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2]
《微观、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经济学名著选读》。[1]
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兰州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西北人口》、《生产力研究》、《科学·经济·社会》等刊物上发表论文 60余篇;
出版专著《跨越传统农业》1部,主编教材《西方经济学课程实验》、《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管理经济学》、《世界经济》4部,参编教材6部;
主持和参加研究《贫困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研究》、《财政分权下的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甘肃现代农业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西宁市外经外贸“十二五”发展规划》、《嘉峪关市区域商贸物流与会展中心规划》等课题6项。[1]
《甘肃现代农业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甘肃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09.7-2011.5);
《西宁市外经外贸“十二五”发展规划》西宁市商务局(2010.5-2011.11);
《国际贸易学重点学科建设及实践研究》甘肃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0.10—2012.12)。[2]
《跨越传统农业》(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12);
《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12);
《管理经济学》(中国科学出版社2006.8);
《世界经济》(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1)。[2]
千方百计抓好粮食生产《光明日报》(1998.5.1);
再造农业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兰州大学学报》(1999.2);
市场机制的缺陷《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1998.12);
甘肃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西北人口》(2009.4);
农产品市场化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科学·经济·社会》(2003.2)。[2]
2000年,专著《跨越传统农业》获甘肃省高等学校哲学社科成果一等奖;
2012年,参与的课题《财政分权下的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研究》获甘肃省高等学校哲学社科成果三等奖;
2009年、2011年,获第七、八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2012年,获甘肃省“园丁奖”优秀教师;
2010年,获兰州商学院“教学名师”奖;
1997年,获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
1999年,获甘肃省高等学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
2008年、2011年,主持和主讲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获得省级精品课程。[2]
中国市场学会理事;
甘肃省卫生政策研究专家;
甘肃物流学会常务理事;
甘肃省市场营销学会常务理事;
甘肃陇台经贸交流协会常务理事;
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理事。[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