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原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诊疗方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中医名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传播途径 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
中文简称 新冠感染、新冠肺炎
目录导航

病毒特征

发病特征

根据现有病例资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重症病例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8]

流行特征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020年3月11日说,新冠肺炎疫情已具有大流行特征。

谭德塞在日内瓦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说,疫情的传播程度和严重性令人深感担忧,“因此我们评估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已具有大流行特征”。

他说:“我们以前从未见过冠状病毒引发的大流行。我们以前也从未见过得到控制的大流行。”

他强调,将新冠肺炎疫情描述为“大流行”不会改变世卫组织对其威胁的评估,“它不会改变世卫组织正在做的事情,也不会改变各国应该做的事情”。[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处在早期快速变化阶段。中国已公布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这将有助于全球科学家和公共卫生组织加入诊断试剂的研发,及病毒致病性研究。

国家卫健委已发布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将其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13][14]

冠状病毒渲染图(来源:Alamy)冠状病毒渲染图(来源:Alamy)

疫情等级

2020年1月20日,经报国务院批准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世卫组织新冠肺炎情况报告世卫组织新冠肺炎情况报告2020年2月28日,世卫组织新冠肺炎情况每日报告,地区及全球风险级别均提升为最高级别“非常高”,与中国一致,此前地区及全球风险级别为“高”。

当地时间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根据评估,世卫组织认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可被称为全球大流行(pandemic)。

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并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调整疫情信息发布频次和内容。依据国境卫生检疫法,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6]

传播途径

据央视新闻消息,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介绍:卫生防疫专家强调,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9]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

2021年6月14日,加拿大科研人员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论文,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可感染北美鹿鼠并在鼠间传播。

当地时间2021年12月1日,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发布新闻通报宣布,首次发现境内的野生动物感染了新冠病毒。

2022年5月4日,美国健康生活新闻网发表报道称,密歇根大学研究发现,空气传播新冠病毒的可能性是接触物体表面传播的1000倍。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大学校园内对空气和表面样本进行了检测,发现吸入病毒颗粒的概率大于手指接触感染的概率。

临床与治疗

临床表现

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会出现缺氧低氧状态[15]。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在1周后恢复。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16]

治疗技术

八个抗疫科技攻关突击队分别是:病患预防检测及确诊检测技术、超敏定量PCR试剂盒技术、抗体药物及疫苗、室内及楼宇空气杀毒技术、基于蛋白的病毒传播阻断剂、干细胞炎症治疗药物、流行病学研究和心理康复系统。

诊疗方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后,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并通过分析疫情形势和研究进展,组织专家在对前期医疗救治工作进行分析、研判、总结的基础上,及时对诊疗方案进行修订。

2020年1月16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发布[17]。《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二版)》也随后发布[1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毒2020年1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

2020年1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

2020年2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19]。2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修正版)》[20]

2020年2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病例诊疗方案(试行 第二版)》。

2020年2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21]

2020年3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22]

2020年8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2022年2月11日,国家药监局根据《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即Paxlovid)进口注册。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即Paxlovid)为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疗药物,用于治疗成人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

2022年7月25日,国家药监局根据《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阿兹夫定片增加治疗新冠病毒肺炎适应症注册申请。11月,阿兹夫定片已在北京部分药店正式线上开售。11月18日晚,有媒体报道称,国产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片已在北京部分药店正式线上开售。对此,真实生物相关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已经第一时间就相关情况与相关药店作出沟通,将即刻做下架处理。

出院标准

2020年1月28日,国家卫健委通报出院标准:临床症状缓解,体温正常,两次核酸检测都呈阴性才能确保出院没有传染性。[23]

出院标准是咽拭子检查阴性两次,没有任何症状,体温正常,CT也正常,之后要再隔离两个星期。如果要求肛拭子也正常,那么病人就会积压,病床将无法周转,所以还是要密切观察,对所有病人进行一个分级管理。[24]

疫苗研发

截至2022年3月,中国已经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1亿剂疫苗,占中国以外全球疫苗使用总量的1/3。

灭活疫苗

2020年12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25]

吸入式新冠疫苗

2021年11月12日—14日,全球首款可吸入式新冠疫苗亮相“2021第五届海南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全球首款吸入式新冠疫苗由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与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合作研发,二期临床试验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正在推进紧急使用的申请工作。据了解,吸入式新冠疫苗与肌肉注射使用了同种疫苗,其制剂配方未改变,仅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雾化吸入免疫采用雾化器将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口部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激发黏膜免疫,而这种免疫是通过肌肉注射所不能带来的。

治疗性抗体新药

2021年11月,由中科院微生物所与上海君实生物联合开发的治疗性抗体新药js016与另一中和抗体联合使用已获得全球15个国家紧急使用授权。

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

2022年1月25日20时起,启动在沪18岁及以上港澳同胞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登记预约和3-11岁港澳同胞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登记预约,并于1月26日开始疫苗接种。

当地时间2022年4月14日,美国辉瑞公司表示,经研究发现,5至11岁儿童接种其新冠疫苗加强针会产生“高”免疫反应。

新冠特效药

2021年11月22日,据最新消息,由清华大学、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腾盛博药合作研发的新冠药物BRII-196和BRII-198联合用药临床Ⅲ期已揭盲,给药组在治疗28天后实现零死亡,对照组8例死亡,详细结果会在近期对外公布。这也是目前我国进展最快的抗体药物,有望12月底前获得批准附条件上市。与欧美已获批紧急使用的新冠抗体药相比,该药是唯一进行了变异株感染者治疗效果评估并获得数据的。

