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金·奥尼尔

尤金·奥尼尔

中文名 尤金·奥尼尔
职业 剧作家
外文名 EugeneO'Neill
主要成就 美国民族戏剧的奠基人
逝世日期 1953年11月27日
代表作品 天边外、琼斯皇、毛猿
毕业院校 普林斯顿大学(肄业)
目录导航

人物生平

1893年1893年尤金·奥尼尔尤金·奥尼尔奥尼尔1888年10月16日出生于纽约一个演员家庭,父亲是爱尔兰人。奥尼尔出身于演员家庭,其父因收入所迫,一生专演《基督山伯爵》,虚耗了才华。奥尼尔少年时期随父亲到各地演出,走遍了全国的大城市。[11]

1906年考入普林斯顿大学,一年后因犯校规即被开除。此后到各处去自谋生路。

1909年至1911年期间,奥尼尔曾至南美、非洲各地流浪,淘过金,当过水手、小职员、无业游民。[11]

1910年,他去商船上当海员,一年的海上生活给他以后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

1911年回国后在父亲的剧团里当临时演员。父亲不满意他的演出,他却不满意剧团的传统剧目。后因患病住院,疗养期间阅读了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易卜生、斯特林堡等众多名家的剧作,开始习作戏剧。[11]

1914年进入的哈佛大学“第47号戏剧研习班”,并开始创作,在乔治·贝克博士指导下,剧作水平大有提高。[11]

签名签名1916年,在麻省进入普洛文斯坦剧团当编剧。其时,美国实验性的小剧团运动方兴未艾,初创的普罗温斯顿剧团上演了奥尼尔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东航加迪夫》(1914年),开始引起公众的注意。他创作的初期(1913-1919年)主要写航海生活的独幕剧,以自然主义手法,如实地描写海上生活的艰辛单调,特别是刻画了海员孤苦无望,自暴自弃的心态。风格上近似抒情散文。虽然题材狭窄,手法较单调,但是比之迎合市民趣味的商业戏剧却有意义得多,主要作品还有《渴》、《遥远的归途》和《加勒比斯之月》等。[12]

尤金·奥尼尔尤金·奥尼尔(3)1920年,奥尼尔的《天边外》在百老汇上演,并获普利策奖,由此奠定了他在美国戏剧界的地位。奥尼尔创作的鼎盛期(1920-1938年)不仅题材和主题丰富多样,而且形式上也从早期的以自然主义为主,发展成一种糅合着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意识流手法等现代艺术意识和技巧的新型风格。1927年写的《撒拉路笑了》使这种表现手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内容写撒拉路从坟墓中回来,象征人能征服死亡,得到爱情和幸福。这一时期,他创作了20多部戏剧,其中很多成了美国戏剧史上的经典,重要的剧作还有《安娜·克利斯蒂》、《榆树下的欲望》(1924年)、《奇异的插曲》和《悲悼》(1931年)等。

1929年耶鲁大学授予他名誉文学博士学位。此后他居住在美国佐治亚州一个远离海岸的岛上专心写作。[11]

墓地墓地193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3]

1946年他晚年的作品《送冰的人来了》发表,他还亲自参与了彩排。晚年,奥尼尔患上帕金森氏症,并与妻子卡罗塔爆发矛盾。[11]

1953年11月27日,奥尼尔逝世于波斯顿。从20世纪30年代起,奥尼尔就想构思一部包括11个剧本的连续剧,描述家庭悲剧的自传式剧本《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原本是交托给他的独家出版社兰登书屋务必于他死后二十五年才可发表,但奥尼尔逝世后,卡罗塔接手此稿交由耶鲁大学出版社立即出版。[11]

