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指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这一时期,大致相当于公元8世纪上半叶。此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往频繁、社会充满自信。这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盛唐成为尊颂大唐王朝之词。共历时50多年。号称“诗史”的杜甫在诗中描绘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凛俱丰实。”
盛唐,火热的生活、频繁的战争,吸引了文人仕子、平民百姓的关注;开阔的视野、繁荣的经济、包罗万象的思想,缔造了自信的、自豪的、开放的、开拓的、创造的、创业的“盛唐精神”。
盛唐时期具有尚武精神和扩张主义有关,也就是积极进取和大无畏的精神,以及泱泱大气和勇于开拓的精神。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辉煌灿烂的时代,是世界上闻名的天朝大国。盛唐时期指的是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段时间。这个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开明,在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所呈现出来的繁盛景象,被后世称为“盛唐气象”。这种局面的开创,是始于唐太宗及其后的君王关爱百姓、选贤任能、善于纳谏的结果。唐太宗身居高位而谦恭待人、大度容人,敢用反对过自己的人,励精图治,不仅是唐代盛世伟业的开创者,更为后世树立了治世的典范。
唐文化的特有气质,正是这种“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精神。孟子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孟子·尽心下》),这种精神造就了唐代的充实而又光辉的文化繁荣时代,使我国传统文化进入了一个异彩纷呈、奇峰迭起的时期。
唐朝有一种说法叫雄汉盛唐,唐朝最重要的就是一个“盛”字,特别丰满,特别大气,特别磅礴。
何为丰满,看唐朝的壁画就知道了。她就像牡丹花一样,是一种特别饱满艳丽的色彩,弥漫在整个社会之中。这个社会她不萎靡,也不清寒,就是一种真正达到了顶峰亦不张扬铺张的那样一种心情。
唐朝大气,对所有的文化、所有的民族都大气。唐朝当时是万邦来朝,皇帝是被称为天可汗,唐朝皇帝不服软,不惧怕外国的威胁,在征服了外方之后,她有一种真正的天下之君的感受。就像李世民所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这是一种很博大的胸怀。
对文化也是一样,唐朝对文化特别有包容力。唐朝长安城是首都,首都有很多种宗教并存。大教有佛教、道教、儒教、伊斯兰教,小教有仙教、摩尼教。唐朝能够兼收并蓄地把所有的纳入同一个城市,而且这些宗教并行不悖。这是一种特别的雍容大度。
还有唐朝的开放。且不说宗教方面,就说对外往来,唐朝能够吸纳也能够付出。现在中国是最大的留学生出口国,唐朝时代的中国则是最大的留学生进口国。唐朝对世界各国,特别是亚洲各国,有着相当广泛的文化辐射力。这是付出,把文化输出给别人。
吸纳也是一样,唐朝当时国力已经非常强盛了,但并没有固步自封。从技术方面讲,进口了印度的熬糖法。从精神的角度讲,没有任何东西比西天取经更具说服力。这样的精神是一种真正的盛世气派,特别高尚而华丽,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感觉。这是唐朝特别有魅力的地方。[1]
唐朝,是中华民族空前兴盛的朝代。唐朝的兴盛,除了帝国的文治武功,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还有文化的空前繁盛。唐朝,出现了脍炙人口的李杜诗篇、影响千年的韩柳古文、还有端庄刚劲、震撼人心的颜筋柳骨。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里最耀眼的明珠。书法,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到了汉朝末年,才出现了楷书。楷书,作为汉字最成熟的书体,经过魏晋几百年的演变,终于在唐代成熟。无论是初唐的欧褚薛虞,还是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其风格阳刚雄健,法度森严,都具有划时代的精神。特别是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一个端庄豪迈,气势开张,一个骨力遒劲,刚筋铁骨。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最适合摩崖石刻。不论是茫茫九派,五湖四海,还是天下五岳,巍巍昆仑,即使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颜筋柳骨都配得上,一点都不嫌猥琐。这种极致的大气和豪放,就是大唐盛世特有的精神,是汉字书写文化的最高峰。唐朝的草书,同样壮观,博大。怀素的草书,气势博大,巅狂豪迈;张旭的草书,飞龙走蛇,纵逸豪放;他们是三国两晋草书的继承和发展,是盛唐代书法的又一辉煌成就,同样代表着盛唐的精神和气度。
唐代以后,书法虽然不乏精品,不缺名家,却一直没有再重现唐代那大气、端庄、豪迈的时代风骨。巧合的是,中华民族再也没有演绎出盛唐时期的空前盛世。宋朝的蔡黄米苏,远不及唐朝的颜柳欧褚,也无法和怀素、张旭相比拟。宋朝独树一帜的瘦金体,更是充满灵动和纤巧。宋朝,也和自己的书法差不多,从开国到灭亡,一直内忧外患不断,国力积弱积贫。明朝书法,最具代表的是那精到雅致的小楷。那小楷,其娟秀空灵,实在令人拍案叫绝。然而,它和唐朝厚重、大气的书法相比,实在相形见绌,成了小手艺。当然,大明王朝也没有创造出唐王朝的兴盛和辉煌。
书法,作为国粹,就应该具备中华民族的境界,就应该具备端庄、大气、刚劲,就应该威武雄壮,就应该体现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的博大和恢弘。书法,要彰显这种气魄和精神,离不开颜筋柳骨,离不开大唐盛世的创造和发展。今天,非常令人遗憾,我们的书法,却被人肆意地掏空。在一大帮所谓大师的操纵下,上至一年一度的国展,下到各种书法活动,就像是走马灯,今天小楷风行,明天章草吃香,后天,又时兴隶书,盛唐的风骨和精神早被抛到了九霄云外。更有甚者,有人为了出名,公然抛出“审丑”的谬论,将那些没有功力,奇形怪状,歪歪扭扭的文字奉若精华,大肆炒作。书法,演变了几千年,她作为中华民族的精髓,今天竟受到这种糟蹋,实在令人痛心疾首。这样的现象任其蔓延,书法就会彻底被毁,我们上对不起祖先,下贻误子孙。书法,如果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那是千秋罪孽。
拯救书法,保护国粹,刻不容缓。[2]
长安真正的伟大之处,在于每一个朝代留下的地上的和地下的遗存。当我们想到雄汉的时候,可以找汉长安城的遗址;如果找唐朝长安城的遗存,则更是不胜枚举;如果找明朝,我们能发现城墙还在那保存着。西安是一个真正在叙旧的基础上编新的一个城市,而且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历史形象就深深地刻在这个城市中。
西安之所以可以承载盛世之梦,是因为西安有一种别的城市所不具备的盛世精神。这种精神是从历史积淀下来的,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为之自豪,并且一直延续着这种精神。
大唐华清城可以成为一个有历史、有文化、有精神的当代文化、商业、旅游项目标杆。然后将这样的项目在全国推广下去、普及下去,那样我们西安的整个旅游业、文化建设和创意产业就都可以再上一个层次了。甚至这个项目的成功,可以带动整个中国的城市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
临潼国家旅游度假区的这样一种精神,这样一种理想和一种信念,使我们距离盛唐越来越近,是时候真正去圆西安整座城市所承载的盛世之梦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