2021年12月,由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全球健康与传染病研究中心与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教授领衔研发的新冠单克隆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12月8日获得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用于治疗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包括住院或死亡)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17岁,体重≥40kg)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其中,青少年(12—17岁,体重≥40kg)适应证人群为附条件批准。

新冠肺炎暴露前预防

2021年12月11日,阿斯利康长效抗体 (LAAB) 组合Evusheld (tixagevimab与cilgavimab的组合) 已获美国紧急使用授权 (EUA),用于新冠肺炎暴露前预防,首批药物将很快上市。

阿斯利康5月23日表示,其新冠疫苗已在欧盟获批作为成年人的第三剂加强针。其Vaxzevria疫苗现在可以作为第三剂加强针,用于之前接种过Vaxzevria或其他欧盟批准的疫苗的患者。

中和抗体联合疗法

2021年12月17日,国家药监局宣布应急批准腾盛华创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安巴韦单抗注射液及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注册申请。腾盛博药首席财务官、生物医药博士李安康表示:中和抗体联合疗法就是从人体内找到专门针对新冠病毒的中和抗体,对它进行进一步优化,同时挑选一对结合在新冠病毒不同部位的中和抗体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做成稳定、成分可控的药物。其优势:第一,是一对长效抗体;第二,安全性方面,来自于人体;第三,有效性方面,在三期临床中能把死亡和住院的风险降低80%;第四,是一对组合的疗法,同时拥有两个抗体,对各种变异毒株的覆盖度高。

口服药物

2021年12月22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首款可紧急用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口服药物,用于治疗患新冠轻症至中症的成人和12岁及以上儿童,以及具有较高重症风险的人群。美药管局在一份声明中说,美国辉瑞公司生产的这款口服药物名为Paxlovid,由两种抗病毒药物组成。患者须在确诊新冠后尽快服用,并在出现新冠症状后5天内开始服用,连续使用时间不能超过5天。

2022年1月21日,韩国政府决定将新冠口服药的用药对象从当前的65岁以上扩大至60岁以上。

2022年3月23日,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处表示,决定批准默沙东新冠口服药莫努匹韦的紧急使用授权。

2022年4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消息,世卫组织批准在高风险新冠肺炎患者中使用辉瑞公司的新冠口服药Paxlovid。

2022年4月23日,日本制药商盐野义制药22日表示,公司已开始与美国政府谈判,计划供应其目前正在开发的新冠口服药物。

2022年4月,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周一表示,已扩大对瑞德西韦(Veklury)的批准,将其作为首个用于婴幼儿的新冠疗法。此前,Veklury只被批准用于治疗某些感染新冠病毒的成人和儿童患者。

植物蛋白技术疫苗

2022年2月24日 ,加拿大卫生部宣布,授权该国药企Medicago研制的新冠疫苗Covifenz可用于18至64岁成年人。这是加拿大审批通过的第六款新冠疫苗,也是首款本土研发的新冠疫苗,Covifenz是首个使用植物蛋白技术的新冠疫苗。

AI技术开发长效新冠疫苗

2022年4月11日,日本NEC公司8日宣布已开始利用最尖端的人工智能(AI)技术开发新冠疫苗。

法国Valneva新冠疫苗

2022年4月14日,彭博报道,根据一份政府声明,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MHRA)批准法国生物技术公司Valneva开发的新冠疫苗。Valneva疫苗成为第六种获得MHRA授权的新冠疫苗。

美国诺瓦瓦克斯新冠疫苗

2022年4月18日,日本厚生劳动省的专门小组18日同意批准美国生物技术企业诺瓦瓦克斯开发的新冠疫苗。厚劳省计划迅速予以批准,将成为可在日本国内使用的第四种新冠疫苗。

2022年4月21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诺瓦克斯(Novavax)公布了首个新冠和流感联合疫苗的临床数据,初步发现二合一疫苗可能是安全有效的。

2022年6月4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卫生监管机构表示,诺瓦瓦克斯(Novavax) 的疫苗在其关键性临床试验中预防新冠病毒的有效率为90%,但这一表现是在奥密克戎变体出现之前,该变体比早期病毒更容易出现对疫苗的免疫逃逸。在不同的研究中表明,有六名接种过Novavax疫苗的人出现了心肌炎和心包炎的心脏炎症,外部顾问定于下周讨论是否建议FDA批准该疫苗。

瑞科生物新佐剂重组蛋白新冠肺炎疫苗

2022年5月2日,瑞科生物发布公告,宣布其新佐剂重组蛋白新冠疫苗ReCOV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批准。

中国发现新冠新药并获专利,其抑制病毒能力排名靠前

2022年5月10日,中国科学家发现的新冠治疗新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说明书显示,10 μm(微摩尔/升)的千金藤素抑制冠状病毒复制的倍数为15393倍。

口服抗新冠创新药临床试验获批 众生药业创新药研发捷报频传

2022年5月15日晚间,众生药业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广东众生睿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口服抗新型冠状病毒3CL蛋白酶抑制剂RAY1216片的药物临床试验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收到《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RAY1216片进行临床试验。

Moderna称该公司的改良版新冠疫苗能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产生更强免疫反应

2022年6月9日,《华尔街日报》报道,Moderna称,在一项新研究中,与该公司的原始疫苗相比,一种改良版新冠疫苗加强针在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时的免疫反应更强,研究人员发现,接种改良版疫苗的人对奥密克戎的中和抗体水平是接种原始疫苗加强针的人的1.75倍。

瑞科生物: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病毒mRNA疫苗获菲律宾临床许可

2022年6月,瑞科生物集团其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R520A获得菲律宾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试验批准。

