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性支气管炎也称喘息性支气管炎,这些特点不但易于感染,同时也容易引起支气管狭窄而气喘。发病病因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如鼻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大多数病儿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并发细菌感染。
本病可因多种原因及诱因所致,如婴幼儿解剖生理特点、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起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不易咳出,剌激平滑肌产生支气管痉挛而引起喘鸣。其临床特点:1.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常有湿疹及其他过敏史;2.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病情大多不重,发热常为低→中度,肺部可听到较多中粗湿罗音,不固定,伴喘鸣;3.喘息一般无明显发作,非突发突止,喘鸣声很大,但呼吸困难不明显,一般无喘憋;4.有一定的复发性,大都与病毒感染有关。大多数预后良好,随着年龄增长复发次数减少,于4-5岁前痊愈。部分病例在数年后可发展成为支气管哮喘。[1]
哮喘性支气管炎 哮喘病 发病年龄 小于3岁 大于4岁 病 因 细菌或病毒感染 过敏原(如花粉、烟尘、异类蛋白质等)引起 发病季节 冬、初春为多发期 春、秋为多发期 过敏史及家庭史 多为过敏体质,但也有的无过敏史 大多有奶癣、荨麻疹或过敏性鼻炎 症 状 先有感冒,继有发热、咳嗽痰多、气喘、喉间哮鸣音 先有鼻痒、喷嚏、无热,后胸闷、咳嗽痰多、不能平卧、喉间哮鸣音 治 疗 抗生素或中药有效 单用抗生素无效,必须加用抗过敏及放松支气管痉挛药物,此病起病急,呼吸困难,小儿哭闹、烦躁更明显,并有鼻翼扇动、三凹症甚至缺氧青紫、呼吸增快。若小儿呼吸超过每分钟50次时,应立即送医院治疗,以便及时控制感染、平喘。
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短期应用,主要是急性期缓解症状;主张应用激素,但不是静滴或口服,而是主张雾化吸入,疗程不少于三个月,如果效果不好,要反过来看诊断是否成立。
中医手法治疗:磁药叠加调节免疫通过辨证论治理论,不是单一的中医中药治疗,针对每位患者的体质特征和症状差异,因人而宜,因证而异的选取不同穴位、方剂,制定不同治疗方案,主要通过针灸、拔罐、熏蒸、中药敷贴等多种手法相结合治疗。
1、金橘鸭喉汤:金橘干5个,鸭喉管1条,生姜5片。鸭喉管洗净切段,与其它二味加水一起煎煮,饮汤吃果,每日1剂。止咳平喘。可辅助治疗哮喘性支气炎、百日咳等。
2、姜豆豉饴糖膏:干姜30克,淡豆豉15克,饴糖250克,植物油少许。干姜、淡豆豉加水用文火煎煮,每30分钟取汁1次,共取2次。混合两次液汁用文火煎浓,然后加饴糖搅匀,再继续用文火煎熬,至用筷子能挑起糖丝时停火。将浓汁倒入涂有植物油的搪瓷盘内,摊平,稍凉,用刀划成100小块即成。每日3次,每次服食3小块。能温肺化痰。用于外感风寒性哮喘性支气管炎治疗。
3、鸡苦胆汤:新鲜鸡苦胆1~2个剪开,挤出胆汁,每个加水30毫升及白糖10克,用文火煎至10毫升左右,上下午空腹各服1次。2岁以内者,每天1个,2岁以上者酌加。能清肺止咳平喘。可用于哮喘性支气管炎治疗。
4、萝卜鸡蛋绿豆汤:卞萝卜1500克,鸡蛋、绿豆适量。冬至红卞萝卜去头尾洗净,用无油干净刀切成0.3厘米厚的均匀片,以线穿成串,晾干后收藏备用。每次取萝卜干3片,鸡蛋1个,绿豆6克,加水煎煮30分钟至绿豆烂熟。鸡蛋去壳和豆、萝卜及汤一起服用,每日1剂,从三伏第一天开始服用,可连续服30天。能清热补肺、止咳平喘。可防治哮喘性支气管炎及慢性气管炎等。
5、鲜萝卜汁:鲜白萝卜500克,洗净连皮切碎,用干净纱布绞汁服用。每日1剂,可连用5~7天。能化热痰、消积滞、散瘀血。可辅治哮喘性支气炎等。 6、糖蒸香橼;鲜香橼1~2个,饴糖或麦芽糖适量。香橼洗净切碎,放于有盖器皿中,加入等量饴糖,隔水蒸数小时至香橼烂熟,备用。每日1汤匙,早、晚各服1次。能理气宽中、化痰止咳、平喘。可辅治哮喘性支气炎及慢性支气管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