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调

时期 清康熙年间
中文名称 二八调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二八调,流入深县邵甫村的罗罗腔称二八调。相传清康熙年间(约1705年前后)邵甫村即有子弟会。民国二十六年(1937)该村子弟会又请河北梆子艺人王子和、王义楼、李明海传授《百草山》等剧目,并集资购置演出用具,经常演出于安平、束鹿、深县、深泽等县的村庄。1973年,该村吸收女演员排演了二八调传统戏《天仙配》,仅演三场便告终。深县的郭庄村、西安村,束鹿的小辛庄村都有二八调的业余演出团体。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