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野兔(Oryctolagus cuniculus),原产于伊比利亚半岛,并已被全世界引进。欧洲兔在西班牙地中海生态
欧洲野兔
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中扮演一
个关键的生态角色。此外,它是某些狩猎游戏中的主要种类,而且是一种食物来源。在西班牙有400多万只野兔遭
猎取,由猎人直接食用或者供给食品业。
1859年,澳大利亚农场主汤姆斯·奥斯汀曾经这样写道,“农场里引入一些欧洲兔子,根本不会带来害处,甚
至还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打猎的机会。”不久后,他就将24只外地灰兔子放到了野外。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前提下,
澳大利亚人对欧洲野兔的生长放任自流。由于无天敌控制,到19世纪末,野兔的群体呈现疯狂性的扩张之势,野兔
对当地的植物、动物甚至土壤都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澳大利亚的生态系统已处于崩溃边缘。
面对日益猖獗的野兔群体,澳大利亚人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1937年,澳大利亚科学与工业研究委员会曾
经尝试利用多发性粘液瘤病毒来对付野兔。政府专门在一些水池里投放病毒药水并引诱野兔前来喝水。到1950年,
这种病毒终被证明可以安全地用来对付野兔。两年后,澳大利亚的野兔数量由最高峰时的6亿只左右下降到“只
有”1亿只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