瑞吉生物:全球首款冻干型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株mRNA疫苗进入临床阶段

2022年6月27日,深圳市瑞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其研发的冻干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株mRNA疫苗RH109由下设合资公司(武汉瑞科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在新西兰和菲律宾获得临床批件。本次获批,标志着全球首款冻干型新冠Omicron株mRNA疫苗进入临床阶段。

SK生物科技:首款韩国产新冠疫苗获使用许可

2022年6月29日,SK生物科技(SK Bioscience)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在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处最终检查委员会上得到了品种许可决定。至此,韩国新冠肺炎治疗剂和疫苗都具备了从自主研发到成品生产的能力。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处召开最终检查委员会,决定批准SK生物科技的新冠疫苗“SKYCovione™”(GBP510)。

诺瓦瓦克斯:预计第四季度推出针对奥密克戎的新冠疫苗

2022年7月2日,美国疫苗研发公司诺瓦瓦克斯预计可在2022年第四季提供针对奥密克戎BA.4和BA.5变异毒株的新冠疫苗。确保在秋季推出的加强针包含能够抵御奥密克戎BA.4和BA.5变异毒株的成分。

中和抗体Evusheld感染预防药物

2022年7月5日援引海口海关消息,海口海关所属博鳌机场海关为我国首次进口的中和抗体Evusheld(恩适得)完成入境特殊物品审批,货值共计2198.02万元,该药品主要用于成人和青少年(≥12岁,体重≥40 kg)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露前预防。

中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口服抗新冠药物获批

2022年7月25日,国家药监局根据《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阿兹夫定片增加治疗新冠病毒肺炎适应症注册申请。

2022年8月9日,据国家卫健委消息,根据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阿兹夫定片增加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适应症注册申请的审批意见,为进一步完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病毒治疗方案,经研究,将该药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

当地时间2022年8月15日,据当地媒体报道,英国医疗监管部门批准了疫苗公司莫德纳制造的新冠疫苗加强针。据称,这种疫苗可以同时对抗原始新冠病毒和奥密克戎变异株。英国是首个批准这种疫苗的国家。

韩国启动首款国产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2022年9月13日,韩国《亚洲日报》消息,当日起,韩国启动SK生物科学研制的首款国产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应对措施

中国  

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7)2020年1月24日,海关总署、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公告》:一、出入境人员在出、入境时若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不适,应当向海关主动申报,配合海关做好体温监测、医学巡查、医学排查等卫生检疫工作。二、出入境人员若在交通工具运行途中发生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告知交通工具乘务人员,交通工具负责人应向旅客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并及时向出入境口岸海关报告。三、出入境人员在旅行中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佩戴口罩、避免与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密切接触等;如出现发热伴有咳嗽、呼吸困难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向医生说明近期旅行史。四、入境人员可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了解最新健康信息,如有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向医生说明近期旅行史。五、海关将依据疫情进展,实时动态调整口岸防控措施。[26]

2020年2月3日,中央国家机关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强中央国家机关住房公积金服务保障的通知》。《通知》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列入大病提取住房公积金范围,患者可提取本人住房公积金用于医疗支出;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的企业也可按规定申请暂缓缴存住房公积金,待企业效益好转后,再恢复缴存。[27]

2020年2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熊先军表示,为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和确保救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国家医保局已会同有关部门为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建立起费用减免政策,为疫情防控提供保障[28]

2020年3月30日,专访了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负责同志熊先军,获悉截至3月15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全国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发生医保结算93238人次(包括门诊患者多次就诊结算),涉及总费用103960万元,医保系统共支付67734万元。全国确诊患者结算人数为44189人,涉及总费用75248万元,人均费用1.7万元,其中医保支付比例约为65%(剩余部分由财政进行补助)。[29]

2020年12月28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公布。此次调整,高度重视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品的保障工作,将利巴韦林注射液、阿比多尔颗粒等药品调入目录,最新版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所列药品已被全部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以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30]

意大利

2021年12月23日,意大利政府召开内阁会议,批准在圣诞节与新年假期收紧防疫措施的法案,推行一系列新防疫举措。法案规定,禁止在圣诞节与新年前夜举办公共集会,所有舞厅与夜店关闭至明年1月31日;民众必须在户外戴口罩,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室内场所则需要戴防护级别较高的“FFP2标准”口罩。从2022年2月1日起,意大利新冠“绿色通行证”有效期从9个月缩短至6个月。意大利新冠“绿色通行证”为数字或纸质形式,表明持有者已接种至少一剂新冠疫苗,或近期感染新冠后已康复。法案把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与接种加强针的时间间隔从5个月缩短至4个月。[31]

12月以来,意大利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民众接种新冠疫苗与加强针。12月6日,意大利升级新冠“绿色通行证”的法律效力,规定只有接种疫苗或从感染中康复的民众才能进入餐馆、影剧院和体育馆等场所。12月中旬,意大利开始为5至11岁儿童接种疫苗。意大利总理德拉吉22日再次呼吁民众接种疫苗。[31]

英国

2022年2月24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宣布,解除英格兰地区所有疫情防控措施,正式开始“与新冠共存”计划。新冠检测呈阳性的患者无需依法隔离,从4月1日起,除最年长年龄组和最脆弱人群外,英格兰地区的免费新冠病毒检测也会结束。[32]

巴西

当地时间2022年5月27日晚,巴西卫生部批准为该国12至17岁的青少年注射新冠疫苗加强针,加强针的注射须与第二针疫苗接种间隔四个月。[33]

名称确定

在2020年2月8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表示,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34],简称新冠肺炎(NCP)。[35]

