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对四川的抗震救灾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和无私的帮助!四川大学作为国家布局在西部的综合性研究型重点大学,更充分地意识到在这一历史性悲剧面前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理当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功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我校与香港理工大学于2008年6月20日联合成立了“四川地震灾后重建支援及研究中心”, 为汶川地震灾区重建提供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技术援助、社会管理服务、伤员身体及心理康复等工作。在此合作过程中,双方都深切感到,重建灾区美好家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续的关注和投入,有必要成立一个高水平、可持续的灾后重建科研、教学及服务机构。为此,我校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成立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学院”)。
“学院”自2008年12月开始筹建,得到了四川省委省政府、四川省港澳援助协调机制、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民政部、香港赛马会的大力支持和鼎力协助,四川省港澳援助协调机制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和讨论。2010年5月,“学院”项目正式被纳入了“香港支援四川灾后重建项目-香港赛马会第二批援助项目”。2010年8月20日,“香港赛马会支持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项目合作安排”的正式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应邀出席。2010年12月30日,“学院”大楼奠基仪式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举行。之后,“学院”的各项建设工作全面展开。
致力于灾后重建与管理领域高端人才培养,致力于灾害科学技术研究,致力于灾后重建与管理领域的学科建设与创新,致力于社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与服务,努力提高人类抵御各类灾害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创建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为依托的防灾减灾领域理论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高地,凝聚一支院士领衔、英才荟萃的教学科研团队,建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防灾减灾学科体系,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灾后重建与管理领域高水平人才培养能力,跻身有重要影响力的公共政策智库行列,建成全球一流的灾后重建与管理领域的学术文献和情报信息中心,成为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社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