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莒南地域属向国。
东周时向国为莒国所灭,莒南地域属莒国。
秦时随同莒国划入琅琊郡莒县。
西汉时属高乡县,高乡县属徐州刺史部琅琊郡。
东汉时郡改国,属徐州刺史部琅琊国莒县。
曹魏时莒南地域中部和东部属青州城阳郡莒县,西部沭河两岸狭长地段(即今王家沟乡、石莲子乡、道口乡、刘家庄乡、官坊乡、相沟乡及板泉镇一带)属徐州琅琊国开阳(今临沂市)。
西晋时莒南地域大部属徐州东莞郡莒县,沭河以西部分属徐州琅琊国开阳县。东晋十六国时莒南地域依时间顺序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东晋、南燕,均隶属于东莞郡,并以郡代县,独南燕时郡县分治,莒南地域属东莞郡莒县。
刘宋时莒南地域属徐州东莞郡莒县,明帝(公元465年至公元471年)失淮北后,莒南地域归元魏,属南青州东莞郡莒县。高齐时莒南地域属南青州义塘郡怀仁县。宇文周时属莒州义塘郡怀仁县。
隋时属沂州(琅琊郡)莒县。
唐时属河南道密州莒县。
五代时沿唐制,仍属河南道密州莒县。
北宋时属京东东路密州莒县。
金时属山东东路莒州莒县。
元时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莒州莒县。
明代莒南地域大部属山东布政司青州府莒州。莒州区划为5乡、2镇、13店,2镇中的十字路镇属莒南现行区划,13店中的朱陈店(大店)、筵宾店、高埠店(坪上)属莒南现行区划,5乡中的沭阴乡和筵宾乡的南部属莒南现行区划。另莒南现行区划中的板泉、相沟、刘家庄、官坊等乡(镇)及岭泉乡南部、十字路镇西部、洙边乡西部属山东布政司兖州府沂州。
莒南县(3)清代莒南地域多部属山东布政司沂州府莒州。清初莒州割5乡为20牌,牌领社,20牌中属莒南现行区划的有望仙、泉子、朱芳3牌全部和柳沟、相娄、朱车3牌的一部分。另外,莒南现行区划中的板泉镇、官坊乡、刘家庄乡、相沟乡和岭泉乡南部、十字路镇西部、洙边乡西部属沂州府兰山县临沭乡。清末宣统三年(1911年)兰山县临沭乡析为东潘、南河村和板泉崖3个乡区,原属兰山县临沭乡的莒南县现辖地域此时属兰山县板泉崖乡区。
民国时期,莒南地域随莒县和临沂县先后属岱南道、济宁道、琅琊道、山东省政府。民国18年(1929),莒县划为10个区。民国20年(1931),区下设332乡镇,10区中九、十两区的全部和七、八两区中的部分乡镇属莒南县现行区划。另外,民国时原兰山县的东潘、南河村和板泉崖3个乡区合并为临沂县第五区,因而原属兰山县板泉崖乡区的莒南县现辖区域改属临沂县第五区。
1940年3月,莒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莒南地域的大部属莒县抗日民主政府,西南部仍属临沂县第五区。5月,设莒县抗日民主政府莒南行署,在莒南地域代行莒县抗日民主政府职权。同年9月,莒南行署撤销,改设莒南视导处。
1941年1月1日,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隶属于滨海区各县联合办事处。8月,隶属于滨海区专员公署。
1943年6月,隶属于滨海区专署第三行署。
1945年4月,隶属于滨海区行署第三专署。
1946年7月,隶属于滨海专员公署。
1948年7月,隶属于鲁中南行政区第六专署。
1949年7月,隶属于滨海专署。
1950年4月,隶属于沂水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3年8月,隶属于临沂专区。
1968年3月,隶属于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7月,隶属于临沂地区行政公署。
1994年,临沂地区改地级临沂市,仍属之。
1941年1月1日,析原莒县南部九、十两区和七、八两区部分地域建莒南县,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建县后,区划调整为汀水、大店、路镇、洙边、扁山、壮岗、坪上7个区,区下设乡。
1942年1月,撤销原区、乡编制,并建立行政村。全县设18个区和2个镇。
1942年9月,沭河以西的汀水、许口两区划属莒临边办事处,莒中县的坡子、涝坡划入莒南县,这时莒南县的区划调整为12个区:路镇、涝坡、陡山、大店、沟头、筵宾、扁山、洙边、壮岗、团林、薛庆、址坊。
1942年5月,团林区划属日照县。是年9月复划归莒南县。
1943年5月,薛庆、址坊两区划属日照县。
1945年2月,壮岗、团林两区80余村庄划属卢山县。
1945年9月,卢山、莒临、沭水3县撤销,原分属3县的团林、壮岗、汀水、许口、板泉、新建、兴云等7个区划属莒南县。日照县的薛庆、址坊两区又划归莒南县。这时莒南县辖17个区和2个镇,17个区分别是:路镇、大店、沟头、洙边、许口、汀水、扁山、涝坡、址坊、薛庆、筵宾、陡山、新建、兴云、板泉、团林、壮岗,2个镇为十字路镇、大店镇。
1947年7月,全县区划调整为10区60乡。
1949年3月,将全县60个乡改划为164个小乡(包括路镇、坪上、大店、板泉4个区辖镇)。
1950年11月30日,全县10个区改按序号称,路镇、涝坡、大店、汀水、岭泉、板泉、洙边、桑庄、坪上、壮岗依次改为一至十区。
1952年2月,第九区北部增划为第十一区,第二区北部增划为第十二区,第六区东南部和第七区西部增划为第十三区,全县共13个区,区领乡,共163个乡。
1955年9月30日,区名改用区政府驻地名称,唯一区、四区、八区、十二区、十三区分别称为路镇区、汀水区、桑庄区、薛庆区和三义区,十字路镇划为直辖镇。此时全县13个区,1个直辖镇。
1956年3月,临沭县撤销,其青云、夏庄、蛟龙、玉山四区划属莒南县,此时全县17个区,1个直辖镇
