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从长沙明德中学毕业,考入武汉大学预科,两年后进入本科,193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教育系,又考入广州学海书院。
1937年后留学英国、法国。先后在英国伦敦大学、剑桥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攻读研究生。
1940年初回国,先后西北联合大学、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任教;抗战胜利后,被暨南大学聘任为哲学概论和教育哲学的教授。建国后,历任暨南大学校委会常委兼秘书长,后任上海师范学校校长,兼任上海教育工会副主席、上海哲学会副主席。
1950年参加赴朝慰问团华东分团,任副秘书长。
1951年参加筹建华东师范大学,任教务长、副校长。
1978年,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
1984年,任华东师范大学名誉校长,复旦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全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教育思想研究会会长、全国比较教育学会理事长、全国教育史研究会理事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上海市高等教育研究会会长、上海哲学学会第一届副会长,上海教育工会名誉主席,《中国教育大辞书》编辑委员会总顾问及《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编委、副总编辑,副主任。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发表《关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布鲁姆及顾泠源经验》以及有关教育改革方面的论文30多篇。主编《教育学》。译有《物理学的进化》。
2018年5月,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公布了首批“上海社科大师”人选名单,刘佛年当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