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4)
2002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下文同意广西大学试办行健文理学院,学院开始创办。
2003年,按照教育部8号文要求进行调整完善,暂停招生。
2004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独立学院予以确认的通知》,同意举办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大学与广西希达教育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举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10]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5)
1942年,南宁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创立。
1951年,南宁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更名为广西革大农林水利专修科。
1953年,广西革大农林水利专修科更名为南宁农业学校。
1960年,南宁农业学校更名为广西农业专科学校。
1961年,广西农业专科学校更名为广西农业学校。
1970年,广西农业学校更名为南宁地区农业学校。
1978年,南宁地区农业学校更名为广西农业学校。
2002年8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广西农业学校升格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11]
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
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是公益一类畜牧综合科研院所。广西畜禽繁育技术研发人才小高地、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有国家农业部牧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5个国家和省级科研平台,先后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广西科技进步奖等各类科技奖18项,其中一等奖2项。[1]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
领导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挂牌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2021年2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发布《关于拟同意申报设置有关高等学校的公示》拟向教育部申请批准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12]
2021年5月17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拟同意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和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13]
2021年5月31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由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及广西畜牧研究所合并转设而成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14]
2021年6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设置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的通知》同意整合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资源,设置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同时撤销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建制。[15]
2021年9月15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正式挂牌。[16]
2023年3月13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举行融媒体中心揭牌仪式。[17]
截止2023年5月中旬,学校设有8个二级学院,开设有本科专业41个、高职专业3个。[5]
院系名称 | 本科专业 | 专科专业 |
---|---|---|
农业工程学院 | 设施园艺、智慧农业技术、作物生产与品质改良、现代种业技术 | 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农业技术、园艺技术、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 |
动物科技学院 | 现代畜牧、动物医学、现代水产养殖技术、宠物医疗 | 动物医学、畜牧兽医、水产养殖技术、动物医学(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方向) |
城乡建设学院 | 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工程、园林景观工程 | 园林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工程造价 |
智能装备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 | 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 |
食品药品工程学院 | 食品工程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药品质量管理、中药制药、现代粮食工程技术 | 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技术、药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烹饪工艺与营养、食品智能加工技术 |
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工程、人工智能工程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工程技术、现代通信工程 | 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 |
经济管理学院 | 财税大数据应用、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审计、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科技应用、企业数字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 | 大数据与会计、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 |
人文与艺术学院 | 应用英语、中文国际教育、美术、全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视觉传达设计、网络与新媒体 | 应用泰语、广告艺术设计 |
院系名称 | 本科专业 | 专科专业 |
---|---|---|
农业工程学院 | 设施园艺、智慧农业技术、作物生产与品质改良、现代种业技术 | 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农业技术、园艺技术、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 |
动物科技学院 | 现代畜牧、动物医学、现代水产养殖技术、宠物医疗 | 动物医学、畜牧兽医、水产养殖技术、动物医学(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方向) |
城乡建设学院 | 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工程、园林景观工程 | 园林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工程造价 |
