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成立时的批准名称为华东石油学院出版社,历经石油大学出版社(1988~2005年),2005年6月经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改为现名。
出版社下设办公室、财务部、高校教材事业部、石油教育事业部、职业教育事业部、基础教育事业部、综合教育事业部、营销部、出版部、储运部。
我社现有职工72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19人,占全部职工总数的31%,其中正高级2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19人,占31%;初级专业技术职务15人,占24. 6%。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9人,占15%,大学本科占46%。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贯彻正确的办社宗旨;本着为我国多层次、多规格的高等教育服务,为石油石化经行业济建设和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提高服务的思想;发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坚持“生根战略+品牌带动”的选题开发思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优质服务,办出了特色和水平,保证了出版社的科学、健康发展。
通过实施“生根战略”,不断挖掘优势,不断进行选题的优化和整合,形成了具有一定市场竞争能力的4个选题板块,即高校教材教辅、石油工人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素质教育图书等。图书出版数量和重印率逐年增长。
建社至今,累计出版新版图书2300多种。为山东省高校出版了40余种省高校统编教材,涉及计算机、外语、两课教材、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材等;为山东省各高校出版自编教材300多种,有力地支持了山东省高校教材建设和教学工作,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的信任和好评。为本校教师出版了200余种教材,220多种教学参考书,其中,《采油化学》、《采油工程原理与设计》、《电工学》、《泵和压缩机》、《实用岩石可钻性》、《石油钻采设备及工艺概论》等几十种教材获教育部优秀教材奖、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优秀教材奖,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出版80余部高水平的科技专著和社会科学著作,其中《水射流理论与技术》、《柔性管理》、《新世纪高校党建理论与实践》、《滇黔桂地区早中三叠纪岩相古地理》等学术专著获得了山东省“十佳”图书奖、优秀图书奖和教育部优秀学术著作奖等。出版社曾荣获教育部“全国教材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出版石油职工技术等级培训教材,以及与培训教材配套的各类图书250余种,面向全国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类光盘与图书有100多种,为提高企业职工文化与技术素质做出了贡献。出版了几百种石油勘探、开发、化工、储运等各类科技图书,起到了推广科技成果的积极作用,有的已经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例如,《水射流理论与技术》、《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等书提供的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油田企业的钻井、采油工程中。
质量是图书出版工作的生命线。建立健全了图书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确保图书编辑出版质量,受到了作者和用书单位的好评。
增强服务功能,把服务看作是所有企业必须具备的功能,通过快捷的服务来缩短企业与客户的空间距离,通过优质的服务来缩短企业与客户的心理距离,通过高效的服务可以提升出版社的知名度,提升产品的价值。虽然我社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与服务对象距离较远,但由于具有了比较高效运作的机制,总能不折不扣地满足服务对象在质量、工期等方面的要求,拉近了与服务对象的距离。在图书供应环节中,站在用户的立场上,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主动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在服务过程中,有时宁愿牺牲出版社的局部利益,也要满足客户的需求。正是这种对服务质量的不懈追求,树立了我社优质服务的形象,才吸引图书编写单位、作者和用书单位舍近求远与我们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
回顾石油大学出版社成立近20年来发展历程,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在盐碱滩上开出一朵绚丽的出版小花,并且不断枝繁叶茂,靠的是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广大校友的支持与协助。石油大学出版社已经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正按着“和谐出版、特色出版、百年出版”的方向,与时俱进,加快发展,争取更大的出版业绩,为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为石油石化经济建设和人才培养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