主要作品

作品名称 原文名 年份
Thirst 1913
东航卡迪夫 Bound East for Cardiff 1914
鲸油 Ile 1917
天边外 Beyond the Horizon 1918
安娜·克里斯蒂 Anna Christie 1920
毛猿 Diff'rent 1921
榆树下的欲望 Desire Under the Elms 1924
大神勃朗 The Great God Brown 1925
奇异的插曲 Strange Interlude 1927
悲悼 Mourning Becomes Electra 1931
送冰的人来了 The Iceman Cometh 1939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1941
月照不幸人 A Moon for the Misbegotten 1943

[14]

出版图书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

作者名称尤金·奥尼尔

作品时间2015年7月5日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演绎了一个爱尔兰移民家庭从早到晚所发生的故事。

天边外

作者名称尤金·奥尼尔

作品时间1984年11月

《天边外》是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创作的戏剧作品。《天边外》描写了20世纪初美国乡村三个青年人的梦想追求以及梦想最终破灭的悲剧。弟弟罗伯特和哥哥安朱都喜欢上邻居姑娘露丝。罗伯特从小向往到海外去干一番事业,但当得知露丝对他的爱情之后,他立即放弃了与舅舅出海的机会与露丝结婚,留在乡村务农。一直也爱...

THE HAIRY APE:毛猿

作者名称尤金·奥尼尔

作品时间2012年12月

《毛猿》是尤金·奥尼尔创作的一部兼有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戏剧。主人公扬克是一艘远洋轮船上的司炉,以身强力壮得到同伴的敬畏而自豪,但在遭到旅客中一个有钱女人的侮辱后,便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到处寻找自我的归属感,他与动物园的一只大猩猩结交成了朋友,结果却死在它的大力拥抱之中。剧本表明在冷酷...

[1]

荣誉记录

作品名称 原文名 年份
Thirst 1913
东航卡迪夫 Bound East for Cardiff 1914
鲸油 Ile 1917
天边外 Beyond the Horizon 1918
安娜·克里斯蒂 Anna Christie 1920
毛猿 Diff'rent 1921
榆树下的欲望 Desire Under the Elms 1924
大神勃朗 The Great God Brown 1925
奇异的插曲 Strange Interlude 1927
悲悼 Mourning Becomes Electra 1931
送冰的人来了 The Iceman Cometh 1939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1941
月照不幸人 A Moon for the Misbegotten 1943

创作特点

文学类

时间 颁奖典礼 所获荣誉 获奖作品 备注
  • 1958
    --
     普利策奖
    长夜漫漫路迢迢
    获奖
  • 1936
    --
    诺贝尔文学奖
     天边外
    获奖
  • 1928
    --
    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
    获奖
  • 1920
    --
    普利策奖
     安娜·克里斯蒂
    获奖
  • 1918
    --
     普利策奖
     天边外
    获奖

[11]

人物评价

文学类

时间 颁奖典礼 所获荣誉 获奖作品 备注
  • 1958
    --
     普利策奖
    长夜漫漫路迢迢
    获奖
  • 1936
    --
    诺贝尔文学奖
     天边外
    获奖
  • 1928
    --
    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
    获奖
  • 1920
    --
    普利策奖
     安娜·克里斯蒂
    获奖
  • 1918
    --
     普利策奖
     天边外
    获奖

社会影响

文学类

时间 颁奖典礼 所获荣誉 获奖作品 备注
  • 1958
    --
     普利策奖
    长夜漫漫路迢迢
    获奖
  • 1936
    --
    诺贝尔文学奖
     天边外
    获奖
  • 1928
    --
    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
    获奖
  • 1920
    --
    普利策奖
     安娜·克里斯蒂
    获奖
  • 1918
    --
     普利策奖
     天边外
    获奖

词条图册

文学类

时间 颁奖典礼 所获荣誉 获奖作品 备注
  • 1958
    --
     普利策奖
    长夜漫漫路迢迢
    获奖
  • 1936
    --
    诺贝尔文学奖
     天边外
    获奖
  • 1928
    --
    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
    获奖
  • 1920
    --
    普利策奖
     安娜·克里斯蒂
    获奖
  • 1918
    --
     普利策奖
     天边外
    获奖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