1958年1月,区、镇制撤销,全县设置23乡:路镇乡、涝坡乡、大店乡、石莲子乡(原汀水区)、岭泉乡、板泉乡、相沟乡(原三义区)、洙边乡、坊前乡(原桑庄区)、坪上乡、壮岗乡、朱芦乡、文疃乡(原薛庆区)、韩村乡(原青云区)、夏庄乡、蛟龙乡、朱仓乡(原玉山区)、筵宾乡(原大店区南部)、道口乡(原汀水区南部和岭泉区西部)、相邸乡(原桑庄区西部)、团林乡(原坪上区南部和壮岗区东部)、白旄乡(原青云区西部)、周庄乡(原夏庄区南部)。8月初,撤销周庄乡、道口乡和朱芦乡,其所属村庄分别并入夏庄乡、岭泉乡和坪上乡,这时全县共20个乡。
1958年8月23日,撤乡建立20处人民公社:灯塔社(路镇)、友谊社(相邸)、超美社(筵宾)、红旗社(板泉)、和平社(朱仓)、跃进社(壮岗)、超英社(相沟)、友好社(洙边)、建华社(坊前)、红星社(文疃)、大山社(坪上)、红光社(团林)、上游社(涝坡)、卫星社(岭泉)、旗帜社(大店)、英雄社(石莲子)、曙光社(韩村)、东方红社(白旄)、太阳升社(夏庄)、幸福社(蛟龙)。11月成立莒南人民公社,原20处人民公社改为莒南人民公社的20个生产管理区:路镇、大店、涝坡、筵宾、石莲子、岭泉、板泉、相沟、洙边、坊前、相邸、坪上、壮岗、团林、文疃、韩村、朱仓、白旄、夏庄、蛟龙。12月,莒南人民公社撤销,20处管理区恢复为人民公社。
1959年3月,路镇人民公社改称石泉湖人民公社(1960年3月又改称路镇人民公社),9月,大山人民公社南部增划为坪上人民公社。
1961年8月,临沭县建置恢复,韩村、白旄、朱仓、夏庄、蛟龙5公社和40个管理区划归临沭县,莒南县存16处人民公社、128个管理区。
1963年1月,16处人民公社改称区,管理区改称人民公社。1971年4月22日,区复称人民公社,128处人民公社仍称管理区。
1981年10月26日,许口人民公社改称石莲子人民公社。12月26日,路镇人民公社撤销,恢复十字路镇。
1984年4月,撤销16处人民公社,置21乡、4镇,辖934个行政村(987个自然村)。
1985年5月,文疃乡、壮岗乡、小官庄乡、狮子口乡分别改称文疃镇、壮岗镇、王家沟乡、陡山乡。
1993年全县辖19乡、6镇,935个行政村(994个自然村)。
2009年9月,坪上镇、壮岗镇、团林镇、朱芦镇成立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临沂市政府派出正处级机构)。
截至2021年,莒南县下辖1个街道、15个镇。[6]
1个街道:十字路街道。
15个镇:大店镇、坊前镇、板泉镇、洙边镇、文疃镇、石莲子镇、岭泉镇、筵宾镇、涝坡镇、道口镇、相沟镇、团林镇、坪上镇、壮岗镇、朱芦镇。[6]
莒南县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鲁苏交界处,东与新兴港城日照市相邻,紧靠岚山港,南与江苏省连云港市接壤,[7]西与临沂市河东区毗邻,北与日照市莒县相接。县人民政府驻十字路街道。[8]
莒南天马岛莒南县跨胶南地体和沂沭断裂带。亚洲东部著名的郯(城)庐(江)巨型断裂带呈北北东向通过县境西部。沂沭断裂带最东侧的分支断裂昌邑--大店断裂,将县境地分为两部分:断裂带以东为“胶南地体”,它是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的碰撞带,地体的基底结晶岩系为元古界胶南群;断裂以西为“沂沭断裂带”。上述两个地质构造单元在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
莒南县属鲁东南丘陵区,为胶南隆起的一部分。地势总特点是东高西低,东部是北高南低,并向东南和西南呈脊背状倾斜。全县平均海拔高度200米,最高点是县境北部的马山,海拔高度662.2米;最低点在壮岗镇陈家河村前,海拔高度19.9米。县境地貌以大店、十字路至相沟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低山丘陵区,西部平原区。大致分为低山丘陵区、剥蚀丘陵区、岭下平地和洪积--冲积平原区四种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为主,其它类型地貌分布面积较小。低山丘陵区县境十字路至厉家寨以北,大店至十字路以东的县境北部和东北部地区,部分分布于南部和东南部,朱芦、厉家寨、文疃、柳沟、涝坡、陡山等乡(镇)的大部分地区,大店、十字路、筵宾、坊前、相邸、相沟及洙边等乡(镇)的部分地区,属于低山丘陵区。海拔高度在100米以上、坡度大于8°的低山丘陵区约为526-70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0-40%。其特点为北部山峻坡陡,沟深谷狭,岩石裸露,土层较薄;东及东南部山低岭缓,土层较厚。
剥蚀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县境南部和东南部,局部分布于西北部,相邸、坊前、坪上、团林、壮岗、演马、洙边、相沟、官坊、王家沟等乡(镇)的部分地区,属于剥蚀丘陵区。境内海拔高度低于100米,坡度低于3°至5°的剥蚀丘陵区约526-61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0-35%。该区特点为丘低坡缓,阜岗浑圆,沟宽谷阔,起伏如波,十字路至坪上间的“九岭十八坡”即为这种地貌的典型特征。该类地貌基岩的风化剥蚀程度严重。基岩类型主要以胶南群变质岩系为主,其次为泰山群变质岩,部分地段为燕山期花岗岩类和白垩系陆相碎屑岩、红色砂砾岩。基岩之上形成厚风化壳。地表多被残坡土覆盖,土层较厚,以白浆化棕壤为主,县内多垦为耕地。
