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德镇

楼德镇

气候条件 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中文名 楼德镇
车牌代码 鲁J
方言 冀鲁官话石济片
政府驻地 新泰市楼德镇徂阳大街
行政区类别 副县级乡镇
著名景点 柴县故城、怀德书院、滨河公园
邮政区码 271212
面积 96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概况

新泰市楼德镇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处宁阳、泗水、新泰、岱岳四县市区交界,北距世界闻名的泰山40公里,南距孔子故里曲阜38公里,总面积96平方公里,辖36个行政村,常住人口7.2万人,[2]是山东省中心镇、泰安市计划单列镇、副县级单位。楼德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春秋时为菟莍国国都,境内云云山为历史名山,自秦朝以来先后有6位帝王到此封禅,汉朝时曾设置柴县,解放后曾先后作为泰宁县、泰泗宁县、徂阳县驻地。

人口

截至2023年4月,楼德镇常住人口7.2万人。[2]

经济

 楼德镇民营经济聚集区位于楼德镇西部,蒙馆公路与泰楼公路交汇处,规划面积l500亩,一期开发面积600 亩。园区建 设大体利用5- 8年的时间分三步走:第一步,从2002 年起,在园内规划建设25 个标准厂房,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全镇食品加工业户到园区生产经营。成立山东泰山楼德煎饼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园区的食品加工龙头企业,为进园业户提供科研、市场、信息服务。统一品牌,统一对外,逐步提高食品生产经营水平。第二步,加强与外地食品生产企业和大户的合作,吸引外商到园区内投资,开发食品生产,实现当地特色产业与外地资金、技术的合作。迅速扩大食品生产的规模,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拓宽销售市场。第三步,在产品定型、规模扩大、知名度增强的基础上,组建5 一6 个规模较大的食品产业集团,到“十一五”末建成鲁中地区最大的传统食品生产、销售基地。目前,楼德镇民营经济聚集区已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00余万元,四通一平面积800 亩,其中,投资460 万元硬化道路4 条4.5公里;投贪80 万元铺设自来水管道3000 米;投资60 万元架设供电线路3600 米,安装160 千瓦、100 千瓦变压器各一台;投资25 万元铺设通讯线路4100 米;投资40 万元建成楼德镇民营经济聚集区管委会办公楼。在进园项目方面,已进园企业有:泰安市大自然食品有限公司、泰安鸿信面粉有限公司、冯家香肠加工厂特等,总投资额3500余万元,年销售收入8000余万元,利税1000余万元。

农 业

  耕地75570亩,人均1.02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40745亩,复种指数186%。粮食作物95070亩,粮食年产量45192吨。经济作物45675亩,油料产量3152吨,蔬菜12.9万吨。林木覆盖率13.5%,蓄积量3万立方米。果园3200亩,果品产量120吨。桑园1020亩。大牲畜存栏1544头,猪3.1万头,羊1.9万只,家禽18.7万只。水产养殖面积800亩,水产品产量60吨。

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802家,从业18924人。年产值0.5亿元。以化工、家俱、食品加工、服装、建筑安装为主,主要企业有联山集团、实木家具厂、化工厂、豪特斯集团、楼德煎饼集团公司。1998年5月,该镇被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委员会命名为"中国煎饼第一镇"。 个体私营经济批发市场8个,个体私营商业街10条。私营企业12家,从业605人。个体工商户1964户,从业15528人。个体私营税收1096万元 。

个体私营经济

  私营企业188家,从业2218人,个体工商户6097家,从业9356人。其中注册资金过100万元的8家,过200万元的3家,过1000万元的1家,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过2000万元的4家,商业企业营业收入过亿元的1家。有市场21处。其中较大规模的专业批发市场10处,面积30万平方米,可容纳近万个摊位,安排就业3万人,年贸易成交额15亿元。个体私营税收890万元。

发展环境

  1、交通。楼德交通四通八达,西距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和京沪铁路26公里,北距京沪高速公路入口10公里,蒙馆公路、0九公路、磁莱铁路交汇于镇驻地。镇村公路网状分布,实现了村村通。

  2、水电设施。柴汶河贯通境内,有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3座,塘坝76座,总蓄水量700万立方米。浅层水、深层水丰富,部分井水自喷,建有城镇自来水公司四家,日供水能力6万立方米以上。楼德电力充足,建有高压变电站一处,现已形成了220千伏和110千伏的供电网络。

