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涵,回族。又名德咸,字向治。祖籍江苏江宁(今南京),生于陕西长安小皮院(今属西安市莲湖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入成都陆军军官学堂和高等美术学堂学习,毕业后在四川新军混成协任教练官。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在四川加入保路同志会任交际部部长,辛亥革命后任四川军政府参军。马热心回民儿童教育,在成都办过一所清真小学,后转赴甘肃、青海任职,仍关注教育事业。
“九一八”事变后,马在西安发动回族群众组织西安回民救国同盟会(后改称陕西省回民抗日救国会),被选为会长。1937年3月底,马应周恩来之请赴河西走廊营救红军西路军人员。后经过多渠道努力营救,西路军数千被俘红军终于回到革命队伍,周恩来对马德涵营救西路军的功绩深表感谢。1938年夏周恩来特意赠送其一副助听器,毛泽东也托周恩来转赠马德涵毛毯一条、粗毛呢布料一块,对其为抗日救国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后马德涵常与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联系,并介绍6名回、汉青年到延安抗大和陕北公学学习。1946年马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9年5月西安解放时,马德涵带领回族群众欢迎解放军入城。西安解放不久,甘、宁马家军在蒋介石调遣下大举反扑,马德涵以西安回民名义写了《西安穆斯林告马军官兵书》刊登在1949年6月27日的《群众日报》上,并印制上万份在前线散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德涵历任陕西省、西安市人民代表、政协委员,西安市各届人民代表会议副主席,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民盟委员,省、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美术家协会西安分会委员。1958年5月在西安病逝。[1]
马德涵的父辈曾经做过太平军的军医,因此,马德涵从小就有着嫉恶如仇、坚强不屈的性格。为了改变本
马德涵民族贫穷落后的状况,他四处奔走筹办民族学校,开展慈善救济事业。在这个过程中,他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回族的翻身解放只有在中华民族整体的翻身解放中才能够实现。因而,他从青年时期起就投身到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之中。早在1894年,马德涵已经是哥老会(反清秘密组织)会员,并于同年考进四川陆军军官学校。1906年经哥老会会员侯宝斋介绍,马德涵参加了同盟会。在担任四川东乡县新军把总(清军中的低级军官)期间,他在军界积极宣传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四川保路运动爆发后,马德涵立即投身到保路运动之中。6月17日,四川保路同志会宣告成立,推举立宪派人士蒲殿俊、罗纶为正副会长,马德涵任交涉部副部长(罗纶兼部长),四川保路同志会发布了《保路同志会宣言书》等文告,四处张贴,宣传保路。四川各族人民也纷纷加入保路斗争的行列中,各阶层人士举行了各种形式的集会、演讲活动,掀起了群众性的反帝爱国热潮。清政府不但不支持民众的爱国行动,反而血腥镇压请愿代表。马德涵同罗纶等人坚决支持“流血争路、路亡流血、路存国存、保路救国”的战斗纲领,决心将保路运动进行到底。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清政府采取了两面派手段:一方面收回铁路国有的命令,一方面却暗地配合四川总督赵尔丰镇压保路运动。此时,四川总督赵尔丰已秘密逮捕了罗纶、蒲殿俊、张澜、马德涵等人。成都附近十余州县以农民为主体的同志军,在同盟会员和哥老会首领的率领下,四面围攻省城,各州县同志军一呼百应。全川各族人民浴血奋战,反清斗争势如燎原。9月25日,同盟会员吴玉章、王天杰领导荣县独立,建立了辛亥革命时期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不久,传来红军西路军失败消息,中共中央致电周恩来组织营救。周恩来拟派一名和甘、青马家军阀有关系的人去河西交涉,这个人就选中了马德涵。当他听说是共产党、周恩来请他去时,当即应诺,并说:既是周先生托付,当义不容辞。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我虽年近古稀,此事没有什么
纪念好说的,我佩服共产党。莫说此行担些风险,就是为此拚上性命也值得!
