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高达10米;小枝短粗,圆柱形,幼嫩时具柔毛,以后脱落,老时暗红色或紫褐色,有稀疏黄褐色皮孔;冬芽肥大,卵形,先端较钝,鳞片边缘具柔毛,紫褐色。
叶片卵形或椭圆形至长椭卵形,长6-15厘米,宽3.5-7.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细密重锯齿,幼时上下两面被短柔毛,逐渐脱落,老时下面微具短柔毛或无毛,侧脉8-10对;叶柄长1.5-3厘米,微被柔毛或近于无毛;托叶膜质,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有稀疏腺齿,长1-1.3厘米,无毛或近于无毛。
伞形总状花序,具花5-12朵;花梗长1.5-3厘米,有稀疏柔毛;苞片膜质,线状披针形,早落;花直径1.5-2厘米;萼筒钟状,幼时外面密被柔毛,逐渐脱落;萼片三角卵形,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全缘,长4-5毫米,外面近于无毛,内面密被绒毛,比萼筒稍长或等长;花瓣近圆形,直径5-8毫米,基部有短爪,白色;雄蕊20,花丝长短不等,比花瓣稍短;花柱5,稀4,基部无毛,与雄蕊近等长。
西蜀海棠果实卵形或近球形,直径1-1.5厘米,红色或黄色,有石细胞,萼片宿存;果梗长2.5-3厘米,无毛。花期6月,果期8月。
本种与下面的沧江海棠M. ombrophila Hand. -Mazz. 和滇池海棠M. yunnanensis (Franch.) Schneid. 在花和果实的构造上很相近似,显然可以成为一个组,惟本种叶片不分裂,叶片下面不具密毛,花序上仅有稀疏柔毛,是其异点。又本种果形近似锡金海棠M. sikkimensis (Wenz.) Koehne ,惟后者叶片下面具毛,萼片脱落,也易于区别。
生长于山坡杂木林中,海拔1400-3500米。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康定附近。
分布:产于天全、峨眉、洪雅、石棉、宝兴、雷波、峨边等地、贵州等省也有分布。
果可食,也可作育种材料。
中文种名 | 西蜀海棠 |
拉丁学名 | Malus prattii |
科名 | 蔷薇科 |
采集时间 | 2009年11月03日 |
采集地点 | 四川省德昌县小高镇 |
采集人 | 王凯、樊云川 |
采集样品类型 | 果实、 |
生活型 | 中等乔木、落叶、 |
生态环境 | 山谷、山顶、灌丛、 |
果实颜色 | 红色 |
叶子颜色 | 绿色 |
果期 | 10-11月 |
分布 | 少见 |
单位面积产量 | 2kg |
油脂含量初检 | 2.92 |
标本鉴定人 | 赵清盛 |
中文种名 | 西蜀海棠 |
拉丁学名 | Malus prattii |
科名 | 蔷薇科 |
采集时间 | 2009年11月03日 |
采集地点 | 四川省德昌县小高镇 |
采集人 | 王凯、樊云川 |
采集样品类型 | 果实、 |
生活型 | 中等乔木、落叶、 |
生态环境 | 山谷、山顶、灌丛、 |
果实颜色 | 红色 |
叶子颜色 | 绿色 |
果期 | 10-11月 |
分布 | 少见 |
单位面积产量 | 2kg |
油脂含量初检 | 2.92 |
标本鉴定人 | 赵清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