  3、科教医疗。拥有市级中学、高级职业学校各一处,现代化、高标准贵族学校一所,国家级传统项目和省级规范化学校各1处,泰安市级规范化学校4处,省级规范化幼儿园1所,教育环境优越,教学质量一流,是泰安市教育强镇。拥有二级医院一家,卫生网点50余个,疾病控制、妇幼保健、120急救等医疗服务机构健全。有线电视覆盖全镇,洗浴中心、滑冰场、老年活动中心及文体活动场所一应俱全。

  4、人力资源。楼德劳动力资源丰富,全镇人口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3.5万人,每年对外输出劳务1.8万人以上。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技工培训机构健全,每年可培养各类技术人才3000人以上。

  5、人文环境。楼德地理人文环境优越,自古山西、福建、浙江人就在楼德做生意,至今存有山西会馆遗址。楼德人纯朴、善良、豁达、开朗,历史就有好客、不排外的好风气,尤其对外来投资者更是敬为上宾,热心服务,亲如一家。近年来,已在楼德落户的清大乳业、韩国铉真针织、马来西亚颌馨食品等企业都对楼德的人文环境给予了高度评价,投资安心、顺心,企业发展日新月异。

优势主导产业

1、粮食生产。楼德耕地面积6.7万亩,其中粮食面积3.5万亩,与周边乡镇连成一片,成为新泰西部的粮食主产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地瓜等,镇内年产小麦1800万公斤,玉米2100万公斤,花生700万公斤,地瓜干500万公斤,联合周边乡镇成为大型粮食供应基地,良种种植、配方施肥、机械化作业得到广泛推广。

  2、蔬菜生产。是国家万亩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全镇蔬菜种植面积2.2万亩,建成冬暖式大棚2500个,大中拱棚40000个,其中早春土豆种植面积1.5万亩,年产土豆3万吨。此外,还富产良种西红柿、黄瓜、菜椒、蒜苗、芫荽、西葫芦、甘蓝等,楼德土豆、蒜苗、芫荽等均取得国家绿化、无公害认证,产品远销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等省市自治区,是泰安市设施农业建设先进乡镇、泰安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先进单位。林果、食用菌等产业形成较大规模,种植雪枣、红提葡萄、栗子等果品5000余亩,发展食用菌3000余亩,是山东省食用菌生产先进单位。

  3、乳业生产。楼德乳业以山东清大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农民大力发展奶牛养殖,形成较大规模。截止2005年底,从国外引进并发展荷斯坦良种奶牛6500余头,2006年将达到10000头的规模,建成山东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万头奶牛养殖、奶制品加工基地。此外,全镇肉牛、猪、羊等其它牲畜也实现了规模饲养,年产肉牛3000头,猪4万余头,羊2.8万余只。

  4、食品生产。楼德镇被誉为“中国煎饼第一镇”,以煎饼、香肠等为主的食品加工产业蓬勃发展,全镇拥有煎饼、香肠等食品加工户7000余户,中小型加工厂20余个,年产煎饼3500万公斤,香肠40万公斤。楼德煎饼已开发出六大系列、4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打入全国各地市场,供不应求,尽产尽销。此外,镇内花生油、豆腐皮等食品也已形成较强的区域优势,在楼德投资发展食品生产潜力巨大。

  5、面粉生产。以粮食深加工为主的面粉生产异军突起,全镇面粉加工中小企业12家,日产面粉150吨以上的4家,面粉加工点60余个,年产面粉100万吨以上,面条15万吨,产品控制了整个泰安地区的面粉市场,部分产品进入东北三省和河南、河北等省,面粉生产设施水平达到省内一流。主要产品有特精粉、水饺粉、面包粉、无糖面粉等。

  6、化工生产。楼德是新泰西部化工基地,拥有中小型化工企业5家,主要产品有白炭黑、管道除垢剂、硫酸镁、尿素、甲酸、碳酸氢氨、浓硝酸等,其中以尿素产量最高,年产尿素10余万吨。各类化工产品主要销往江苏、安微、河南、河北及山东临沂、兖州、淄博等地区,产品市场行情好,效益高,发展潜力大。各企业思想解放,开拓意识强,积极抓质量、引资金、上项目、扩规模,发展势头良好。

  7、家俱生产。以木制家具生产销售为主,有中小型木器加工企业8家,批发、销售点50余家,是楼德周边县市区和乡镇的木制家具生产销售中心。4家大型木材供应商可为家具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料,使楼德木器加工业形成稳固的产业链。

历史

楼德至少有2500年以上历史(从为菟裘国国都算),如追溯至大汶口文化则有5,6千年的悠久历史,让人眩目.鲁隐公曰:"使营菟裘,吾将老焉."把楼德定为其休闲,养老之地.楼德那时应已是风光旖旎之地.孔子在泗河发"逝者如斯夫"的感叹,离楼德仅一箭之遥,孔子登泰山应过楼德.