岭下平地县境东部的山前平地、岭间平地及沿河谷地,为岭下平地区,多与低山丘陵和剥蚀丘陵相间分布。特点为谷宽而平,地块大,阶差小。成土母质为洪积物、冲积物及残坡物。土壤类型为潮棕壤、河潮土、水稻土,局部为白浆化棕壤,是县内粮油耕作区。
境内山脉系崂山—五莲山脉余脉,由莒县长城岭岭脉和万松山脉延伸而来。分为六条山脉,按大小排列,依次为·山山脉、黄山山脉、望海楼山脉、五龙山脉、甲子山脉、石杭山脉,共有大小山头517座。[9]
莒南县沭河莒南县有两大水系:沭河水系居县境西、北部,流域面积90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1.4%,主要支流有浔河、鸡龙河、武阳河、鲁沟河、汀水河..滨海水系位于县境东、南部,主要河流有龙王河、洙溪河、绣针河。三河均系单独入海水系。流域面积85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8.6%。[9]
莒南县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大陆度61.1%。气候总特征是:春季温暖,干燥多风;夏季湿热,雨量充沛;秋季凉爽,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雨雪稀少。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常年最热月为7月和8月,平均气温为25.5℃,年际变动在28.2-23.3℃之间,极端最高气温为38.9℃(1988年7月8日);常年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1.9℃,年际变动在-4.6-0.3℃之间。极端最低气温为-19.2℃(1969年2月5日)。当地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之谚。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历年降水量分布中间少,东西多,由东西部向中间递减。多年平均降水最多的地区为东部朱芦一带(898.0毫米),最少为北部陡山一带(773.9毫米)。各月平均日照时数以5、6月份最多,分别为244.1小时和222.0小时。最少是2月和7月,分别为173.7小时和181.4小时。[9]
莒南县可供开采的矿产有金、银、铁、铜、重晶石、氟石、明矾石、石墨、紫砂岩、白云石、花岗石、石英石等30多种;其中重晶石、氟石储量为山东省之冠,石墨为省内稀有,优质紫砂岩储量1亿多立方米,花岗石储量10亿多立方米。[9]
2020年年末全县人口总户数382502户,总人口1067895人。[3]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黄慧林 |
县委副书记 | 厉伟 |
职务 | 姓名 |
---|---|
县长 | 厉伟 |
副县长 | 王健飞、张华、高晓龙、孟今朝、马啸霄、潘晓丽、朱礼柯 |
参考资料来源:莒南县人民政府网[10][11]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黄慧林 |
县委副书记 | 厉伟 |
职务 | 姓名 |
---|---|
县长 | 厉伟 |
副县长 | 王健飞、张华、高晓龙、孟今朝、马啸霄、潘晓丽、朱礼柯 |
202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39.38亿元,同比增长8.4%,两年平均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5.42亿元,同比增长7.1%,两年平均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55.48亿元,同比增长9.7%,两年平均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8.47亿元,同比增长7.6%,两年平均增长3.5%。三次产业比例为:16.3:45.8:37.9。[4]
2021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增加值59.01亿元,同比增长7.0%。粮食总面积110.17万亩,总产量42.82万吨,亩产388.72公斤,总产量和亩产分别增长1.2%和1.1%。蔬菜及食用菌面积9.41万亩,产量32.20万吨,分别增长11.0%和14.4%。瓜果面积2.45万亩,产量8.10万吨,分别增长5.2%和14.8%。果园面积5.88万亩,园林水果产量8.72万吨,分别增长13.6%和40.7%。年末全县生猪存栏72.20万头,同比下降16.1%;牛存栏2.6万头,同比增长18.3%;羊存栏8.67万只,同比下降1.4%;家禽存栏1726.59万只,同比增长13.0%。全年生猪出栏114.11万头,同比增长10.3%;牛出栏3.75万头,同比增长56.5%;羊出栏16.14万只,同比增长23.4%;家禽出栏5724.76万只,同比增长7.8%;肉类总产量18.63万吨,同比增长4.5%;禽蛋产量5.47万吨,同比下降8.2%;牛奶产量0.38万吨,同比下降9.1%。[4]