1937年3月底,马德涵、马宪民和张文彬三人飞抵兰州,又转乘汽车去凉州(今甘肃武威)见马步青。马德涵向马步青讲了国共即将合作抗日的形势,劝他“先优待被俘红军,再候红军派代表商量善后”,“凡事都要向前看”。马步青疑马德涵是共产党。马德涵说:“我早年是同盟会人,现在是无党派人士。你若防我是共产党奸细,不听我的忠谏,你就把我杀了。”“咱们是宗教兄弟,你父子待我为知己,我才敢与你谈时务。”马步青有些心动,愿约时间再谈。翌日晨,《凉州日报》刊登了优待被俘红军的消息。随后,马德涵带马宪民、张文彬去见马步青,继续给马步青晓以民族大义;马步青答应如数释放被俘红军。并写了两封亲笔信,一封由马德涵、马宪民带去见驻张掖的马军部下韩起功;另一封由张文彬带去青海进行营救活动。马德涵、马宪民赶到张掖,韩起功说:“黄番寺被围困的红军已被解除武装,被俘人员都未加伤害,已送往青海去了。”马德涵、马宪民返回凉州再找马步青,马步青说他已给青海的马步芳打了电话,马步芳也表示愿释放被俘红军。马德涵、马宪民遂告辞回兰州,。在兰州与张文彬会合,飞返西安。
“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传来,马立即在西安小皮院清真寺向回民群众慷慨陈词,痛斥日军暴行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发动回民群众组织西安回民救国同盟会(后改称陕西省回民抗日救国会),被选为会长。
1937年5月初,青海省政府主席马麟(马步青、马步芳之叔父)朝圣路过西安。经吴鸿宾、马德涵与张文彬商议,由马德涵出面,在西安市西羊市71号(现为77号)马德涵的家中设宴招待马麟,并请周恩来出席。席间,周恩来向马麟等讲解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希望他们回到青海能阻止马步芳对被俘红军的屠杀,并将被俘红军尽快送还,参加抗日。经过多渠道努力营救,西路军数千被俘红军终于回到革命队伍。周恩来对马德涵营救西路红军的功绩深表满意。1938年夏,马德涵偕次子马毅前往武汉看望周恩来。因他耳聋,周特意赠送他一副助听器;毛泽东也托周恩来转赠马德涵毛毯一条、粗毛呢布料一块,对他为抗日救国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马德涵将自己的书画托周恩来转赠毛泽东。
1938年9月13日,马德涵等参与筹备了在西安召开的有数万人参加的西北回民“献旗”大会。大会除了向政府献旗和发布《告西北回民书》外,还呼吁全世界穆斯林兄弟联合起来共同“抵制日货”,“扩大援华运动”。随后,《新华日报》以“西北回民昨开抗战献旗大会,拥护中央抗战”为标题,详细报道了这次盛会。中国共产党对回族人民的抗日救国活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指出:“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回教抗敌救国宣传团等组织的成立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组织救亡团体及请缨杀敌,都说明了有成千上万的少数民族群众,已参加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来。他们不仅在国内参加抗战,还有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组织到海外的回民中进行国际宣传,使近东和全世界的回民,都同情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1939年,马德涵、马图轩、马存祥等人组建了“西安回族青年救护服务团”,开展战时救护、侦察、警卫、宣传、防空、掩埋等项工作。青年服务团号称“八百青年”,其中回族青年很多,不仅有西安本地人,还有许多外地人。有一次敌机轮番轰炸,西安市香米园地区简易的防空洞中弹塌陷,服务团员们紧急赶往抢救时,敌机又飞临上空投弹,团员们冒着生命危险,一边抢救生者,一边妥善处理死者。
在西安解放前夕,马德涵四处奔走,号召回民群众不要听信谣言,积极准备迎接人民解放军。1949年5月
20日天刚亮,他便“呼回民大众烧水欢迎”解放军。他号召“回汉同胞都团结起来参加欢迎大会”,并在庆祝西安解放暨欢迎人民解放军的大会上作为代表发言,坚决拥护“进军大西北,解放大西北,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表达了回族人民的心声。西安虽然解放了,但敌人不甘心失败,当时的国民党西北军政副长官马鸿逵等人到处散布谎言:“解放军是汉人的军队,西安回民将全部被他们杀死,回民鲜血成河,白骨成山……”马德涵等人深入到各家各户做工作,告诉大家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是支持回民同胞和兄弟民族加强团结、安心生产的,不要上“伊布利斯”(魔鬼)的当。为了支持大军东征,马德涵发表了“回族各界异口同声,要求我军东征”一文,用铁的事实痛斥国民党污蔑共产党如何取消了宗教、毁灭清真寺的谎言,并用事实证明共产党是保护宗教自由的。为了促使民主政府成立,同年7月,马德涵发表了“希望迅速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一文。在文章中,马德涵严正声明:“马鸿逵、马步芳所代表的是他们的私人利益,非我们回族大众利益,……二马和我们教虽一、道不同,他俩是胡宗南的走狗,一切为了个人发财。祝贺共产党推行民主主义,早日普及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