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音

丽音

目录导航

简介

特点

NICAM是准瞬时压扩声音复用,是 数字声音处理技术,主要特点是信噪比高,动态范围宽、音质同CD相媲美,故名丽音,因此NICAM又称为丽音,丽音是广播电视伴音 数字化的俗称。 我国地面广播及 卫星广播中电视伴音都采用调频方式。丽音是在原伴音副载频的基础上再增设一个数字伴音副载频,伴音形成双载波方式,并不干扰原来的单声道信号。采用AM-FM、FM-FM播放方式。丽音模式有立体声模式即左、右声道;双语音模式即同时由左、右声道分别传送两种语音,也可传送两路单声道广播,或一路单声道广播和一路数据。发射时采用专门的调制器将其处理后再与电视 图像信号和模拟伴音信号一起进行发射。而接收时,用专用的丽音解调器处理后就能聆听与CD媲美的数字立体声伴音节目了。 国际上丽音制式有20多种,我国采用 NICAM,D丽音制式。在保留原有模拟调频伴音副载频的基础上增设第二副载频7.28MHz,采用准瞬时压扩编码技术。目前我国中央电视台第一、二套节目卫星传输系统中,用NICAM-728方式插入了中央一、中央二和中央三立体声三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接收卫星数字声音广播信号时,卫星接收机则需具有基带输出上,将其接至NICAM-728接收机,经它处理后收到立体声信号等,便可以方便地取得优质的中央台广播节目信号源。地面电视台广播中传送丽音信号,标志着电视伴音跨入数字立体声时代。有些电视机具有 NICAM接收功能,但需要制式一致才能收到丽音,否则不能收听,需要分清是否符合中国丽音标准。

发展

丽音技术于80年代由英国广播公司(BBC)发展,并於1991年於英国正式推出,用作BBC电视频道的声道播送方法。该技术亦于法国、丹麦、香港、新西兰等地采用。其他地方的电视台,则利用如FM电台一样的「模拟立体声」(analog stereo)技术播放声道。

为了兼容无丽音设备的电视机,丽音的讯号被放在视频载波附近的另一个副载波。原来的模拟声道广播不会受影响。所以使用丽音发放的是三个 音频讯号:原来的模拟单声道,和两个丽音数码声道。电视台可以把两个丽音数码声道用作立体声广播,亦可以把它们作两种语言的单声道广播。因此丽音之下的多语广播最多可以是三种语言。丽音的数码声道讯号理论上还可以转作数码资料广播。

有丽音设备的录影机多数会把丽音的数码声道录在VHS Hi-Fi 的轨迹上,原来的单声道则录在线性轨道上。

方式

技术

丽音应用的核心技术是 BBC开发的NICAM728技术,意为 准瞬时压扩 音频复用 ,俗称”丽音”。丽音电视广播系统除了传送电视 图像和模拟单声信号外,还传送两路数字编码的声音信号.丽音以其高音清晰,低音浑厚而著称,具有接近直接聆听 CD激光唱盘的传声质量。在信噪比、动态范围、声道隔离度等指标方面,“丽音”要比调频伴音更胜一筹。

运行模式

作为电视的伴音,“丽音”应用了三种工作方式:双语言方式、立体声方式和单声道方式。

双语言方式:“丽音”传送两路与当前节目相关或者不相关的数字声,再与原有调频模拟伴音一起共传三路声音信号,用于多种语言、语种地区最合适不过了。

立体声方式:“丽音”两个数字声道分别传送立体声左右两个声道声音信号,而原有调频模拟伴音通道则只?

单声道方式:“丽音”的两个声道分别传送一路声音信号和一路数据,再加上原有的电视模拟伴音,等于提供了三路信号了。其中两路是声音信号一路是数据。

我国的“丽音”地面电视广播系统是PAL-D制式下的一种特殊应用。这之前,国际上已经有了B/G制和I制的“丽音“系统。中国丽音与B/G制和I制的差别在于传输参数不同。与B/G制和I制丽音电视广播相比,我国的PAL-D制丽音不仅可以直接用于琳频 有线电视系统,而且传输特性更加稳定可靠。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