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卡列夫手枪

托卡列夫手枪

服役时间 1930年
中文名称 苏联TT-33手枪
所属国家 苏联
目录导航

武器简介

苏制手枪自30年代以来便成体系。苏联红军装备的手枪口径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不相同,其中最有名气的是TT33托卡列夫7.62毫米手枪、PM马卡洛夫9毫米手枪和 PSM 5.45毫米手枪。

苏制TT-33手枪

7.62毫米TT手枪是苏军装备的第一种自动装填手枪,由苏联著名枪械设计师托卡列夫于1930年设计出,在图拉兵工厂生产,所以取设计者和制造厂的名称首位字母命名该枪,即TT手枪。该枪长196毫米,重854克,容弹8发,战斗射速、25发/分,有效射程50米。该抢由于威力大,精度高,穿透力高,结构简单、紧凑,动作可靠,使用方便,被苏军官兵称为忠实的伙伴。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托卡列夫手枪立过不少“战功”。

TT-33是一支很出色的军用手枪,由费多尔·托卡列夫设计,发射俄国人极为推崇的7.62×25mm托卡列夫弹--由7.63mm毛瑟弹改进而成。

该枪有一些勃朗宁枪的特点,但托卡列夫创新了一套模块化的内部装置,包括击锤、阻铁、阻铁簧、击锤簧和单发杠杆。该枪的保险装置只有一个击锤半待发保险。

TT-33在1936年开始生产(和它相似的前型TT-30在前几年出现),在俄芬战争中首次使用。在随后的二战中它成为苏联红军的主要配备。苏联、华约国家、北朝鲜都生产了大量这种手枪。中国也生产了数千支9mm口径出口,配用9mm巴拉贝鲁姆弹,并增设了手动保险。

研发背景

TT1930/33手枪 ( 图尔斯基·托卡列夫1930/33=图拉兵工厂·托卡列夫1930/33 ),

我国仿制的54式手枪

是由费约道尔.巴基雷必基.托卡列夫设计,茨拉兵工厂所生产的一种半自动手枪。该型手枪于1930年为苏联采用,成为苏联的军用制式手枪,之後经过一些小小的改良及简化后,TT1930/33改称TT1933。

一般来说,人们习惯将TT1930/33型手枪称之为托卡列夫手枪。她是由约翰.勃朗宁所设计的M1911型加以精简化、省力化所完成的一项产品。在弹药方面,该枪使用布尔什维克革命时大量进口,而且很容易到手的7.62mmX25(0.30毛瑟)子弹(就是"盒子炮"的子弹).

我国的54式7.62mm手枪供基层指挥员和特种兵所使用,用以自卫和在近距离内袭击敌人,有效射程为 50m,100m内也能进行射击。该手枪系仿自俄造TT33手枪使用51式手枪弹。

结构性能

TT33手枪自动方式采用枪管短后座复进原理,闭锁方式属于枪管起落式,击发机构为击锤回转式,发射机构为单发式,弹匣容量八发。全枪由枪管、上节套、下节套、复进装置、板机部、弹匣所组成。[1]

数据参数

口径: 7.62mm

弹头初速: 420m/s

有效射程: 50m

最大射速: 25发/min

弹匣容量: 8发

全枪长: 195mm

全枪重:(含空弹匣) 0.85kg,(装满子弹) 0.94kg

子弹重:5.52g

枪管长: 116mm

初速:420米/秒

瞄准基线长: 156mm

影视作品

《名侦探柯南》

这种手枪是在《名侦探柯南》里出现次数最多的,前后出现了四五次。

第一次是在竞技场威胁事件中。

第二次是在“洞穴中负伤的名侦探”里打伤柯南。

第三次是在巴士劫持事件中(这里特别说几句,那位歹徒连续三次开枪,我居然没看出他手上的是托卡列夫手枪,直到茱蒂·斯泰琳老师说出来我才知道)。

第四次不太明显,是在54卷“爆炸凶犯的企图”中,犯人拿来威胁邮局工作人员(其实是变装后的警察)的,不过它不是“原装”产品,而是咱们国家仿制的五四式手枪,这点在手枪握把的五角星标记上可以得到证明。

第五次也不太明显,M 12《战栗的乐谱》最后,犯人谱和匠在引爆音乐厅未果,被佐藤美和子制服后准备用来和堂本一挥作了结并自杀的枪,最后他觉悟后丢掉枪时,我从手枪握把的五角星标记和纹路上认出来了。

所以基本已被淘汰,便宜是它现在最大的优点,或许这就是青山刚昌大叔喜欢用它的原因。

游戏作品

《使命召唤5:战争世界》

使命召唤5:战争世界中苏军经常用到的副武器。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