特产

泰安人素喜硬食,传统主食为煎饼。

泰安煎饼的起源不见于史料,最早的传说是唐末黄巢义军路过天宝寨,百姓曾以煎饼相送。泰安附近曾发现万历年间一份分家文书,上有“鏊子、”“煎饼”字样。如此说来,泰安煎饼的历史大概在千年以上。

泰安煎饼早先以高梁大豆,后来以玉米为主要原料。先将玉米碾成颗粒较粗的糁子,用水泡透,石磨研成稀糊。将鏊子烧热,擦上豆油,用竹片做的煎饼劈子将糊子在鏊面上摊匀,反复推压,刮平,烙干,即可揭下。一张张,质地细薄如纸,柔韧可叠,一斤玉米可摊八九张,薄的能摊到十二三张。张数愈多,愈说明妇女手巧、技高,能博得人们交口称赞。一次摊几十斤,叠起来放到缸里,封住缸口,存放两三个月依旧质优味美,常吃常新,且吃时不觉散口,不需加热。因而家家户户常年以煎饼为主食。其中小米煎饼为上品,高梁豆子煎饼次之,玉米煎饼又次之。灾荒年景,将谷糠、地瓜秧等磨细,掺粮食少许,也可做成煎饼果腹。

泰山人吃煎饼,喜欢卷生葱、韭菜、蒜苔,抹上甜酱,辣得冒汗才觉得开胃口。因了辛辣的滋养,使得泰山人天生了一种豪放与倔强。野菜豆面渣豆腐,葱花油盐一热,用煎饼卷上一大包也能吃出特色,越嚼越有味,赛过吃御宴,新泰民谣云:

吃煎饼,一张张,孬好粮食都出香。

省功夫,省柴粮,过家之道第一桩。

又卷渣腐又抿酱,个个吃得胖又壮。

煎饼在生活中如此重要,因此摊煎饼就成了备受重视的手艺。旧时,一般女孩十二三岁就学摊煎饼。新媳妇娶进门,婆婆安排的第一件活路便是摊煎饼。新媳妇摊煎饼时,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婆婆都来看手艺或褒或贬,茶余饭后便有了谈资。

泰安煎饼最有名气者当属楼德煎饼。楼德煎饼做工细、选料精,小米、高梁、大豆、玉米、栗子、核桃、花生、白糖按比例搭配,磨出的糊子细如凝脂,摊出的煎饼薄如蝉翼,酸甜适中,松软适度,香味浓郁,口感极好,属高档食品,价格贵过面食糕点。改革开放以来,楼德镇家家户户加工煎饼,远销四方,出口东南亚,全国首家民营“煎饼研究所”也应运而生,实现了科研生产贮运销售一条龙。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赵忠祥曾来楼德做过实地采访,录相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楼德镇被命名为中国煎饼第一镇。

楼德教育与医疗卫生发达.共和国成立不久曾先后作为泰宁县、泰泗宁县、徂阳县驻地。

1951年8月同月泰宁师范在楼德建立。后楼德划归新泰,1956年改称新泰师范。楼德为全县及周边县市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新泰二中于1956年建校.为大,中专院校输送了大批学生.楼德文化空前繁荣.1970年8月,山东医学院与山东中医学院合二为一,称为山东医学院,由济南迁往新泰县楼德镇(现新泰市楼德镇)办学。同年10月前后,两校迁到楼德,1974年8月,山东省委决定在楼德建立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

附属医院的建设是与学校同步进行的。1979年,将附属医院改为分院领导下的独立单位。1979年6月13日,省委批复:同意将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迁至泰安,名为“山东医学院泰安分院”。1980年4月,学校开始在泰安进行基本建设。1981年1月1日,分院开始从楼德迁来泰安。

1981年9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命名我院为“泰山医学院”。10年间全省医疗专家会聚楼德,对有志学医的莘莘学子来说楼德就是他们心中的圣地.期间楼德的医科教育及医疗水平傲视整个山东.

