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号运载火箭

能源号运载火箭

中文名 11К25“能源”号运载火箭
发射场 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
首次轨道发射 1987年5月15日
目录导航

发射历程

能源号运载火箭能源号运载火箭 在取消了不成功的N1火箭后,1974年,苏联开始了对能源号火箭的方案论证工作。正如NASA用航天飞机取代土星5号的计划,能源科研生产联合体提出了祝融星计划(Vulkan),计划设计一种以质子号运载火箭为基础,使用与质子号相同燃料、比质子号更大、推力更强的、采用模块化设计的火箭。

能源号火箭被设计用来运载暴风雪号航天飞机 这也是能源号的载荷位于火箭的侧面而不是顶部的原因。但是能源号同样可以执行重型卫星的发射任务,能源号的第一次发射中携带了“极地”号斯泰基-DM型试验飞船。

能源号只执行过两次发射任务,而且第一次发射中,有效载荷没有正常工作(极地号与能源号成功分离后调整姿态失败,重返大气层解体)。能源-暴风雪计划的遗产是RD-170系列发动机和天顶号运载火箭。其中天顶号火箭的芯级和能源号的助推器相同。

首次发射

能源号在1987年5月15日20时30分第一次发射测试,携带了“极地”号斯泰基-DM型试验飞船。

第二次发射

1988年第二次发射时,能源号将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送入轨道。

计划中止

伴随着苏联解体,能源号火箭停止生产。虽然能源号不再生产,由其助推器发展的天顶号火箭仍在服役,其主发动机RD-170衍生的RD-171仍使用于天顶号火箭,宇宙神五号运载火箭和德尔塔-4运载火箭使用RD-170的衍生型号RD-180。安加拉火箭使用另一衍生型号RD-191

型号演变

能源号火箭有主要三种类别。

能源号M

能源号M是最小的衍生型号,使用二到四个经过改装的天顶号火箭作为助推器,芯级中只有一个RD-0120发动机。能源号M旨在取代质子号运载火箭,但是在1993年输掉了和安加拉火箭的竞争。

能源II号 (Uragan)

能源II号,又称 Uragan (俄文:Ураган, )是一种计划可完全重复使用的火箭。该衍生型号的芯级可以自行再入和滑翔降落。

祝融星-大力神

祝融星-大力神(Vulkan-Hercules)是最大的能源号衍生型号,得名于两个俄罗斯火箭的代号(N1火箭和能源号原先的代号),采用了八个天顶号助推器,使用能源号M作为上面级,可以将175吨载荷送入轨道。

性能参数

能源号

所属国家/组织 苏联
生产单位 能源,科研生产联合体
首飞 1987年
发射场 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

外形和质量参数

全长 60米
直径 4米
质量 2400000,千克

发射纪录

发射次数 2
成功次数 1
部分失败次数 1
首次发射 1987年5月15日
末次发射 1988年11月15日

第一级

发动机 4台RD-0120
推进剂 液氧/液氢
推力 5,800-7,500,千牛
比冲 359-454,秒

结构特点

所属国家/组织 苏联
生产单位 能源,科研生产联合体
首飞 1987年
发射场 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