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异星邪》是古龙“江湖名篇”系列之一。这是一段令人心疼的复仇故事。卓长卿眼睁睁看着父母被温如玉和尹凡杀害,一夜之间,这个幼小的孩子尝尽了人间的悲伤和仇恨。十年后,卓长卿艺成下山,欲报亲仇,一次天目山之会将当年那场悲剧的所有当事人和目击者聚集一地。而此时, “丑人”温如玉的唯一弟子温瑾,却意外得知自己的亲生父母实为恩师温如玉所杀……最终,两个年轻人——卓长卿和温瑾,在面对自己杀亲仇人时,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在丑人“温如玉”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未说出口的爱与真相?
![]() |
![]() |
![]() |
![]() |
1995年版 | 2008年版 | 2009年版 | 2013年版 |
![]() |
![]() |
![]() |
![]() |
1995年版 | 2008年版 | 2009年版 | 2013年版 |
古龙,(1938-1985),原名熊耀华,出生于香港,幼时暂居汉口,后经香港赴台。
古龙的小说创造性地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阐述其对中国社会的独特洞见,将武侠小说引入了经典文学的殿堂;小李飞刀、陆小凤、楚留香等众多形象,早已成为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重要角色;
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流传之广,几乎成为中国人最常见的口头禅,对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龙一生,人如其文,像他笔下的众多主人公一样,放浪形骸,挥金如土,嗜酒如命,风流倜傥;在其充满灿烂传奇的一生的尽头,在医生下达严禁饮酒的告诫之后,豪饮三天三夜,大醉归西。
一代大侠,江湖文豪,古龙的作品和人生,都在演绎他永恒的主题:勇气、侠义、爱与宽容。
作为当代华语文坛罕有的大师,古龙的作品是真正深入街头巷尾的文学经典。作品问世以来,亿万读者从中获得勇气、侠义、爱与宽容。本文集是由台湾古龙著作管理发展委员会独家授权,上海读客图书公司,历时两年,对照古龙小说的种种版本,精心编辑而成的权威珍藏版。
《古龙文集:月异星邪》古龙“江湖名篇”系列之一。这个世界上没有坏人,只有可怜的人,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力。仇恨是个死结,爱才是唯一的出路!读古龙长大的人,都活得比较酷!
“古龙生前死后台湾还没有可跟他相比拟的武侠小说家。”——温瑞安
“古龙的酒和他的武侠,他的人一样,果然不同反响。”——林清玄
“莫论古龙的小说是否比金庸好,只要谈及武侠小说的流派,就不能不提古龙。”——黄沾
“那家伙在天上一定又在喝酒”。——三毛
“他的名字也许不是一座丰碑,但绝对是一座火山,时刻沸腾着侠义,正义,道义,大义的活火山。在这座火山里,人世间的情与仇,爱与恨,生与死,恩与怨全都交融在一起,最后喷涌而出,化成了他人生中最壮丽的风景。”——燕歌
第一章 人奇兽异 /1
第二章 芜湖大豪 /30
第三章 绝色丽人 /48
第四章 风云际会 /64
第五章 快刀如林 /81
第六章 无双罗袖 /99
第七章 多事头陀 /116
第八章 香车宝盖 /127
第九章 善恶难分 /149
第十章 恩怨缠结 /162
第十一章 玉女金帖 /178
第十二章 渐入虎穴 /194
第十三章 天禅寺中 /213
第十四章 柔肠寸断 /241
第十五章 乱石浮沙 /254
第十六章 恩重仇深 /272
第十七章 声震四野 /287
仁义剑客拧腰转身,目光一瞥,却也不禁大吃一惊,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只见那栋仍在燃烧着楼阁的熊熊火焰之中,此刻竟缓缓走出一个人来,长身玉立,目如朗星,身上穿着的一件隐带光泽的玄色长衫和那顶玄角方巾,竟连半点火星子都没有。
只见他缓缓走出火窟,极为潇洒从容地举步而来,炯然生光的一双俊目,在那两个红裳少女身上一转,随即盯到云中程手中所持的那口远较寻常宝剑为短的龙纹软剑上。
两个红裳少女对望了一眼,面上便又回复她们仅有的那种温柔甜笑,朝云中程笑道:“云少侠,我们走了,过两天我们再下山来拜谒云老爷子,请您回去代我们向他老人家问好。”
四道秋波,电也似的向那玄衫少年身上一扫,脸上又一扫,柳腰轻摆,一齐如飞掠去。
那玄衫少年微微一笑,目光中微微有些赞赏的意味,像是在赞赏这两个红裳少女的轻功之高,又像是在赞赏着她们的聪明。
然后,他转回身,朝云中程当头一揖,朗声笑着说道:“小可冒昧,阁下想必就是仁义剑客云中程云大侠吧?”
云中程微微一愣。方才他眼看这少年安步自火中行出,此刻又见此人一见自己之面,就能直呼出自己的名字来,心中不禁既惊且怪,呆呆地愣了半晌,竟没有说出话来。
这玄衫少年微微一笑,又道:“小弟初入江湖,对武林侠踪,虽然生疏得很,但云大侠手中的这柄比寻常剑短了六寸,却比寻常剑锋利百倍的龙纹软剑,小弟却早就从先父和家师口中听到过,是以小弟一见此剑,便猜出阁下定必就是仁义剑客了。”
云中程心中暗忖:“原来他是认得这口剑。”
目光上上下下在这位玄衫少年身上一转,只见他潇洒挺立,有如临风玉树,言笑谦谦,却带着三分儒雅之气,不禁大起好感,又自忖道:“这少年的武功,虽然还不知深浅,可就从他方才从火中安步而走的神态看来,这少年显然怀有一身绝技,却偏偏又没有半点狂态。唉,近年江湖中,后起高手,固是极多,可是这少年气度之高,却不是任何人能及的。”
这念头在他心中一转,目光抬处,只见这位玄衫少年仍含笑望着自己,忙也笑道:“小可正是云中程,不知兄台高姓,令师是哪一位?”
左手微抬,右手的食、中二指,夹着剑尖一弯,将掌中剑围在腰里。
那少年突然长叹一声,缓缓道:“云大哥,你难道不记得,十余年前,那缠在你身边求你传授两招云门剑法的长卿了吗?”
云中程心头噗地一跳,退了两步,突又一掠而前,紧紧握住这少年的双手,连声道:“原来你就是长卿弟!十年不见,可想死哥哥我了。长卿弟,你怎么也来到这里了?这十年来,你都到哪里去了?老伯他可好吗?唉——岁月如梭,长卿弟,你已出落得一表人才,又有一身绝技,可是——哥哥我却已老了。”
他语声急切,显见得心中极为兴奋,因为他此刻已知道站在他面前,这气度谦谦的玄衫少年,就是自己父亲生平最最钦佩的人物——中原大侠卓浩然的爱子卓长卿。
他大喜之下,心情无比激动,目光喜悦地凝注在卓长卿脸上,哪知却看到他面上此刻竟流露出一种极为悲哀怆痛的神色来,而被自己握在手中的一双手,此刻却在微微颤抖着。
一阵不祥的感觉,使得云中程的心又猛烈地跳动了一下,急切地又问道:“长卿弟,你怎么了,难道……难道老伯……”
卓长卿一双俊目之中,泪珠盈盈,微微点了点头,晶莹的泪珠,终于沾着他俊逸的面颊,滑落下来。
云中程大喝一声:“真的?”
卓长卿任凭冰清的泪珠,在自己面颊上滑动着。黄山始信峰下,那一段惨绝人寰的往事,又复像怒潮一样地在他心里澎湃了起来,于是,他的眼泪流得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