世卫组织在推特公布的新冠肺炎正式名称。世卫组织在推特公布的新冠肺炎正式名称。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020年2月11日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中文译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其名称解释为:CO代表冠状(Corona), VI代表病毒(Virus), D代表疾病(Disease), 19则因为疾病爆发于2019年。与此同时,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声明,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并认定这种病毒是SARS冠状病毒的姊妹病毒。[36]

2020年2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发布通知,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保持一致,中文名称保持不变。[10]

2022年1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5]

管控类型

2020年2月,国家卫健委1号公告将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37]

2022年1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再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5]

专家观点

2020年2月10日,时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定宇介绍,新冠肺炎实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绝大部分患者,包括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经过各种氧疗、对症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以后,均可以顺利出院。[38]

2021年10月30日,张文宏表示,未来全国和全世界都接种疫苗后,人们还是应该尽量减少聚集,在室内拥挤的地方尽量戴口罩,加强通风。

2022年3月22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提出三个防疫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是温和的,有人称它是“大号流感”。对此,梁万年提醒,从专业上说,现在不能说奥密克戎变异株是“大号流感”,它仍然是有危害的,特别对庞大的14亿人口是有危害的。

第二个误区是国际上有一些国家已经放松甚至是躺平,有人认为他们做了,我国应该跟着做。梁万年指出,要深刻认识到,不同国家的基础不一样,防控理念不一样。中国的防控理念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会通过被动的免疫来获取人群免疫水平提升。恰恰是要争取通过主动的免疫和能力的提升来战胜疾病、减少感染。

第三个误区,大家忽视了新冠肺炎病毒的变异是它非常重要的特征,谁也不能保证奥密克戎株就是最后的一个变异株。所以,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坚持现在的总策略和总方针不动摇。

2022年10月31日,郑州卫健委发文:新冠肺炎是自限性疾病。

造成影响

中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闻发布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新闻发布会2020年2月20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称,当前,全省疫情防控正处于最吃劲的关键期,疫情形势开始出现积极变化,但总体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为巩固和扩大疫情防控效果,坚决阻断疫情传播,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湖北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机制的有关规定,防控指挥部就继续延迟企业复工和学校开学有关事项通告如下:[39]

湖北省内各类企业先按不早于3月10日24时前复工。涉及保障疫情防控必需(医疗器械、药品、防护品生产和销售等行业)、公共事业运行必需(供水、供电、油气、通信等行业)、群众生活必需(超市卖场、食品生产和供应等行业)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相关企业除外。复工企业要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防疫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坚决防止聚集性感染。

省内大专院校、中小学、中职学校、技工院校、幼儿园延期开学。具体开学时间,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经科学评估后确定,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广大居民(包括在湖北探亲访友休假的外地人员)应严格遵守现居住地疫情防控要求,尽量减少出行,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做好居家环境卫生。出入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对不听劝阻的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各地各单位要认真落实本通告要求,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切实把各项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措施抓实、抓细、抓落地,确保社会大局平稳有序。

通告指出,希望广大人民群众继续理解配合、积极参与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合力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国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累计确诊病例2020年3月25日,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称疫情将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影响。他表示:“近期的预测显示,(全球)将出现经济下滑和大规模失业,这会比十二年前的金融危机更严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国经济已出现下滑。为减缓疫情传播出台的限制措施重创实体行业,大批员工面临失业。世贸组织总干事呼吁各国保持开放的贸易,共同抗击疫情。[40]

另据Worldometer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12月3日6时30分,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264355257例,累计死亡病例5248287例。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病例668329例,新增死亡病例7304例。[41]

2021年5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新冠大流行防范和应对独立小组发布最新报告。报告显示,预计到2021年底,新冠疫情会给世界带来10万亿美元的损失。2020年全球至少17000名医务工作者死于新冠。[42]

2022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估计显示,在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与新冠大流行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全部死亡人数约为1490万(范围为1330万至1660万)。[43]

据Worldometer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022年6月7日6时30分左右,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535603028例,累计死亡病例6320959例。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病例286211例,新增死亡病例709例。[44]

奥地利

2022年1月20日,奥地利议会批准从2月开始强制规定成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成为首个强制接种新冠疫苗的欧盟国家。

突尼斯

突尼斯卫生部2022年1月6日宣布,突尼斯全国已有601万人接种新冠疫苗,人数约占全国人口一半。

肯尼亚

2022年3月,肯尼亚卫生部长穆塔希·卡格韦表示,肯尼亚有近84万剂新冠疫苗已经过期。这些阿斯利康疫苗是肯尼亚2022年1月获捐疫苗的一部分。穆塔希·卡格韦表示,未来肯尼亚将只接受保质期至少为4个月的疫苗捐赠。他再次强调对于疫苗宣传应该加大力度,民众不应该对疫苗有抗拒心理,更不应该听信谣言。

护士短缺

2021年12月,国际护士理事会(ICN)表示,在奥密克戎毒株蔓延之际,全球护士人数正进一步减少。此外,随着西方国家加紧从非洲和其他较贫穷国家招聘医护人员,全球护士分布也出现不平衡态势。

饥饿人口

2021年12月15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受新冠疫情影响,亚太地区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日趋严峻,2020年超过3.75亿人面临饥饿,比2019年增加近5400万人。

病毒研究

差异研究

2020年3月3日,预印本服务器和早期研究平台SSRN上发布了一篇《柳叶刀》预印本(Preprints with The Lancet)研究论文,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团队首次分析了女性在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中可能存在的特殊性。

