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关

下马关

目录导航

概述

下马关城墙遭到破坏

下马关是明长城固原镇重要关隘,位于宁夏同心县下马关乡。关城为明万历五年(1577)筑,城开有南北二门,今南门及瓮城的砖砌券拱门洞尚存。下马关附近长城是明固原镇长城中保存最好的地段。此段长城始筑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嘉靖十六年(1537)重修并砖包。

据《平远县志》载:“明万历五年(1577)筑,外砖内土,周五里七分,高厚均三丈五尺”。因关城西墙被洪水冲毁,清光绪二年(1876)重筑西城墙时,将位置内移,使下马关城缩为“周四里五分”。

下马关是1936年国民党豫旺县政府所在地,是一座古老的回民城。城墙内土外砖,长570米,宽460米,高10米,基宽10米多,顶宽5~7.45米,辟南北二门,南门瓮城尚在。这座明代古城又成为清代平原县治所,后又成为解放战争的一个战场,虽然弹痕累累,但建筑规模和布局仍很清楚,是极为难得的历史实物资料,对研究当地历史沿革有重要作用。

久经沧桑的下马关久经沧桑的下马关(9)下马关古城有着数百年的历史。下马关古城,最初叫长城关。是明长城固原镇重要关隘。古城辟南北二门,今南门及瓮城的砖砌券拱门洞尚存。瓮城北门洞上方刻有"重门设险“4字”瓮城正东设门,门洞上方的砖城内嵌有长方形石板,上刻“橐钥全秦”四字。传说古城是依金龟形状而建,取金龟探水之意。留下了“固镇第一关”的美誉,后因三边巡视边防者必下马于此休息,而得现名下马关。

今下马关城巳废弃。关城开有南北二门,南门及瓮城的砖砌券拱城门洞尚存。瓮城门东开,门额之上嵌有石匾,今仅有半块残存,刻有“橐钥”二字,并署“万历九年十二月”等字。据载此匾应为“橐钥全泰”四字。南门门额上,亦嵌有一石匾,刻有“重门设险”四大字,匾头题“万历十年二月吉旦”,匾尾署“固原兵备右参将解学礼立”。

历史

下马关下马关(16)1936年6月初,西征红军右路军红十五军团,在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率领下进入宁夏,开始执行西征第二阶段夺取宁夏,建立和巩固陕北根据地的任务。红十五军团七十三师、七十五师等部,从陕西定边一带,经盐池县南部麻黄山、大水坑等地,直插宁夏豫旺县境。为了攻克下马关城,红七十五师师长陈锦秀、政委常玉清等领导研究,决定采取了三大措施,攻克了下马关。

一百多年后,这座古城又成为解放战争的一个战场。1936年6月,西征红军解放了时称预旺县城的下马关,在这座古城里建立了中共预旺县委和预旺县苏维埃政府,把这里开辟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并以下马关为中心,北向韦州、金积,西至同心、中卫,扩大革命根据地。

事隔三百年后,这座明代古城在1874年,又成为清代平原县治所。清政府在这里设立平远县,首任知县陈日新在这里励精图治六年,还完成了同心历史上第一部县志《平远县志》,为后人留下了珍贵史料。

作用

几百年来,自然灾难与人为灾难交错袭来,每一次灾难的来临,古城墙都用高大的身躯阻隔着灾难,保护着人们,每一次灾难过后古城墙都是遍体鳞伤。人口膨胀了,城墙砖变为了新房舍的地基,古城墙也跟着一起殉难。若要不是因为同心独有的干旱“保护”,也许土城墙早已就在雨水冲刷中消失了,今天也就谈不上保护了。好在每年的降雨量太少,才使土城墙,没有消失。

就在这个古城,红色陶工徐海东,把军团指挥部设在下马关南门箭楼上,古城内外留下了共和国开国大将的闪光足迹。同时还留下了开国元帅朱德“佛晓前撤离”的一道手令。古城虽然弹痕累累,但建筑规模和布局仍很清楚,对研究当地历史沿革有重要作用。

破坏

下马关城墙遭到破坏

登上下马关古城墙,这座饱经历史风雨的古城依然雄伟,但竖立在城墙上大大小小的烟囱造成了明显的不和谐,长期的烟熏火燎以及人为的破坏令古城墙遭受多处创伤。附近的居民环城而居,城墙成了很多居民家的围墙,有些村民为贪图方便,还在城墙上挖了地窖和房屋,用以住人或堆放杂物。

