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经斯基原名格里格里?纳乌莫维奇?札尔欣(沃依琴斯基),又译维经斯基,在华期间化名吴廷康,笔名魏琴、卫金等。俄国人。维经斯基和马林交替着在中国工作:维经斯基先来中国,帮助各地建立共产主义小组。他回苏俄了。当中国共产党“二大”召开时,马林和维经斯基都在莫斯科。维经斯基奉共产国际之命来华,接替马林,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的“四大”和“五大”。维经斯基穿梭一般,往来于中苏之间:一九二三年十一月离开莫斯科,来到北京、上海,十二月又返回莫斯科。一九二四年四月来华,一九二五年三月返苏。一九二五年五月来华,一九二六年一月返苏。一九二六年六月来华,一九二六年十一月返苏。一九二七年初来华,一九二七年六月返苏。 维经斯基先后六次来华,沟通了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联系。
他比马林在华的工作时间更长,是共产国际内的“中国通”。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壮大,维经斯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维经斯基态度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跟他的合作关系是比较好的。他写了大量的文章在苏俄、在中国发表。他是架在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一座桥梁。在一九二七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维经斯基被共产国际看成在工作中犯了重大错误,调离了中国。回国后,维经斯基不再在共产国际工作。他担任了全俄农业合作社园艺中心副主席。此后,在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四年,维经斯基担任过红色工会国际太平洋书记处书记。在一九三五年,他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共产国际“五大”。 也就在这一年,他被授予经济学博士学位,成为教授。
从此,维经斯基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不过,他仍时时关心着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写下了许多关于中国的文章。一九四七年,苏联莫斯科东方出版社出版了维经斯基所著的《关于现代中国历史的讲演(一九一八年――一九二四年)》一书。一九五○年,莫斯科真理报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争取国家独立和民主斗争中的中国共产党》一书。一九五三年,在《莫斯科东方科学研究所文集》第七期发表了他的《论东方国家的人民民主制度》一文。
也就在这一年,维经斯基病逝于莫斯科,终年六十岁。在马林、尼柯尔斯基和他三人之中,唯有他属“正常死亡”,寿终正寝。维经斯基的精神还在继续让我们学习。
1913年移居美国。
1915年在美加入社会党。
中共四大宣言和决议案陈独秀1918年春回苏俄,加入俄共 (布),被派往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工人苏维埃中工作。
1920年1月到海参威参加共产国际的工作。
3月经共产国际同意,受俄共(布)四伯利亚局东方民族分部的派遣率领3名俄籍人来中国,4月到北京,结识李大钊、张太雷。后赴上海,会见《新青年》主编陈独秀和《星期评论,编辑戴季陶、李汉俊、沈玄庐等,向他们介绍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情况,帮助创立中国共产党。
1920年11月在上海会见孙中山,畅谈中苏关系和苏维埃制度。次年1月离华回国。
1922年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前后为实施大会关于在东方各国建立反帝民族统—战线的策略而努力,提出“中国工人阶级正开始步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解放斗争最前列”和“国民党是民族资产阶级政党”的观点,主张工人阶级应该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既团结利用又加以防范的策略。
1924年4月再次来中国,6月在上海第二次会见孙,望孙支持苏联同李大钊中国中央政府复交。
1925年2月回苏。次年3月20日事件后第三次来中国。
1927年初赴上海与鲍罗庭共商反对蒋分石。