202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924.23亿元,同比增长37.0%,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全县有110家工业企业产值过亿元,完成总产值830.84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9.9%,拉动全县产值同比增长37.2个百分点。冶金和农副食品加工两大产业分别完成产值398.49亿元和199.73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65.0%,拉动全县产值同比增长28.7个百分点。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76.28亿元,同比增长41.9%;实现利税40.42亿元,同比增长22.5%;其中利润27.44亿元,同比增长19.5%。全县有44家企业实现利税过1000万元,其中17家企业利税过5000万元,11家企业过亿元。
2021年,全县46家资质以内建筑施工企业实现总产值61.7亿元,同比增长8.0%。施工面积314.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5%;竣工面积12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2%。[4]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3.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9.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6%。
2021年,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4.9%。商品房施工面积249.5万平方米,下降21.1%;销售面积62.7万平方米,下降5.5%。
国内市场、外经外贸
2021年,全县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91.9亿元,同比增长14.6%。从城乡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68.8亿元,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3.1亿元,分别增长15.4%和13.2%。从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8.1亿元,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2.8亿元,住宿业实现零售额2.4亿元,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6亿元,分别增长14.5%、15.1%、13.4%、16.0%。
2021年,全县完成进出口总额169.9亿元,同比增长53.8%。完成出口139.04亿元,增长81.7%;完成进口30.82亿元,同比下降9.1%。
旅游
2021年,新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处、国家3A级旅游景区1处、2A级旅游景区1处。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景区完成了省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工作,并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和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100条山东红色旅游线路”。马棚官庄、渊子崖、厉家寨展馆、虎山泉村、薛家窑泥陶博物馆入选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100条山东红色旅游线路”。无极鬼谷旅游区顺利通过省文化和旅游厅综合评定,被确定为国家4A级景区。年末全县累计接待游客458.2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8%和6.8%。
财税、金融
2021年,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1亿元,同比增长14.4%。财政支出52.6亿元,同比下降1.3%。税务部门实现税收收入(不扣减留抵退税)39.1亿元,同比增长12.7%。
2021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10.53亿元,比年初增加45.59亿元。其中,住户存款473.09亿元,比年初增加54.14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07.19亿元,比年初增加41.13亿元。其中,住户贷款194.97亿元,比年初增加29.46亿元;非金融企业机关团体贷款212.22亿元,比年初增加11.67亿元。[4]
2021年,年末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099.8公里。其中,国省干线公路210.4公里,包括:高速公路60.2公里,国道59.5公里,省道90.7公里;农村公路2889.4公里,包括:县道409.8公里,乡道388.6公里,村道2091.0公里,全县公路密度达到176.8公里/百平方公里,村村通硬化路率100%,村庄等级公路通达率100%。全县长途班线客车56辆,城乡公交车120辆,城区公交车115辆,出租车262辆。县内公交线路达到29条,其中,城乡公交线路17条,城区公交12条。[4]
