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5月本村民兵副队长于凤鸣,在瑞宇村、东村庄之间的公路上埋下2颗地雷,炸死炸伤日伪军5名。
1945年1月胶东军区武委会调于凤鸣带领爆炸组4人,去蓬莱执行任务。10余天中,教部队、民兵600多人学会爆炸技术。其间布雷封锁大辛店据点,毙、伤敌军40多人,受胶东武委会通令嘉奖。
同年春本村解放。
同年日军进村扫荡,烧毁房屋18间。村党支部组织委员于奎林埋下1颗地雷,炸死日军军官1人。民兵于在哲用土枪击毙日军1名,后壮烈牺牲。
1954年本村相继成立了鸿新、鸿利两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冬村集体投入劳力30万个,搬运土石300万立方米,建成容量为4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灌溉面积66.7公顷。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7年秋村集体投资8万元,建成村民吃水与农田灌溉为一体的水利工程。
1999年秋全村开通了有线电视。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30公斤,总产22.88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达到386公斤,总产67.94万公斤。1983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达到500公斤,比1978年增长了114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492公斤,总产34万公斤。
1987年以来,村党支部从本村的实际出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1995年以来,党支部积极鼓励引导群众,打破传统种植结构,改变单一种植模式,发动群众进行规模养猪、养鸡等,建蔬菜大棚80个,栽植桑树3.3公顷,种植红提葡萄2公顷,其它经济作物6.7公顷。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644万元,其中农业收入545万元,林业收入19万元,畜牧业收入80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前,本村主要有手工业,多为两三人合伙烤制烧饼、点心等,从业人员20多人,收入仅够自给。1966年以来,草制品加工成了村民重要产业。此后,村集体相继建成了磨坊、油坊、粉坊等。1999年,村集体又扶持发展了一家个体羊毛衫加工厂,常年收入10万元。2002年,全村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20人,收入158万元,其中工业收入132万元,建筑业收入26万元。
第三产业改革开放后,村党支部积极引导扶持村民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1995年以来,先后发展起农机维修、电气焊加工及商店、理发店、加油站等。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06人,收入378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121万元,商饮、服务业收入257万元。
文教科技1944年,成立瑞宇初级小学。1972年,村集体投资2万元,建起宽敞明亮的新校舍15间,配备了新桌、凳,实现了小学1-5年级读书不出村。后又办起了幼儿园,幼儿免费入园。2002年,有教师6人,学生150多人。自建国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38人。瑞宇村的业余剧团是海阳市戏曲文化的主要流派之一,在当地也小有名气,参与人员达50余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仅100公斤左右,过的是半年糠菜半年粮的日子。建国后,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粮食380公斤。1975年,人均粮食490公斤,全村收入18万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2000元,有各种运输车辆75辆,摩托车45辆,电话156部,彩电317台,电冰箱29台,洗衣机14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弯弯曲曲,凹凸不平。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1985年,村对房屋建设及街道进行了统一规划。到2002年,全村新建房屋98幢,402间,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平方米。 集体福利1978年以来,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1979年,村集体购买日立牌21英寸彩电1台。1985年,集体购买16mm电影放映机1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1982年,投资5万元,全村用上了电网供电。1997年,村集体投资8万元,建成村民吃水与农田灌溉为一体的水利工程。1999年投资近4万元,安装了有线电视。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2年3月9日,上级党组织领导人蔡永福、祁长安,在本村于赢德东厢房内秘密发展了第一批共产党员于奎林、于天德、于江亭。同月,又发展了于在沛、于在俊、潘吉林、邵京兰等4人入党,并主持建立党支部,于在沛任党支部书记,潘吉林任组织委员,于在俊任宣传委员。在党支部领导下,先后开展了反奸、反特、反恶霸斗争,积极组织支前队参加淮海、渡江等战役。以后有潘吉林、于在俊、于洪云、于振德、潘吉清、于在泽、潘吉南、潘吉亭、潘兴明、于明南先后任党支部书记。1996年3月起,于文秋任村党支部书记。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4个,党员52名。于文秋任职以来,村党支部多次被中共海阳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3月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青年、妇女等组织。1996年,村委被海阳市人民政府评为模范村民委员会。到2002年,曾担任村主要行政负责人的有潘吉林、于洪云、于振德、于永德、于孟林、潘吉清、潘吉初、潘吉南、于林全、于凤堂、于明龙、潘兴明、于庆寿、于文秋、于令军。1999年,于令军当选首届直选村民委员会主任。2002年4月,于文秋当选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