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李学鳌14岁,他的父亲带他翻山越岭,步行200多里地,来到晋察冀边区的首府阜平,在晋察冀边区银行印钞厂当排字工人。一手拿枪,一手印刷。他在阜平的日子里,赶上了我国第一批人民币的印制。1948年10月,晋察冀边区印制局改为华北银行第一印制局。10月3日,中央发出关于印制新币的指示。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告成立。华北人民政府贴出布告,宣告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发行全国统一的货币——人民币。就在这一天,第一批伍拾元票面的人民币,在河北省平山县银行正式对外发行;接着又在石家庄发行贰拾元、拾元票面的人民币。这时,印制局改为中国人民银行第一印制局。他兴高采烈地参加了在阜平南峪印制的壹佰元的任务。李学鳌曾这样描述,“站岗,放哨,送信,印制晋察冀边区银行的钞票,紧张的战斗生活,送走了我的少年时代。”
随后不久,因为文名大震的李学鳌被调往北京,从事各种文艺宣传工作。其为人实在,人缘广博,文革期间凭借着出身及文名良好的优势,尽其所能保护了一大批作家及文艺人士,是共和国建国以来不可多得的一位工人诗人。
1965.8《太行炉火》 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