铁路:兖石铁路(中国能源大通道)、瓦日铁路(山西中南部铁路)、鲁南高铁境内设莒南北、厉家寨。
公路:岚(山)济(宁)公路横穿东西,莒(县)新(浦)、莒(县)阿(湖)公路纵贯南北,206国道在境内西北部穿过,长深高速、罗岚高速(在建)从境内穿过。[12]
港口:距石臼港50公里,岚山港25公里。
机场:距连云港及其机场各60公里,临沂机场40公里。[9]
2021年,全年共组织申报各级各类项目46项,获批14项,获批科技经费595.71万元。34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县技术合同成交额为5.5亿元,完成技术交易额2100多万元。新增山东碧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山东正山堂农业科技示范园成功获批市级农业科技园区,顺利完成国家科技部组织的莒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评估和现场答辩工作。
2021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129件,同比增长126.3%;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01件,同比增长7.1%;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46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135件。[4]
2021年,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144处(小学119处、初中20处、高中2处、特教中心1处、中等职业学校1处、体校1处),民办学校3处;公办幼儿园178所。在校学生135879人,在编教职工9050人,专任教师8780人。组织职业教育乡村振兴培训53个班次,共培训3246人。[4]
2021年,年末全县共有医院14处(含民营医院)、镇街卫生院18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处)、农村卫生室600处。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含民营医院)共有编制床位数3734张,实有床位4660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共544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073人,注册护士2296人。[4]
2021年,新增城镇就业930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4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4%。全年共组织职业技能培训1.07万人、创业培训1254人。
2021年,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参保人数9.57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6.69万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1.64万人。
2021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88元,增长9.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84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20元,增长11.4%。[4]
2019年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收入7315.71万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完成电信业务总收入3.94亿元,同去年持平。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4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1.03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20.52万户,比年初增加0.64万户。[13]
天佛风景名胜区莒南县旅游有孙镗纪念馆、石铁陨景点半日游、山东省莒南佛教文化苑建设项目、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暨山东省政府诞生地二期建设项目、山东省莒南厉家寨纪念馆项目、山东省莒南沂蒙乡村风情园旅游开发项目、山东莒南左山恐龙遗迹地质公园项目、山东省莒南七彩旅游谷开发项目。
天佛风景名胜区
天佛景区位于县城北,真山、真水、真大佛是其主要特色。[9]
马鬐山景区
马鬐山风景区,位于莒南县城北10公里,景区面积50平方公里,山峰海拔662.2米,是莒南卧佛风景名胜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四奇、四怪、四秀之说。
省府旧址(莒南大店)莒南红色景点众多,有山东省政府诞生地、115师司令部旧址、中华抗日第一村——渊子崖、甲子山战
