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不能自由前伸运动或伸舌受限。勉强前伸时舌尖呈“W”形或心形;同时舌尖上抬困难,会出现卷舌音和舌腭部发音障碍。舌系带过短畸形常会造成吸吮、咀嚼及语言障碍。舌系带过短被认为是一种相对常见的异常,患病率在4%~5%之间。而男女性别比例约为2.3~2.7∶1.0。治疗方法包括观察,语音治疗,非麻醉下的系带切开术和全麻下的系带修整术。
舌系带为舌下区黏膜在中线形成的连接舌下与齿槽的一条黏膜系带。如果先天性过短,舌的前伸运动就要受限,舌不能伸至下唇外侧,舌尖部则呈"V"型或"W"型。舌系带过短常造成吸吮,咀嚼和语言障碍,特别是在发音时,由于舌尖不能抵达前腭部,病人不能发出舌腭音及卷舌音,使人感到有"大舌头"的感觉,而且舌系带过短的幼儿哺乳时,由于舌前伸时系带与下前牙切端摩擦易形成溃疡。
舌系带过短可通过手术矫正。手术的时间以2岁前幼儿说话之前为宜。因在婴儿期发育尚不完全,舌系带前部附着接近牙槽嵴顶端。随着年龄增大及牙齿的萌出,系带逐渐松弛,前部附着也逐渐相对下降,移位至口腔底部。舌系带过短的矫正为麻醉后将舌系带横切开,再纵行缝合。如出血不多,不缝合也可以,很快能愈合。但要注意不要损伤舌下管及肌肉,特别不要损伤舌下腺导管。
舌系带过短的说话不清楚应与大脑发育不全的说话不准确加以区别,后者非手术所能奏效。
舌系带短,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舌底下正中处的舌系带过短,使舌的正常活动受到限制,舌头因而不能伸长到口外,或往上不能接触上唇;舌前伸时,因舌系带短拉着舌头,使舌头的背面有小的凹陷,严重者影响吮乳,影响语音清晰和学语,人们俗称为“大舌头”。
舌系带过短,会影响发音。常表现为舌不能自由前伸,具体表现在舌头伸出后不能碰到上唇、舌头在口内不能顶到上腭、舌头伸出后呈M型、或者舌头伸出后有小沟。当然,舌系带到底有没有过短,只有正规口腔专科医师才能检查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舌系带短不是发音不准的唯一原因。
舌系带过短剖面图1、造成发音不准确有很多原因,主要的是先天生理缺陷:如先天性唇裂和腭裂,牙齿缺失或畸形以及舌系带过短等情况都会造成发音不准确。其次,是后天疾病所致,孩子小时候因病致使高级神经系统受损,或是由于头部外伤,使大脑的语言运动区受损,或因听力受损等情况造成听不准音,孩子无法正确模仿,以致说话不清。
2、环境的影响也会造成孩子说话发音不准确。例如,一个只讲方言的地区,孩子出生后一直听着方言长大,学起普通话来自然不佳。孩子周围的成人说普通话不够标准,甚至含糊不清,那么孩子说话也就会受到影响。值得提醒的是父母应该在孩子小时侯就注意纠正孩子说话和发音,如果学说话初期不注意纠正,那么时间一久,孩子很容易形成习惯,发音不清晰就不容易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