冠状病毒渲染图冠状病毒渲染图研究首次表明,女性在COVID-19的传播上表现出不同于男性的特征,女性不仅症状相对较轻,而且比男性有更长的潜伏期,这可能是因为女性天生具有比男性更强的抗病毒免疫力。在筛查过程中,无论女性是否有症状,只要接触史明确,就应对她们进行核酸测试,受医学观察的女性隔离期也应超过14天。[45]

研究发现

2020年3月,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童世庐教授团队最新研究发现,所有年龄段的儿童都对新冠肺炎(COVID-19)敏感,并且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2021年3月30日,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在日内瓦发布。报告称,武汉早期病例很多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但是也有病例与其他市场相关,这显示华南海鲜市场不是新冠病毒的最初来源地,目前还不能确定病毒传染到华南市场的途径。[46]

根据现有科学证据和发现,联合专家组对新冠病毒引入人类4种传播途径的可能性进行了定性风险评估,并用“极不可能”“不可能”“可能”“比较可能”“非常可能”5个层级评价。

报告认为,新冠病毒“可能至比较可能”从原始动物宿主直接传人,“比较可能至非常可能”经由中间宿主引入人类,“可能”通过冷链食品传人,“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事件传人。

为了发现和确认早期新冠病例,流行病学工作组评估了2019年底武汉和周边地区对呼吸道疾病发病率的监测数据。所有这些研究中,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新冠疫情暴发前几个月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受新冠病毒影响。

分子溯源工作组分析了从动物身上采集病毒的基因组数据。已有证据显示,与新冠病毒最相近的冠状病毒存在于蝙蝠和穿山甲体内,表明这两种哺乳动物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宿主,但病毒相似度尚不足以使其成为新冠病毒的直接祖先。此外,水貂和猫等动物对新冠病毒高度易感,表明可能还有其他动物是潜在宿主。

动物与环境工作组在对中国野生动物采样和检测中,没有发现新冠病毒的存在。动物与环境工作组对从菊头蝠和穿山甲等动物体内发现的与新冠病毒有亲缘关系的冠状病毒进行了分析。在疫情发生前后从中国31个省、区、市收集到的超过80000份野生动物、家畜和家禽样本中,也没检测到新冠病毒抗体或核酸的阳性结果。[47]

2021年6月15日,美国之音电台网站报道,根据美国政府的一项新的研究,新冠病毒2019年12月在美国就已存在,比卫生官员首次发现感染病例要早了几个星期。包括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研究人员在内的一个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分析了2.4万个血液样本。他们的发现显示,某些美国人最早在2019年12月中旬就感染了新冠病毒,这比世界认识到中国城市武汉暴发一种新的致命病毒要早了几个星期。

2021年7月14日,国际权威科学期刊《自然》(Nature)杂志刊载一项研究指出,科学家们发现一种“超级抗体”,不仅可以对抗多种新冠病毒的变异株,还能对抗其他密切相关的冠状病毒,这项全新发现可能有助于开发更广泛的疫苗与治疗方法。

根据《自然》杂志发表的论文,研究主要作者是来自美国西雅图的福瑞德哈金森肿瘤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研究发现,其中一种名为“S2H97”的中和抗体能够瞄准并依附在所有实验中列出的病毒受体结合域上,斯塔尔说,“它被我们称为最酷的一种抗体”。团队针对“S2H97”进一步研究显示,它能找出病毒结合域上一个以前看不见且隐藏得很好的区域,只有在与人体细胞受体结合时才会从结合域弹出,再借由中和作用防止病毒传播,这也是为何这种“超级抗体”S2H97能够广泛对抗乙型冠状病毒支系B下的新冠肺炎与SARS等病毒的原因。

2021年8月4日,中国生物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杨晓明研究员团队最新发现了针对德尔塔变异株有效的单克隆抗体,其中和活性IC50高达5纳克/毫升。

此项研究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以8名SARS-CoV-2感染康复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为基因原材料,建立免疫文库,成功筛选出多株对SARS-CoV-2具有高中和活性的单克隆抗体。晶体结构解析数据显示,活性最强的抗体2B11所识别的RBD表位,与新冠病毒的细胞表面受体ACE2的结合位点高度重叠,可有效阻断新冠病毒与ACE2结合,进而阻止其感染细胞。[48]

2021年8月,《自然》期刊曾刊登了一篇名为《超过50种新冠长期影响:一项系统性回顾》的研究。这项美国和墨西哥团队的研究显示,80%的感染患者出现了一个或多个长期症状,一共出现了55种可能的后遗症。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疲劳(58%),头痛(44%)、注意力障碍(27%)、脱发(25%)、呼吸困难(24%)、嗅觉失灵(21%)、咳嗽(19%)等。肺部CT异常也很常见,35%的患者在首次肺部CT扫描60至100天后,肺部CT显示仍有异常。此外,还有约10%的出院患者出现了胸痛、恶心、记忆丧失、耳鸣等症状。[49]

2021年11月23日,中国《医学前沿》期刊刊登了一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简称武汉协和医院)团队发表的论文。研究发现,即便是非重症患者,在确诊新冠近1年后,依旧存在多系统问题,如睡眠困难、呼吸急促、乏力和关节疼痛等身体症状,以及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49]

2022年2月24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副总裁、首席科学家张云涛表示,“针对目前全世界高度关注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我们在灭活、mRNA、基因重组3条技术路线上系统开发了4款疫苗。

2022年3月8日,路透社报道,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新冠肺炎会导致大脑萎缩,减少控制情绪和记忆的区域的灰质,并损害控制嗅觉的区域。

2022年3月,英国牛津大学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能会导致大脑萎缩,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估计,新冠对大脑认知功能的损害相当于提前衰老了1岁至10岁。[50]