名人介绍

冯清宇:字栋臣。楼德镇人。清代著名诗人,少有才名,诗、文、书俱秀,著有《云山香雪堂诗稿》。他的诗多吟咏家乡泰安风物,如他咏泰山诗:“凌云志愿平生足,今古乾坤一览收”(《登岱》)、“山围洞壑三千里,天挂云梯十八盘。历尽许多封禅主,依然太古色苍寒。”(《由天门登岱顶》);咏新泰名胜诗:“一片荒烟迷柳下,四周云树拱柴城;高风让国今何在?犹指菟裘羡美名。”(《徂阳怀古》)。

冯平(1903.3.14~1986.11.8)楼德镇东村人。 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曾用名冯广智、冯若愚,1919年3月考入省立曲阜二师讲习班读书。 1938年1月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并入党。3月,随省委书记黎玉赴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 曾任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四支队供给部长、山东省战工会财政组副组长、山东省财政厅副厅长、山东省接管委员会生产部部长。建国后历任山东省工业厅厅长,中共山东省委工业部部长。1957年,任淄博市市长。1962年,任省委统战部部长。1978年后,任政协山东省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是中共山东省委员会第一届候补委员、第二届委员,山东省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封振武(1904~1997) 楼德镇封家庄村人。开国大校,济南军区公安军原副司令员。1933年8月参加冯玉祥领导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1937年12月入党。1938年1月参加徂徕山起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四支队第二中队中队长、二团一营营长、泰泗宁自卫团团长、鲁南尼山军分区司令员、鲁中泰山军分区副司令员、鲁中第三军分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鲁中第二分区司令员兼兖济警备司令员。建国后,历任泰安军分区司令员、山东省军区党委委员、山东省公安总队总队长,济南军区公安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山东省公安厅副厅长兼武警山东总队总队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同时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 1997年在济南去世。

冯恺(1921~2006)楼德镇东城人。无衔将军,沈阳军区陆军40军原政委。1938年参加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四支队,同年入党。历任山东省委干校学员、山东纵队蒙山独立支队教导员、东北民主联军3纵7师20团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委员、政治部主任、陆军40军副政委、40军政委。1975年任沈阳军区军政干校政委,1978年任大连陆军学校政委,1981年任沈阳军区后勤部顾问。1983年离职休养。曾荣获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朝鲜三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英雄烈士

李子敬(1909~1941) 楼德镇东封家庄人。著名革命烈士,原山东省战工会审计处主任。1934年考入济南乡师。193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山东省战工会财政处、审计处主任, 他认真执行党的政策, 坚持原则,遵守财经纪律,在后勤保障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1941年11月30日深夜,部队驻地突遭日寇合围,他本来已经突出重围,但为抢出机密文件和公款,又奋不顾身跑回住地,当找到文件和公款时,敌人已经逼近。在无法摆脱的情况下,他毫不畏惧,与日寇展开了顽强的搏斗,由于寡不敌众,最后壮烈牺牲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下。

吴钦平 (1919-1948) 楼德镇西城前村人。著名战斗英雄,“抢渡洛河七勇士”之一。1943年参加八路军鲁中第三军分区新泰县大队。在中上冶战斗中担任爆破手,成功炸毁日军碉堡,被评为“战斗模范”。1947年孟良崮战役期间,吴钦平独自歼敌一个班。1948年,在洛阳战役抢渡洛河的战斗中,他率尖刀连冒着敌人的密集炮火,乘木板、抱木头奋勇抢渡,率先登岸,占领了桥头阵地,为部队顺利渡河开辟了道路。吴钦平等七人被8纵司令部授予“抢渡洛河七勇士”荣誉称号,时任华野8纵24师72团3营8连副指导员。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役攻打碾庄圩的战斗中,吴钦平负伤十多处,胳膊被炸断,他用绷带吊着断肢,仍继续指挥战斗,连续打退敌人20多次进攻。在组织撤退时,胸部中弹牺牲。

范安良(1925~1952) 楼德人。抗美援朝一等功臣。1948年10月参加解放军。在上海战役中荣记三等功。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2月,在一次战斗中,与其它战友配合,活捉6名美国士兵。4月,在朝鲜铁源金鹤山阻击战中荣立一等功。1952年2月,部队奉命回国整编,在返回途中,遭美国飞机袭击而壮烈牺牲。

李忠富(1928~1950) 楼德镇新庄村人, 抗美援朝二等功臣。1943年2月入伍。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荣立二等功,时任志愿军第26军副排长,1950年12月牺牲。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