智能装备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 | 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 |
食品药品工程学院 | 食品工程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药品质量管理、中药制药、现代粮食工程技术 | 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技术、药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烹饪工艺与营养、食品智能加工技术 |
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工程、人工智能工程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工程技术、现代通信工程 | 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 |
经济管理学院 | 财税大数据应用、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审计、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科技应用、企业数字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 | 大数据与会计、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 |
人文与艺术学院 | 应用英语、中文国际教育、美术、全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视觉传达设计、网络与新媒体 | 应用泰语、广告艺术设计 |
1.职称结构
学校共有校内专任教师126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65人,占校内专任教师的28.97%;中级职称教师686人,占校内专任教师的54.44%;初级及以下职称人员共209人,占校内专任教师的16.59%。
2.学历结构
学校共有博士学位教师24人,占比1.90%;硕士学位教师723人,占比57.38%;学士及以下教师513人,占比40.72%。
3.双师素质教师所占比例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60人,其中,双师素质教师664人,占比52.70%。[18]
质量工程
学校已建设87门在线精品课程。其中,《互联网+农产品营销》获国家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公示,《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土壤肥料》2门获自治区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认定;《中草药栽培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职业本科)》2个获自治区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东盟特色药材种植与加工》、《互联网+农产品营销》2门获自治区级面向东盟国际化课程;《烘享甜蜜焙育匠心一中级西式面点师培训》、《陆羽遗风一茶艺师培训资源包》、《养猪与猪病防治》3个资源包被认定为自治区级面向东盟国际化资源包。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5门,其中8门课程被认定为自治区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5]
教学成果
2014年9月,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奖项目名称为:《高职食品类专业“六位一体”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改革》和《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双主体、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截至2020年12月,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0项(其中一等奖4项)。
学生获奖
公寓楼2021年10月22日,学校信息与机电工程系选派了3支参赛队参加第五届广西高校无人机大赛,在所参加的6个赛项中共获得了5个奖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黄上声、庞飞鸿参赛双人组分别获得同组双机同飞竞速赛项一等奖、无人机智能穿越飞行赛项三等奖;陈林广、黄嘉华参赛双人组分别获得无人机智能穿越飞行二等奖、同组双机同飞竞速赛项三等奖;何伟志、赵思斯参赛双人组获得无人机智能穿越飞行二等奖。
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生物技术(应用园艺)实训基地、畜牧兽医实训基地、食品加工技术实训基地、种子生产与经营实训基地
国家精品课程:《果树生产技术》《养猪与猪病防治》《食品工程操作单元》
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生物技术(应用园艺方向)实训基地、畜牧兽医实训基地、农林技术与管理实训基地、食品生物技术实训基地、建筑技术(城市园林方向)实训基地、机电设备维修实训基地、农产品营销实训基地
广西优势特色专业:畜牧兽医、城市园林、食品加工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园艺技术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优质专业:畜牧兽医、种子种苗、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食品加工技术
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中草药栽培技术、城市园林、畜牧兽医、食品加工技术
广西高校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养猪与猪病防治》《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果树生产技术》、《植物细胞工程》《植物与植物生理》《食品工程操作单元》《食品工艺》《管理学基础》《食品分离纯化技术》
学院抓住中国—东盟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与东盟国家开展了深入广泛的合作,逐渐从“交流合作”走向“技术输出”,将中国农业引入东盟、推向世界。2002年7月学院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实施农业科教‘走出去’战略试点工作”单位,2012年7月,国家农业部在学院设立“中国—东盟农业培训中心”。多年来,学院先后与越南、老挝、印尼、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和泰国等东盟国家在互派师生办学、农业技术研发、农业成果与作物品种推广、农业生产试验示范、人员培训及境外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其中,学院为越南、老挝、柬埔寨、菲律宾、埃塞俄比亚等东盟及非洲国家的各级农业部门、科技部门、农业研究单位、院校以及农民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及管理培训班共107期,培训学员2983人次;学院分别在老挝、越南、印尼、缅甸等国家合作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6个,开展了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并接受数以千计的当地农业院校的教师、学生、技术人员和农民到基地锻炼实习或受训;学院与越南海防大学、泰国吞武里皇家大学、泰国曼谷北部大学、老挝国立大学农学院、台湾大仁科技大学等东盟国家及港台地区的18所高校建立了教育合作伙伴关系,学院共派出学生1200多人到越南、泰国等国家及港台地区留学,派出了教师100多人次到越南、泰国、菲律宾、老挝等东盟国家的高校访学或任教,接收东盟国家的高校教师100多人次来学院任教或访学。2018年8月,学院获批为“广西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示范项目区域合作试点学校”,目前在校国际留学生46人。2018年起,学院还开启了与美国、澳大利亚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合作交流,为学院今后引进职业教育发达国家高校优质课程资源,选派优秀教师到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培训学习,共同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奠定了基础。[5]