3月共产国际指示迅速成立工农武装,让中国共产党公开身份。
5月参加中共“五大”。
7月回国后被罢黜在共产国际的工作,到全俄农业合作社工作至1929年,后从事教育工作。
1932—1934年任国际工联太平洋书记处书记。后从事世界政治经济的教学与研究。1953年在莫斯科病逝。
上海陈独秀寓所来了一位李大钊介绍来的俄国客人,改变了陈独秀的人生之路。来人是伊尔库茨克第三国际远东局的维经斯基(吴廷康),同行的有夫人库茨涅佐娃及担任翻译的俄瞿秋白籍华人杨明斋。还在陈独秀关押在监狱时,维经斯基给共产国际提交了一份报告,提出了在东亚各国人民中开展共产主义工作的提纲,得到了俄共中央政治局的同意,并派他作为外交人民委员部远东事务全权代表的身份,抵达远东具体实施这个提纲。当时的交通不发达,东亚书记处所在地伊尔库茨克与中国的联系有4条道路。
李大钊在信中介绍了维经斯基一行的目的:要联络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陈独秀说:“我和李大钊多次
(图陈独秀)维经斯基对陈独秀的印象不错,他第一个写信向共产国际和俄国共产党介绍了陈独秀
谈论过在中国建立布尔什维克式的党,这次吴先生和杨先生来华,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杨明斋将陈独秀话翻译后,吴廷康说:“我这次来华的任务,是了解中国情况,与中国先进分子、革命社团建立联系,考察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的可能性。”维经斯基中等身材,态度沉默,一口流利的英语。 一段时间后,维经斯基已经接触了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社会主义、基尔特主义等各式各样的人物,如李汉俊、沈玄庐、邵力子、施存统、俞秀松、陈公培、陈望道、李季、袁振英、沈雁冰、周佛海、刘大白、沈仲九、蔚克冰、丁宝林、戴季陶、张东荪等人。维经斯基感到中国新思想十分活跃,但思想不统一,而且,这些学者主要停留在讲演、写文章上面,没有组织和实际行动。但维经斯基对陈独秀的印象不错,他第一个写信向共产国际和俄国共产党介绍了陈独秀,称他是“当地的一位享有很高声望和有很大影响的教授”。
4月下旬,陈独秀编辑《新青年》“劳动节纪念号”编,共400页码。为了“劳动节纪念号”,李大钊赶写了《五一运动史》。编好7卷6号,陈独秀就今后编辑《新青年》的事,给李大钊、胡适诸同人写信,说今后编辑《新青年》要么北京诸人轮流编,要么北京一人编,要么陈独秀一人在上海担任。
1920年5月,经东亚书记处临时执行局主席维经斯基同意,在上海成立了“第三国际东亚书记处”,这意味着中国的革命运动即将并入共产国际运动的洪流。
维经斯基在1925年5月16日给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的报告中就已经注意到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这份报告指出,“在国内反帝运动普遍高涨的情况下,作为中国军阀斗争和资本五卅运动主义国家干涉的结果,中国的局势自去年以来一直孕育着人民时而在这个大国的这一地区,时而在另一地区发起暴动的危险”。
五卅运动爆发后的6月7日,维经斯基在《真理报》上发表《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进攻》一文,对五卅运动中的工人阶级的表现进行了评价。文章指出,“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年轻阶级的巨大潜力和精力,赋有在社会中保
中共四大宣言
持独立和维护本阶级利益的巨大本能,它正朝气蓬勃地投入同力量悬殊的敌人的斗争,以争取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基本权利。……目前中国工人阶级斗争的趋势是清楚而明确地向阶级成熟的方向发展,向工人阶级积聚力量形成联合组织的方向发展,无论在意识形态方面或是在组织形式方面,都不受其他阶级的影响。”“中国最近的事态中,有什么最突出和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呢?这就是,上海和青岛的无产阶级在同日本厂主的斗争过程中,再次打击了国内最危险的帝国主义势力。”维经斯基预见,“可以设想,再过几天,这次总罢工将波及全国其他工业城市。”