省府旧址斗遗址、山东新华书店诞生地、山东省第一个团支部诞生地、鲁东南革命烈士陵园、毛主席批示的三个单位等。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山东省政府诞生地位于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一九六一年十一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革命传统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9]
厉家寨旅游区
以厉家寨红色旅游区为中心,形成了园林式石雕石刻城——孙镗纪念馆、铁牛庙石铁陨石——厉家寨展览馆——万亩樱桃园红色观光旅游一条线。
沂蒙乡村风情园
沂蒙乡村风情园是全国著名的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景区在县城南五公里处,面积18平方公里,有“小江南”之称。[9]
抗倭名将孙镗王璟,字廷采,号东皋,山东省莒南县板泉镇大白常村人。明成化八年(1472年)中进士,先任登封县知县,又任两京御史。弘治十四年(1501年)以南京鸿胪卿拜右佥都御史,处理两浙盐运,弘治十七年(1504年)任保定巡抚,正德元年(1506年),因病致仕。
孙镗(1522~1554),(明代抗倭民族英雄)莒州大铁牛庙村人(今山东省临沂市临港区坪上镇),年轻时善骑射,“为人负气不羁”,“有四方志”。后到莒州做吏员,因在选拔官吏时未能升迁,按惯例得一“省祭”称号回乡。[14]
庄陔兰(1872年—1946年),字心如,春亭,原名庄阿兰。曾任山东省民政长官公署总务厅厅长、兼任山东图书馆馆长,山东省议会议长,国会参议院议员。1934年春任《重修莒志》总纂。1936年任孔子77代孙孔德成汉文教师,1946年在曲阜去世,葬于孔林。其代表作为颜体《重修定林寺碑》。[15]
卢景春,1952年出生于山东莒南。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山东画院高级画师。
郭晓峰,1971年4月8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中国影视男演员、导演、监制。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04级导演进修班。
郭晓东,原名郭晓冬,男,汉族,1974年12月18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中国男演员。200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2003年,其主演的电影《暖》获得第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2004年,获得第10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主角提名,并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等。[16]
中国花生之乡
中国板栗之乡
中国茶叶之乡
中国草莓之乡
中国柳编艺术之乡
中国石雕艺术之乡
中国磨料磨具之乡
全国科普示范县
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
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
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县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全国“万村千乡”工程先进县
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全省生态建设示范县
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县
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县
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县
2021年6月11日,山东省政府发布关于2020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结果的通报,莒南县获评为高质量发展进步县。[17]
莒南驴肉:“莒南老地方驴肉店”和“莒南正宗驴肉馆”,用独特工艺炮制的香喷喷的驴肉,配以色泽澄黄汁汤,辅之浓香咸辣的佐料,色、香、味、形具佳。与临沂八宝豆豉,蒙阴光棍鸡并列为沂蒙三大名吃。[9]
桃花林羊肉:县内坊前镇桃花林村的羊肉汤以肉纯、干净、味美、熟的透、够斤两为主要特点。
王记狗肉:祖传手艺,做工精细,用料奇特,鲜醇味美,色香、味美、肉嫩,凉吃热食皆宜,是上乘的滋补食品。尤其是儿童食之,能清瘀去痞,补胃养肾。[9]
相邸煎饼:采用当地优质小麦、玉米、小米、芝蔴、穇子米等当地杂粮,拌四季野菜、蔬菜精工制作。
莒南地瓜菜:采用当地产红瓤大地瓜,削皮切条,佐以花生面,清水煮之,开锅加盐即可食用。味道香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传统的民间小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