2022年6月29日,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报道,泰国科学家报告首个确凿证据,证实一只斑猫“打喷嚏”将新冠病毒传染给了一位兽医,这样猫科动物也列入能将新冠病毒传播给人类的动物名单,但研究人员表示,这种猫传人的病例可能很罕见。该项研究发表于《新发传染病》杂志。[51]

2023年6月,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试图确定新冠重症患者是否更有可能在几个月后被诊断出患有癌症。来自法国国家药品和健康产品安全局、法国国家健康保险基金组成的科研小组Epi-Phare,与日内瓦全球健康研究所和日内瓦大学组成联合研究团队认为,虽然未证明新冠重症与癌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新冠重症“可能是未确诊癌症的一项标志”,即尚未确诊的癌症患者可能有更高风险因感染新冠病毒而导致重症。[52]

病毒变异

2021年11月26日,世卫组织举行紧急会议,讨论B.1.1.529新冠变异毒株。会后世卫组织发布声明,将其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Variant of Concern),并命名为Omicron。世卫组织在声明中指出,南非于11月24日首次将其报告给世卫组织,首个感染该变异株的样本采集时间是11月9日。该变异株包含大量突变,其中一些令人担忧。初步研究表明,与其他“需要关注“的变异株相比,该变异株导致人体再次感染病毒的风险增加。

2021年12月8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全球已有57个国家和地区出现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预计还将继续扩散,该毒株将对全球疫情产生显著影响,但目前还难以预估具体情况。

2021年12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当地时间表示,奥密克戎毒株已扩散至63个国家和地区,并且这一变异株在南非与英国蔓延较快。

2021年12月20日消息,香港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533例,其中19例涉及奥密克戎变种病毒株。

2022年1月5日,据多家法国媒体报道,去年12月9日,法国马赛地中海传染病医疗和教学研究所对外表示,发现了一种新冠病毒新的变异毒株,该毒株编号为B.1.640.2,也被称为“IHU”毒株。该毒株包含46个突变点和37个缺失。该毒株最早在一位从刚果返回法国的病人身上发现。截至目前,马赛地中海传染病医疗和教学研究院共发现了12例该毒株感染者。由于样本较少,目前很难评估其传染性和危险性。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该毒株列为接受观察的新冠变种。

当地时间2022年1月11日,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的估测数据,截至2022年1月8日的一周内,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数占据了美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总数的98.3%,该数据略高于前一周。

2022年3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此前英国发现的一种被称为XE的重组毒株已报告并确认了超过600个基因序列。早期调查表明,与目前全球占主导的奥密克戎BA.2型毒株相比,该新毒株的增长率优势约为10%,但由于数据样本太小,其是否会成为未来潜在的威胁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2022年4月12日,韩国首次发现新冠重组毒株XE确诊病例,该病例无症状,已接种三剂新冠疫苗,于3月23日确诊。XE毒株是奥密克戎毒株亚型BA.1和BA.2的重组毒株,英国卫生部门资料显示它比BA.2的传播速度还要快。

2022年1月5日,据多家法国媒体报道,去年12月9日,法国马赛地中海传染病医疗和教学研究所对外表示,发现了一种新冠病毒新的变异毒株,该毒株编号为B.1.640.2,也被称为“IHU”毒株。该毒株包含46个突变点和37个缺失。该毒株最早在一位从刚果返回法国的病人身上发现。截至目前,马赛地中海传染病医疗和教学研究院共发现了12例该毒株感染者。由于样本较少,目前很难评估其传染性和危险性。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该毒株列为接受观察的新冠变种。

2022年5月,日本厚生劳动省5月12日发布消息称,在日本国内的检疫中首次确认发现了两种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新亚型毒株,被称为“BA.4”和“BA.5”,其传染性比奥密克戎亚型毒株“BA.2”更强。

存活时间

2022年1月,多地出现散发病例,除了病毒“人传人”,还需注意另一途径——“物传人”。据央视网报道,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在纸上可存活2小时,在衣物表面可存活2天,在不锈钢等金属表面可存活7天。另外,在寒冷条件下,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时间会有所延长。

哀悼活动

中国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53]

美国

2021年6月14日,美国国会议员在华盛顿的国会大厦外为约60万美国新冠逝者默哀。

2021年12月15日,美国华盛顿国家大教堂于美东部时间17时开始鸣丧钟800次,以悼念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丧生的80万人。

2022年5月12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网站发表声明说:“今天,我们纪念一个悲剧性里程碑:100万美国人死于新冠。”在美国华盛顿,华盛顿纪念碑周围的美国国旗降半旗悼念新冠逝者。

专家名单

2020年9月3日,世卫组织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评估专家组共同主席在成员国吹风会上宣布了专家组成员名单,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入选。[54]

疫情现状

中国

截至2022年9月6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6280例(其中重症病例39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34241例,累计死亡病例522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45747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5568963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81034人。[55]

全球

2022年8月27日,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新冠疫情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6亿例。[4]

美国

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HU)数据,截至美东时间2022年7月20日17时20分(北京时间7月21日凌晨5时20分),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90011546例,累计死亡病例达1025549例。[56]

巴西

截至2022年5月27日,巴西过去24小时内新增确诊病例40633例,新增死亡病例139例,累计确诊超3092.1万例,累计死亡超66.6万例。[33]

印度

根据印度卫生部2022年6月27日日的数据,过去24小时,印度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7073例,累计确诊病例达43407046例;新增死亡病例21例,累计死亡病例525020例。[57]

土耳其

土耳其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地时间2022年1月27日,土耳其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达到82180例,土耳其卫生部还通报新增死亡病例174例。[58]

法国

法国公共卫生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20日,法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32495907例,24小时新增89982例;累计死亡病例151104例,新增125例。[59]

