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笔记

政法笔记

作者 冯象
页数 314页
书名 政法笔记
语种 简体中文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定价 35.00
目录导航

简介

作 者: 冯象 著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 S B N:9787214036506,7214036509

版次:1

页数:314页

开 本: 32开

纸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

出版日期: 2004-1-1

本书为作者在《读书》杂志上开设的专栏“政法笔记”文章结集(少数刊载在其他报刊上)。作者开设专栏的用意在为中国的普通读者写一本书,谈谈新旧政法体制衔接转型中的一些法律问题。因此,在该书中,读者不感兴趣的专业性太强的话题没有涉及,作者关注的是普通读者感兴趣的与自己现实生活相关的一些法律问题,如名誉权、肖像权、版权、官司为什么难打等等,作者结合有关案例,深入浅出,给读者上了一堂生动的普法课。

本书目录

献辞

弁言

从前没有律师的时候

腐败会不会成为权利

它没宪法

案子为什么难办

公证婚前财产、标价拾金不昧之类

法盲与版权

鲁迅肖像权问题

从卡拉OK与人体写真想到的

性贿赂为什么不算贿赂

送法下乡与教鱼游泳

所多玛的末日

正义的蒙眼布

好律师能不能也是好人

县委书记的名誉权否

诽谤与创作

小头一硬,大头着粪

取名用生僻字该不该管

葛流帕福音——电邮五通

法学院往何处去

致《北大法律评论》编辑部

修宪与戏信——答记者问

中国要律师干嘛

不上书架的书

大选

参考书目

编辑推荐

《政法笔记(增订版)》编辑推荐:中国政法大学刘星教授推荐!耶鲁法律博士冯象汉语法学随笔巅峰之作。
冯象作品王者归来,中西合璧,文辞与义理齐彰,美文共美图一册,修订增补令经典旧作熠熠生辉。一本超脱法域眼光观照中国政法的书,一本对纷纷扰扰的政法现象给出精准诠释的书,亲聆睿智者的思考与言辞。

作者简介

冯象,上海人。少年负笈云南边疆,从兄弟民族受“再教育”凡九年成材,获北大英美文学硕士,哈佛中古文学博士(Ph.D),耶鲁法律博士(J.D)。现任北京清华大学梅汝璈法学讲席教授,兼治法律、宗教、伦理和西方语文。著/译有《贝奥武甫:古英语史诗》(北京三联,1992),《中国知识产权》(英文,Sweet & Maxwell,1997,增订版2003),《木腿正义》(中山大学,1999;北京大学增订版,2007),《玻璃岛》(北京三联,2003),《政法笔记》(江苏人民,2004;北京大学增订版,2011),《创世记》(江苏人民,2004;北京三联修订版,2011),《摩西五经》(牛津大学/香港,2006),《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北京三联,2007),《智慧书》(牛津大学/香港,2008),《新约》(牛津大学/香港,2010),及法学评论、小说诗歌若干。

名人推荐

该书涉及的问题和知识都相当广泛,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涉及到当代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问题,不仅有中国的,而且有外国的,不仅有当代的,还有古代的:从鲁迅的肖像权到西欧的像章学,从宪法到反腐,从《圣经》故事到2000年美国大选。作者从容不迫,娓娓道来,举重若轻,天马行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不逾矩。广博的知识面和学术视野,对中国政治法律的独到观察,都迫使读者必须“认真对待”。 作者在写作中融入的自己独到的观察、分析、发现和思考,使这本书成为中国法学的一本无可替代的著作。
——苏力,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冯先生当初在《读书》开“政法笔记”专栏,以英美中古文学博士的笔意,言说国内法治领域的大小故事,真正称得上“惊艳”二字。现在这本书是这个专栏的结集。这本书中的《所多玛的末日》、《正义的蒙眼布》等篇幅,就文章而言,都称得上汉语法学随笔写作的巅峰之作。法学界哪怕再多找一个冯象,都是找不出来的。
——王怡,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笔会\独立中文笔会(CIPC)理事、副秘书长,北京京鼎律师事务所顾问,成都大学管理学院教师
冯象先生的《政法笔记》,内容精彩、观点独到,处处透露着智者的洞见与学人的思辨。该书收录了冯先生的25篇法学随笔,借助英美中古神话、寓言来讲述西方法治的流变,结合个案透视中国的法治建设。文章通俗易懂、厚积薄发。涉及的内容与知识相当广泛,贯穿于始终的形散而神聚的主线是当前我国法学界的热门话题宪政重建。
——霍振宇,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法官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