由于这里的人们缺乏古城保护意识,沿城墙一带又少有古城保护警示牌,长时间下马关古城墙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附近一些村民为了贪图方便,在高大厚实的古城墙上挖建了房屋,并纵贯而上垂直于城墙墙体挖了深达数米的烟囱,电线、有线电视天线被固定在城墙上,历史悠久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下马关古城,正在遭受严重的破坏,多处地方已亟亟可危。虽然下马关古城墙遗迹打上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字样,但古城墙依然被风吹雨打,由于没有资金来进行很好的保护而日渐消蚀。现存的下马关古城墙遗址,是同心县现存文化遗址中颇具价值的,它见证着明长城的历史沧桑。但因种种原因,遗迹在渐渐消失之中。

保护

城墙被破坏的事引起了县市两级政协委员杨志明的关注,他在2006年的政协会议上提交了“关于申请下马关镇城墙、城门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提案”,对于下马关古城墙如何保护,政协委员杨志明认为,首先要重视起来才能想办法保护,所以我还是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其保护,积极申报自治区或者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不能再让古城文化遗产受到认为的破坏。

下马关镇党委书记金玉文说:“下马关古城内不仅因为明长城而文明,而且作为新中国革命根据地之一有着重要的历史,可以说古今文明。我们想结合对古城的保护,充分挖掘古城的古代历史和红色历史,在修复保护古城的同时,可以考虑红色旅游、农家乐等特色旅游项目的建设,在利用中修复保护。”

如果再不加保护,这座有着重要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古城将从人们的眼前消失。市政协委员2005年呼吁要保护下马关古城遗迹,2006年两会上政协委员再次提出,下马关古城遗迹能否得到有效保护可谓是众人关注。下马关古城 下马关古城所在地下马关,汉属北地郡,隋 、唐为灵武郡,宋、西夏时为韦州,属“左厢”,称静塞军,西夏谅诈改祥佑军,元仍名为韦州,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匈奴、突厥、吐谷浑、土蕃、党项、蒙古和回回等民族的牧地。从北朝开始,这里番胡使节、商贾驮队川流不息。唐咸亨三年,唐高宗李治置安乐州,为接纳受土蕃攻击,而从青海遗徙而来的吐谷浑诺曷钵部,并以诺曷钵为刺史。其后又在长乐川置长乐州(即今韦州),为逐渐增多的吐谷浑部众居住。唐开元二十二年,唐朝以安乐、长乐两州“隶原州”(今固原)。唐肃宗至德二年以后,此地没于土蕃,唐大中三年得以收复,更名“韦州”。宋代党项贵族创建西夏政权时,曾在此地筑城、藏兵、建据点,作为与北宋长期抗衡的军事要地。明嘉靖五年,为控制蒙古族南侵在今下马关筑长城关,关城外砖内土,高厚皆三丈五尺,周五里七分,以后固原总兵官,每年秋季带兵巡视边防,必下马于此休息,故而得名下马关。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但多数墙体包砖已被拆毁。城墙南北长570米,高10米。基宽10.7米,顶宽5---7.45米。夯层清晰,厚8----15米。古城辟南、北二门,南门瓮城尚存,方形,边长43.5米,包砖砌法为丁字形。南瓮城的北门洞上方刻有“重门御暴”四字,落款为“万历十年二月三日”。瓮城正东设门,门洞上方的砖墙内嵌有长方形石板,上面刻有“橐钥全秦”四字,右下落款为“万历九年二月三日”。北门的瓮城因水患而毁,致使清代平远县城的西北角突出。城门利用明代瓮城的门洞,面向西开,今已塌为八米宽的一个大缺口,城墙顶上两侧还修葺女墙,残高0.40——0.70米。 据《朔方道志》记载:明代固原总兵官,每年秋季带兵巡视边防,必下马于此休息,故而得名下马关。《平远县志》记载:下马关“峰峦环拱,沟涧萦旋,形壮边垂,势冯险阻,黄河回绕其北,萧关雄镇其南,东北扼庆(阳)宁(夏)咽喉,西南连巩(昌)固(原)肘腋,控制羌胡之地,屏藩沙漠之区”。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下马关古城扼守在南北交通的要道上,实为古代边防重镇。 清同治十二年(1873)设平远县治此。民国二年,又将平远县改为“镇戎县”,1929年又改为“预旺县” 下马关古城于明代嘉靖五年(1526).修筑。到万历五年(1577)“重修并甃以砖”。清代光绪二年(1876)因水患,提督吴禧得将西墙东移,重新修筑,从而使古城面积缩小为“周四里五分,立炮台八座,雉堞七百有二,南北撸楼”。 1936年6月,红军西征,攻克下马关,取得重大胜利。1949年,解放宁夏,我独立一师、二师从陕西榆林、三边直取下马关,马鸿逵在垂危之中,还想妄图夺回下马关,曾调用两个骑兵团,四个步兵团,偷袭下马关,但被英勇的从民解放军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回银川……..。 1985年10月16日,同心县人民政府将下马关古城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县文物管理所在古城东门口树立了水泥制作的保护标志[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