俄罗斯

据俄罗斯新冠病毒防疫官网2022年2月12日发布的信息,过去24小时,全俄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03766例,累计确诊13935560例;新增死亡病例729例,累计死亡339542例。[60]

哥伦比亚

截至2021年9月5日,哥伦比亚累计报告新冠确诊病例4918649例,累计死亡125278例,现存确诊28396例。[61]

越南

截至当地时间2022年1月5日晚间,越南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817721例,其中治愈病例1436046例、死亡病例33475例。[62]

希腊

截至2021年12月29日晚,希腊卫生部发布的最新疫情通报称,过去24小时内,希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8828例。新增死亡病例72例,累计死亡20636例;累计确诊1134713例。[63]

菲律宾

菲律宾卫生部发布消息称,截至当地时间2022年1月12日16时,菲律宾单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246例,累计确诊3058634例;新增死亡病例144例,累计死亡52654例;新增治愈病例5063例,累计治愈2797816例;现存确诊病例累计208164例。[64]

韩国

据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通报,截至2022年7月13日0时,韩国较前一天0时新增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4.0266万例,累计确诊1860.2109万例。新增死亡病例12例。新增病例中社区感染病例3.9868万例,境外输入性病例为398例。[65]

非洲

据非洲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11日,非洲地区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1863062例,累计死亡254408例。[66]

当地时间2022年5月11日,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发布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南非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017例,累计确诊病例达3862165例;新增死亡病例10例,累计死亡100609例。[67]

卢旺达卫生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28日,卢旺达累计确诊129791例,累计死亡1459例。超过837万人接种了两剂新冠疫苗。[68]

据博茨瓦纳卫生部2022年4月27日发布的疫情数据,2022年4月17日至20日,博茨瓦纳新增新冠确诊病例46例,累计确诊306074例,累计死亡2689例。[68]

泰国

当地时间12月28日,泰国政府新冠肺炎疫情管理中心通报,泰国单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305例,全国累计确诊2214712例;新增死亡病例32例,累计死亡21630例;尚有33639名患者正在接受治疗。[69]

加拿大

截止到加拿大东部时间2022年1月19日,加拿大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2303例,累计确诊2844910例。新增死亡病例183例,累计死亡32008例。[70]

日本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截至当地时间2022年7月12日18时45分,日本单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6011例,新增死亡病例23例。日本全国累计确诊病例数达9822743例,累计死亡31470例。[71]

柬埔寨

截至10月16日,柬埔寨全国累计确诊11.64万例,累计治愈11.04万例,累计死亡2634例。[72]

英国

英国政府2022年3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7天英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34747例,累计确诊20001627例;过去7天新增死亡病例740例,累计死亡163386例。[73]

秘鲁

秘鲁卫生部10月15日发布的新冠疫情数据显示,与前一日报告相比,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83例,其中过去24小时新增病例为517例,累计确诊病例达到2188351例。[72]

新加坡

据新加坡官方数据,新加坡在2022年3月19日新增10244例确诊病例,累计达1007158例;新增3例死亡病例,累计达1194例。[74]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卫生部2022年7月8日通报,2022年7月7日马来西亚新冠肺炎单日新增确诊病例4020例,自4月24日以来首度日增确诊超过4000例。在过去7天中,马来西亚日均确诊病例达2895例,较上一个7天增加25%;过去14天该国累计死亡病例48例,较上一个14天倍增。[75]

丹麦

截至2021年12月14日,丹麦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314例,累计确诊570502例;新增死亡病例7例,累计死亡3030例。[76]

德国

根据德国联邦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当地时间2022年7月8日0点,德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28926346例,较前一日新增确诊117732例;累计死亡141758例,较前一日新增131例。全国7天内每10万人发病率为699.5。[77]

波兰

根据波兰卫生部于当地时间2022年1月18日公布的新冠肺炎疫情数据,2022年1月17日波兰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9652例;累计确诊病例达到4343130例。新增死亡病例377例,累计死亡102686例;累计治愈3806139例;住院患者共计14398人,病情严重需要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有1421人。[78]

墨西哥

墨西哥卫生部宣布,截止到2022年7月7日19时,墨西哥单日新增3229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连续3天刷新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纪录。墨西哥累计确诊病例达6185219例,死亡病例较前一天新增48例,累计死亡病例达325976例。[79]

意大利

当地时间2022年7月10日,意大利卫生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内,意大利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9920例,累计确诊19439501例;新增死亡病例44例,累计死亡169106例;新增治愈病例44312例,累计治愈17970323例;现存确诊病例1300072例。[80]

肯尼亚

当地时间2022年1月11日,肯尼亚卫生部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内,肯尼亚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105例,累计确诊313677例;过去24小时内检测了6945个样本,阳性检出率为15.9%。[81]

阿根廷

当地时间2022年1月6日,阿根廷卫生部公布,阿根廷24小时内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9608例,累计确诊6025303例;新增死亡40例,累计死亡117386例。[82]

克罗地亚

据克罗地亚民防总部2022年1月19日通报,过去24小时克罗地亚对20292人进行了新冠病毒检测,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427例,累计确诊836807例;新增死亡病例45例,累计死亡13257例;当前住院病例1796例,重症病例204例;31732人处于自我隔离状态,现存确诊病例56208例。[83]

尼泊尔

尼泊尔卫生与人口部2022年3月20日公布数据,全国18岁以上的人口当中,已经有93%的人至少接种了一剂新冠疫苗。尼泊尔在3月19日新增了17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74]