截至2022年9月,学校有国家农业部牧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5个国家和省级科研平台。[1]
学术研究(2)2002年以来,承担中央财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服务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6项、地厅级科研项目400项;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2008年12月《玉米优质、早熟、耐旱南6047自交系选育及其应用》项目、2010年12月《高产、优质、多抗、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南99的选育与应用》项目)和广西自然科学奖1项(2011年1月《广西瘿螨总科系统分类研究》项目);学院参与的《免人工授粉火龙果新品种选育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2019年广西科技技术奖二等奖。通过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审定3个(即玉米植物新品种南校18号、南校968号、南校9665号);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37个(其中玉米新品种25个、水稻新品种2个、西(甜)瓜新品种3个、果树新品种4个);学院教职工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05件(其中,发明专利11件、实用新型90件、外观设计4件)。通过广西成果鉴定11项;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462篇,其中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69篇,被SCI、EI等收录16篇;教师担任副主编以上出版的教材、著作148部,其中高等教育国家级教材规划选题6部,获广西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4部。2012年11月,学院作物研究所被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第二批自治区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广西玉米良种培育中心”。[5]
2022年5月,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3项科研成果荣获2021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原广西畜牧研究所)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以参与完成单位(原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获二等奖1项。曹艳红(原广西畜牧研究所)主持完成的“广西山羊良种繁育及生态养殖技术集成应用”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易显凤(原广西畜牧研究所)主持完成的“紫色象草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应用”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潘艳(原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牛羊现代生态养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荣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
截至2022年9月,学校先后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广西科技进步奖等各类科技奖18项,其中一等奖2项。[1]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项目类别 |
---|---|---|---|
1 | 火龙果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 | 欧善生 | 2021年度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 |
2 | 广西优质豆科牧草的筛选与应用示范 | 易显凤 | 2021年度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 |
3 | 杂交稻新品种“博优7118”和“特优7118”高产配套技术开发与示范 | 王世杰 | 2021年度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 |
4 | 易小林 | 2021年度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授奖名单 | |
5 | 刘勇 | 2021年度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授奖名单 | |
6 | 广西特色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与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杨昌鹏 | 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立项 |
7 | 抗逆高配玉米自交系选育、雄性不育系及恢复系创制与新品种培育 | 蒙成 | 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立项 |
8 | 火龙果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 欧善生 | 广西科技攻关项目立项 |
9 | 芒果果实挥发性物质成分鉴定及其对芒果采后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 宁平 |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
10 | 高配广适多抗热带玉米种质的创新与利用 | 梁庆平 | 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 |
11 | 玉米CMS-S雄性不育分析标记辅助选择及三系杂交种的选育 | 蒋益敏 | 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 |
12 | 具有标记性状的水稻不育系优势利用及新品种选育研究 | 黎金玲 | 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 |
13 | 广西特有报春苣苔属植物开发生物学特性及杂交育种技术研究 | 赖碧丹 | 青年基金项目 |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项目类别 |
---|---|---|---|
1 | 火龙果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 | 欧善生 | 2021年度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 |
2 | 广西优质豆科牧草的筛选与应用示范 | 易显凤 | 2021年度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 |
3 | 杂交稻新品种“博优7118”和“特优7118”高产配套技术开发与示范 | 王世杰 | 2021年度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 |
4 | 易小林 | 2021年度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授奖名单 | |
