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山别庄

圆山别庄

目录导航

圆山别庄

台北故事馆,旧名“圆山别庄”,位于台北市圆山东侧缓坡的基隆河南岸,北眺台北剑潭。是一栋融合英国都铎式屋架和十九世纪末新古典主义的洋楼,为市定古迹。该二层楼建筑一楼为砖造,二楼则为原木结构。因为有其尖塔,铜瓦,塔楼,新鲜的色彩描绘,极像童话故事中的建筑,因此有“童话奶油屋”的别称。

起源

该建物为台湾日治时期的1913年兴建,1914年落成,为陈朝骏出资兴建。

陈朝骏拥有永裕茶行,为大稻埕知名茶商,为了兴建此别庄,特地委由日本建筑师近藤十郎设计,属于仿英国都铎式风格。该建物除了本身圆山别庄外,兴建之初尚兴建英式庭园,凉亭等,面积十分宽广。而这座临水靠山别庄除了陈朝骏本身度假之用外,也用来招待经商往来宾客。中国名人胡汉民,孙中山皆造访过此别庄。

1932年,陈朝骏骤逝,家族进而没落,至于别庄则在日治时代末期辗转流落被台湾总督府充作监狱使用。

战后

二战后的1950年代,该建物连同数千坪庭园,由中华民国政府拨配给立法院副院长黄国书居住使用。

1970年4月,黄国书因受国光人寿弊案牵连,遭蒋经国命令辞去立法院长并遭没产。黄国书所有的此圆山别庄移作美军顾问团与在台美国大使馆公用。而别庄外英式后花园,凉亭等建物通通拆除,成为圆山儿童乐园一部分,曾设置育乐设施及简易骑马场。

再造

1977年,设于圆山别庄隔壁的台北市立美术馆开始筹设,除圆山别庄原有庭园空地成为该馆部分建筑物及及公共空间外,该馆亦价构其圆山别庄。

1990年,经小幅度整修后,该别庄成为“美术家联谊中心”。1998年,中心他迁,圆山别庄则由台北市指定为市定古迹。2003年由陈国慈律师个人认养赞助,以每年七百万捐助,成立“台北故事馆”,成为一处以推广台湾生活文化和古迹再利用理念的迷你型博物馆。

特色

圆山别庄为拥有塔楼,屋顶陡斜,两端对称的都铎王朝式建筑。

斜屋顶采用菱形铜板瓦片层层搭扣,塔楼采用平铺工法以铜板包覆,精致完整的收边技术堪称台湾金属屋顶的代表作,屋顶铜板氧化的颜色过程为亮澄色>古铜色>深褐色>黑色>绿青,目前别庄屋顶颜色已经进入深褐色的阶段。而屋顶铜板的颜色变化,也正代表着别庄的历史一直不断的在岁月里累积。

外观上,别庄出现许多,刻意作成树枝状的露木结构外,构架亦以砖块或石灰或石泥填平。外观上,因为深色木材与黄色墙面而呈现强烈色彩对比。除此,墙身更有台湾少见的新艺术图案。此种类似童话故事般的大型建筑,为台湾所罕见。

就屋内而言,除了入口爱奥尼克式门柱颇为玲珑可爱外,楼梯间的窗户型式皆各有异。除了这个之外,用磨石子,彩色瓷砖,铁制炉口做成的壁炉也颇为典雅。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