6月14日,维经斯基在《真理报》发表题为《上海事件震撼着全中国》的文章,指出:“尽管中国是一个通讯系统还很不发达的国家,上海的流血事件还是南自香港、北至沉阳,使全国沸腾起来。……今年5月,上海和青岛的无产阶级的行动,开辟了中国解放斗争的新时代。”维经斯基叙述了运动的基本情况:起初是上海工人支援纺织工人,宣布总罢工,并吸引上海几乎所有居民参加;接着,京汉和京奉铁路工人采取行动,虽然暂时只是发表声援的呼吁书;今天(6月14日),香港的海员已经采取了初步的措施给予支援。维经斯基还正确地指出,随着运动发展和高涨,“中国资产阶级和一部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迟早是会寻求同帝国主义妥协和‘国家安定’的。”在文章的最后,维经斯基希望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立即组织对英勇战斗的中国无产阶级的支援”,因为在他看来,“中国无产阶级不仅站在本国解放斗争的前哨,而且通过整个事件的进程,成为世界无产阶级斗争中的重要因素。”
五卅运动的开展,引起共产国际的重视,并“立即派遣维经斯基同志去中国”。维经斯基接到指令后,即刻起程,第三次赴华,于1925年7月初抵达中国。瑠就到达中国后的工作情况来看,维经斯基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五卅运动。
在中共中央所在地的上海,维经斯基经常在自己的住所与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和张国焘举行会议,讨论形势,制定政策。瑢除主要在上海开展工作外,维经斯基还得去北京与加拉罕秘密沟通、协商。当时,加拉罕在北京,琐鲍罗廷在广州,维经斯基在上海,由于前二人有正式使团的外交身份,而苏联鉴于多种因素考虑,并不愿意牵扯过多。瑶因此,由维经斯基“负担着中共中央与莫斯科之间的联络责任”就很正常了。
维经斯基经常在自己的住所与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和张国焘举行会议
1925年6月25日俄共(布)政治局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要求“务必推进以抵制、局部罢工和总罢工,而特别是铁路总罢工的形式进行的革命运动,不要害怕危机加剧”。就在同五卅运动一天,针对上海总商会在6月20日决定的“初六日开市”,瑧上海总工会向各工会发出通告:“无论商界开市与否,工人决不上工,坚持到底,非达到完满目的不止”。瑨但是,由于7月以后大中学生放假,小资产阶级的斗争情绪也开始低落。全国反帝斗争形势急转直下,五卅运动进入收缩阶段。因此,维经斯基7月初到达中国后,主要的工作就在于如何坚持上海的罢工。为了“把上海的罢工运动尽可能地拖下去,以期出现进一步扩大和高涨的局面”,维经斯基曾“全力以赴地要把北方发动起来”,以与上海的斗争相互呼应。但是,在维经斯基看来,这种“北方发动”并没有收到预计的效果。他认为其原因就在于:一是中国各工人运动的中心相距遥远,交通联系差;二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薄弱。
随着运动的发展,俄共(布)中央政治局中国委员会“根据来自中国的报告”,也已经认识到“运动正在走向低落”。于是,在1925年7月28日的会议上,中国委员会改变了过去的“务必推进以抵制、局部罢工和总罢工”的决议,指出:“认为无论如何要把罢工斗争与召开中国社会团体全国会议联系在一起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要提出据以可能更有利地结束罢工的具体要求”。
上述中国委员会的指示迅速以电报的方式,在7月底左右传达到正在上海的维经斯基手中。收到指示的第二天,维经斯基立即赶往北京,并于8月3日到达北京。8月4日,维经斯基和加拉罕一起“制定了一个行动纲领”,准备“对上海和香港的罢工运动‘刹车’”。这个“行动纲领”的基本原则就是:“工人继续罢工,不用全国性口号,而用经济性和地方民族性口号”。维经斯基和加拉罕具体的设想是:先提出经济性和地方民族性的要求,为同外国企业主的交涉打下基础,同时声明工人不得不退让的主要原因是“张作霖实行反民族的反动政策”;一旦要求得到满足,工人就返回工作岗位;要通过工会理事会宣布,将支持北方政府、并要求北方政府与南方国民党政府联合起来进行反帝斗争。维经斯基认为:“把带有民族政治斗争性质的总罢工从提出全国性要求的高度降到主要提出经济要求,从而通过这种作法创造同外国企业主开始进行谈判的可能性,同时也使这次罢工的前途变得更加明确”。在运动转入低潮的情况下,这无疑是明智之举。
维经斯基的工作非常忙碌,以至“一天也不能离开上海”,在北京停留“只有一天半时间”,于8月4日当天赶赴上海,与中共中央商量如何贯彻执行与加拉罕业已制定的“行动纲领”。1925年8月10日,在上海,中共中央委员会和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发布《告工人兵士学生》书,上述“行动纲领”的主旨就是在这个宣言书中得到体现。它指出:“沪港等处工人,为中华民国独立与无产阶级的利益而奋斗,已经两个多月了……”,这种反抗运动“已经使帝国主义者都不能不让步”;但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竟遣其部将自告奋勇的来帮助英日帝国主义者”,“天天封闭团体,逮捕工人学生”;因此,在目前“不能立刻形成全国的反抗运动”的情况下,“工人阶级如果不顾环境孤军独进,也决不足以使帝国主义者立刻抛弃不平等的条约”。宣言书提出:“上海工人现时应当明白表示,对于自身的经济上及法律上的要求,当然继续以罢工方法力争;至于全国的总要求和工商学各界所提出的条件,工人当以全力赞助南北政府,使一致的为废除不平等条约而奋斗。”
