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调配

土方调配

目录导航

定义

土方调配(cut-fill transition)指的是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经济合理地进行土方的运输的作业,包括土方运出及回填。

目的

在田块设计高程、挖填方位置、面积、挖填土方量算出后,需要进行土方调配,对挖土的利用、堆放和填土取得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协调的处理。在使土方总运输量最小或土方总运输成本最小的条件下,确定填挖区土方的调配方向和数量,从而达到缩短工期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注意事项

进行土方调配时,首先要划分调配区。划分调配区应注意下列几点:

1)调配区的范围应该与工程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相协调,并考虑它们的开工顺序、工程的分期施工顺序。

2)调配区的大小应该满足土方施工主导机械(铲运机,挖土机等)的技术要求;

3)调配区的范围应该满足和土方工程量计算用的土方格网协调,通常可由若干个方格组成一个调配区;

4)当土方运距较大或场地范围内土方不平衡时,可根据附近地形,考虑就近取土或就近弃土,这时一个取土区或弃土区都可作为一个独立的调配区。

原则

进行土方调配(免费下载土方调配计算软件FastTFT),必须根据现场的情况、有关技术资料、进度要求,土方施工方法与运输方法,综合考虑上述原则,并经计算比较,选择出经济合理的调配方案。土方调配的具体原则为: [1]     (1)、挖方与填方平衡,在挖方的同时进行填方,减少重复倒运。

          (2)、挖(填)方量与运距的乘积之和尽可能为最小,即运输路线和路程合理,运距最短,总土方运输量或运输费用最小。

         (3)、合理保留表层耕作土,避免因取土或弃土降低耕地质量。

         (4)、分区调配应与全场调配相协调、相结合,避免只顾局部平衡,任意挖填而破坏全局平衡。 

         (5)、土方调配应考虑近期施工与后期利用相结合。工程分期分批时,先期工程的土方余额应结合后期工程的需要而考虑其利用数量堆放位置,以便就近调配,堆放位置应为后期工程创造条件,力求避免重复挖运,先期工程有土方欠额时,可以由后期工程地点挖取。

         (6)、调配应与地下构筑物的施工相结合,有地下设施需要填土,应留土后填。调配区划分还应尽可能与大型地下建筑物的施工相结合,避免土方重复开挖。 

         (7)、选择恰当的调配方向、运输路线。做到施工顺序合理,土方运输无对流和乱流现象,同时便于机械化施工。  

         (8)、选择适当的调配方向、运输线路,使土方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功效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参考曹晨晓,岳岩,孟庆香等著的《中原地区土地整理工程理论与实践》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