委、政府抢抓电商扶贫

机遇,研究制定了鱼龙镇电商扶贫实施方案,坚持以网货开发为基础,网

店销售为途径,助农增收为核心的电商扶贫工作方法;从行政推动、网店

建设、网货开发、技能培训等几个方面着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全镇共

开设了扶贫网店22家,建立镇级电商扶贫服务中心1处,电商扶贫村级示

范点7家,成功注册了“印象鱼龙”地域性商标、协助注册开发了“原味香”、

“艾辅牌”、“鱼龙”3个电商扶贫商标,打造了适合电商销售的网货10余种,

建立了鱼龙镇农村淘宝服务点,引导物流服务网点下乡,便利网货下乡,

农产品进城,拓宽了群众致富增收渠道,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

风采展示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