哈萨克斯坦

截至2022年1月14日,哈萨克斯坦新冠疫情防控跨部门委员会发布消息,哈萨克斯坦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418例,累计确诊1024004例。累计死亡病例13062例,新增治愈病例1279例,累计治愈病例967867例。[84]

以色列

据以卫生部2022年4月5日发布的疫情数据,以色列过去24小时新增新冠确诊病例10689例,累计确诊超过396万例,累计死亡10554例。在以色列约945万人口中,约670万人已接种至少一剂新冠疫苗,约613万人接种两剂,约448万人接种了第三剂疫苗,约77万人接种了第四剂疫苗。[85]

罗马尼亚

据罗马尼亚卫生部2022年1月19日公布数据,过去24小时罗马尼亚共对78122人次进行新冠病毒检测,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6610例,累计确诊1944916例;新增死亡病例58例,累计死亡59385例;现存重症病例530例。[86]

西班牙

西班牙卫生部在当地时间2022年6月7日的最新官方数据显示,西班牙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达到12436538例,累计死亡病例106914例。[87]

塞尔维亚

根据塞尔维亚卫生部当地时间2022年1月17日公布的数据,塞尔维亚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达1449192例,累计检测7663963人次;新增死亡病例27例,累计死亡病例13098例,死亡率为0.90%;科索沃地区(含塞族)检测5297人次,确诊728例,现存病例5118例。[88]

匈牙利

当地时间2022年1月17日,根据匈牙利新冠疫情信息网站公布的数据,匈牙利累计确诊病例达到1348233例。累计死亡病例达到40507例;累计治愈患者1169775名;现有感染病例137951例;住院治疗的患者共2630人,其中228人病情较重须使用呼吸机。[89]

巴拉圭

2022年1月18日,据巴拉圭卫生部公布的数据,巴拉圭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5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近1.7万例。[90]

伊朗

根据伊朗卫生部最新消息,截至当地时间2022年2月23日中午,伊朗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5340例,新增死亡病例227例。伊朗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6998975例,其中6561376例康复,135726例死亡。[91]

捷克

根据捷克卫生部于当地时间2022年1月19日公布的新冠肺炎疫情数据,2022年1月18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8469例,累计确诊达2652685例。累计死亡36937例;累计治愈2446464例;住院治疗的感染者共计1635名,其中危重症患者252人。[92]

智利

据智利卫生部2022年1月24日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1月23日21时,智利较前一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14780例,累计确诊1984190例,累计死亡39535例。[93]

新西兰

新西兰卫生部2022年7月6日报告该国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10290例,这是自4月21日以来日增病例数再次破万。2022年7月5日卫生部通报新西兰首次检测到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新亚型BA.2.75。[94]

朝鲜

当地时间2022年5月12日,据朝中社报道,朝鲜国家紧急防疫部门5月8日对平壤一些有发烧症状的患者进行抽样检测后发现,有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亚型BA.2毒株。这是自新冠疫情在全球多地暴发以来,朝鲜首次报告在本土发现新冠确诊病例。朝鲜劳动党政治局决定,将朝鲜新冠防疫措施提至最高级别。[95]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12日,澳大利亚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114例,澳大利亚累计确诊病例756.8万例,累计死亡病例8957例。[96]

设立奖项

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于2020年首次设立了戈登贝尔奖新冠特别奖。

知识产权

当地时间2022年5月3日,世界贸易组织宣布,参与新冠疫苗知识产权豁免谈判的四方代表,已达成一份“成果文件”。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表示,希望世贸组织164个成员在6月达成最终协议。参与谈判的四方代表来自欧盟、印度、南非和美国。

相关事件

2019年7月,美国暴发“电子烟肺炎”。11月,一批美国龙虾通过冷链运输到湖北武汉;12月,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与这批龙虾有接触的商户员工和使用过龙虾包装袋的商店工作人员成为最早一批感染者,而美国“电子烟肺炎”却随之消失。

2022年4月2日,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4月2日证实,乒乓球运动员林昀儒经采检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2022年4月23日,新加坡卫生部门宣布将进一步放宽防疫限制。其中包括,从4月26日起,接种疫苗的旅客无需在登机前进行新冠检测。这将是亚洲首个对新冠疫苗接种者,废除行前病毒检测的国家。

2022年5月1日下午,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以下简称奥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临床研究,正式在浙江省杭州市完成第一剂接种。这是全球首支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2022年,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联邦大学医学专家费尔南达·卢多尔夫教授及其团队,使用新冠病毒蛋白N,即重组核衣壳蛋白,开发了一种基于尿液的Elisa检测方法,团队声称该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97]

2022年7月2日,《柳叶刀》杂志新冠委员会主席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声称致命的新冠病毒(Covid-19)并非来自大自然。表示,新冠病毒没有任何自然的来源,更确切地说它是在美国生物技术实验室的一次事故中产生的。他在智库GATE中心在西班牙举行的会议上做出了这一声明。

2022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分会主任委员谷晓红表示,在新冠病毒蔓延三年后,已很少造成肺部感染。从专家的角度来说,新冠肺炎应更名为“新冠病毒传染病”。

2023年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

2024年2月17日,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的2024年世界政府峰会上表示,他曾于2018年发出类似的警告,称可能会有大流行病暴发,而致命的新冠疫情暴发证明了他是正确的。他称就目前情况而言,世界仍然没有准备好应对下一次‘X疾病’和下一场大流行病。”并举例称,“新冠病毒就是一种‘X疾病’,一种引起新疾病的新病原体。但还会有另一种疾病X,或疾病Y或疾病Z。”他表示,为应对下一次疫情暴发,各国必须齐心协力签署一项防范大流行病的国际协定[98]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