5 | 刘勇 | 2021年度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授奖名单 | |
6 | 广西特色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与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杨昌鹏 | 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立项 |
7 | 抗逆高配玉米自交系选育、雄性不育系及恢复系创制与新品种培育 | 蒙成 | 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立项 |
8 | 火龙果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 欧善生 | 广西科技攻关项目立项 |
9 | 芒果果实挥发性物质成分鉴定及其对芒果采后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 宁平 |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
10 | 高配广适多抗热带玉米种质的创新与利用 | 梁庆平 | 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 |
11 | 玉米CMS-S雄性不育分析标记辅助选择及三系杂交种的选育 | 蒋益敏 | 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 |
12 | 具有标记性状的水稻不育系优势利用及新品种选育研究 | 黎金玲 | 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 |
13 | 广西特有报春苣苔属植物开发生物学特性及杂交育种技术研究 | 赖碧丹 | 青年基金项目 |
学术期刊
《广西农学报》1986年创刊,为农业综合性学术期刊,由广西农业农村厅主管,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荣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奖、第五届全国农业期刊金犁奖,为第六、七、八、九、十届广西优秀期刊。[20]
馆藏资源
据2021年12月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官网显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藏资料66.3399万册。
校徽
释义:校徽由图案和文字两大部分组成,以代表农业的绿色为标识主体色调,具有鲜明的农业色彩,使外界看到标志便一目了然;校徽主体图案是学院缩写名称广农职“GNZ”的矢量图,体现学院的地域特点,抽象的鸟则象征学院的美好未来;学院的中文名称与年份字式“1942”相结合体现学院成立的历史时期,英文全称体现学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校训
立德明志、博文精技
校歌
《绿色的摇篮》 |
作词:麦展穗 作曲:傅磬 |
像一树带露的花蕾,在相思湖畔绽放,春风吹送撒遍壮乡,大地锦绣添异彩啊····啊···,绿色摇篮,绿色梦想,绿色摇篮,绿色梦想历史悠久,汗水灌溉,万千学子,栋梁之才,立德明志,博文精技我们是有理想的新一代,我们有美好的憧憬,用青春书写的未来收获硕果累累的金秋,风华正茂情满怀啊····啊···,绿色摇篮,绿色梦想,绿色摇篮,绿色梦想,校园宽阔歌声豪迈,振兴农业看我英才,文明求实,团结奋进我们是有作为的新一代。[21] |
《绿色的摇篮》 |
作词:麦展穗 作曲:傅磬 |
像一树带露的花蕾,在相思湖畔绽放,春风吹送撒遍壮乡,大地锦绣添异彩啊····啊···,绿色摇篮,绿色梦想,绿色摇篮,绿色梦想历史悠久,汗水灌溉,万千学子,栋梁之才,立德明志,博文精技我们是有理想的新一代,我们有美好的憧憬,用青春书写的未来收获硕果累累的金秋,风华正茂情满怀啊····啊···,绿色摇篮,绿色梦想,绿色摇篮,绿色梦想,校园宽阔歌声豪迈,振兴农业看我英才,文明求实,团结奋进我们是有作为的新一代。[21] |
校风
孝信善礼、勤实精新
办学理念
适应市场设专业,双研并进促教学;
首重德行抓质量,围绕就业育人才;
走向社会广合作,矢志服务助三农;
强化特色求发展,创建品牌争一流。
学院社团联合会成立于2004年(简称:社联),是在学院团委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的校园文化(4)群众性联合组织,是社团的忠实代表。倡导、组织、指导、监督各社团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和社会服务活动,使社团切实为广大学生服务,做好社团的全面管理规划工作,做好社团各项工作的统筹与监督等工作。
社团联合会的宗旨是:管理、监督、服务社团。代表社团所有正当、合法的利益和意志,表达和维护社团权利,做好教师、学生和社团之间、社团和社团之间的桥梁和纽带。[22]
政治思想类(3) |
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新视觉传媒协会、迷彩青春协会 |
创新创业类(9) |
爱心创业茶艺社、爱·创业合作社、电子商务协会、就业与创业协会、市场营销协会、花卉协会、汽车爱好者协会、本草与健康协会、果树蔬菜协会 |
校企合作类(4) |
京博社团、胜利之鹰社、力源合作社、逸兴生态有机协会 |
学术科技类(18) |
书画协会、种子种苗协会、法律协会、动物养殖协会、计算机协会、植物保护协会、模型制作协会、BIM协会、三农问题研究协会、网络与信息技术协会、浪人摄影协会、玖玖动漫社、读者协会、外语协会、晨曦文学社、演讲与口才协会、润那湖国学社、无人机协会 |
社会与公益类(3) |
绿叶环保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悦颜社 |
自律互助类(3) | 心理健康协会、食堂管理委员会、消防与治安信息队 |
体育健身类(10) | 艺术团、无与轮比协会、爱心民乐社、健身俱乐部、武术协会、羽毛球协会、气排球协会、乒乓球协会、足球协会、篮球协会 |
政治思想类(3) |
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新视觉传媒协会、迷彩青春协会 |
创新创业类(9) |
爱心创业茶艺社、爱·创业合作社、电子商务协会、就业与创业协会、市场营销协会、花卉协会、汽车爱好者协会、本草与健康协会、果树蔬菜协会 |
校企合作类(4) |
京博社团、胜利之鹰社、力源合作社、逸兴生态有机协会 |
学术科技类(18) |
书画协会、种子种苗协会、法律协会、动物养殖协会、计算机协会、植物保护协会、模型制作协会、BIM协会、三农问题研究协会、网络与信息技术协会、浪人摄影协会、玖玖动漫社、读者协会、外语协会、晨曦文学社、演讲与口才协会、润那湖国学社、无人机协会 |
社会与公益类(3) |
绿叶环保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悦颜社 |
自律互助类(3) | 心理健康协会、食堂管理委员会、消防与治安信息队 |
体育健身类(10) | 艺术团、无与轮比协会、爱心民乐社、健身俱乐部、武术协会、羽毛球协会、气排球协会、乒乓球协会、足球协会、篮球协会 |
[23]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文信连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李向红 |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 高崇敏 |
党委副书记 | 陈信存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 邓敏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梁业胜 |
校长助理 | 陈军 |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文信连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李向红 |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 高崇敏 |
党委副书记 | 陈信存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 邓敏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梁业胜 |
校长助理 | 陈军 |
校园风光(10)校区地址
西校区(校本部):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76号
东校区(建设中):广西南宁市邕武路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