于是,上海总工会立即召开工会代表大会,讨论复工问题,并发表宣言,称:“自罢工伊始,即屡次宣言,苟利国家,虽肝脑涂地,亦义无再顾……然工人等默察国内外之大势,与夫二月来奋斗之经验,既无有力之外交,又乏武力之后盾,徒以赤手空拳与强敌相持,外人且乘我之疲惫而益进逼。故窃谓工人既以二月之罢工,表示其决心及团结之毅力于前;当更有以继续其战斗以竟解放中国之全功于后。惟此长期之斗争中自不能不审定步骤,先谋部分之解决”。陈独秀也于1925年8月23日在《向导》上发表文章,指出:“为防御上海、香港罢工孤立的危险起见,为保存工人阶级的组织及已得的胜利起见,应改变上海、香港罢工的政策,以经济要求及地方性质的政治要求为最低条件;至于全国性质的根本要求,工人方面应该提议委托南北政府合组织一委员会来解决。”
为准备长期斗争,维经斯基提出“要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把工会和一切工人组织集中起来并从组织上加以固定的工作上”。瑠从1925年8月19日维经斯基的书面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上海工作的具体设想,主要有:
1、使基层工会的管理委员会、即罢工委员会变成工厂委员会;
2、使上海总工会(按:维经斯基称为工会理事会)成为上海无产阶级更集中的战斗的执行机关;
3、在各级工会组织中加强共产党党团的影响力;
4、成立工会组织的地下机构和组织工人武装自卫队;
5、吸收工人和革命知识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扩大党的队伍。同时,维经斯基还提出:“立即通过派出教官和组织者的办法把上海的经验传播到其他大城市”。
各工厂陆续复工后,1925年9月18日,上海总工会被查封。当天,中共中央发出《为总工会被封告工友》书,指出,“军阀们只能一时封闭你们的工会,不能永久封闭你们的工会,更不能封闭你们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只要你们的内部团结不为商会及工贼的阴谋而涣散,帝国主义者、军阀外面的压迫,都是不足惜的”。瑢维经斯基在9月28日的书面报告中,谈到:“我们对已开始的镇压行动做了准备,建立了工会的地下机构,通过我们的党团加强了对工会的领导,建立了党团与党的地方和地区委员会之间的密切联系,”琐所以,虽然总工会被封闭,党与工人的联系并没有被割断。中共上海区委于总工会被封闭后的第三天即9月21日召开会议,议决举行上海工人代表会议。瑶9月23日,中共上海区委发布《总工会遭封事件之宣传大纲》。同一天,“代表全上海工人利益而奋斗”的上海工人代表会议由“纱厂总工会、铁厂总工会、印刷总工会等数大工人团体发起”召开。
随着五卅运动的接近尾声,维经斯基在9月中旬以后,开始奔走于北京与上海之间,准备10月份在北京召开的中共中央第二次扩大执行委员会会议,以“总结过去的经验,指出今后革命运动的发展前景并拟定我们的具体工作方式”。
1926年2月21日,维经斯基在《真理报》上发表《中国解放运动的总结和近期前景》一文,旨在“对著名的上海事件以来蓬勃发展的中国工人运动和解放运动作出一定的总结”。文中,维经斯基列举出的五卅运动的主要成就是:国民党的空前发展、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工人阶级表现出的先锋作用、中国共产党同工人阶级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中国劳动群众愈加同情苏联。维经斯基还指出,那种认为“中国的革命浪潮正在低落下去”的看法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的确,五卅高潮虽然过去了,但“五卅运动所掀起的反帝热力,确是保留在那里,在以后的革命运动中,起着重大的发酵作用”。
正在热拍的建党90周年献礼片《建党伟业》,日前一位国际明星加盟海豚音王子维塔斯(英文:Vitas,俄文:Витас)将出演维经斯基。维经斯基在华期间化名吴廷康,笔名魏琴、卫金等。这位俄国人是共产国际帮助成立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人。此外,赵立新将在片中出演杨明斋一角,为维塔斯扮演的维经斯基担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