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永青

施永青

中文名 施永青
职业 企业家
出生地 上海市
性别
国籍 中国
目录导航

人物经历

施永青三岁到香港,中学时信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青年时代认识同样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梁国雄。毕业后曾在左派学校教书八年。

1976年,发生四五事件后脱离左派。

1978年,他和同伴开创中原地产代理公司。

1992年,中原挺进中国内地市场,施永青统领中国内地、香港、澳门三地分公司1000余间分行,员工两万多名,同时还兼任香港房屋委员会成员、香港策略发展委员会委员、香港地产代理监管局成员等公职,是曾荫权确定的香港经济机遇委员会的10成员之一。

施永青热衷公益事务,曾多次以香港乐施会成员身份,亲身参与国内的扶贫工作。曾亲至云南贵州做“乐施之友”,介绍水稻及牲畜的优良品种给当地农民,帮助农民脱贫。他还参加苗圃行动,支持内地教育事业。除号召中原集团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外,他亦参与出资在湖南、广东分别兴建了三所希望小学。

2008年,施永青将个人手上持有的中原地产、中原(中国)等3间公司的股份,全数注入施永青慈善基金,用于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尤其关注中国内地农村教育、医疗事业。

此外,施永青于2005年以私人名义创办免费报纸AM730,并亲自撰稿,专栏除议论时事外,更深入浅出分享其营商、管理实践经验及人生哲学等,广受大众欢迎,于2005年7月30日首日发行。施永青施永青

社会任职

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委员,香港乐施会理事,香港小交响乐团董事局主席。

个人生活

施永青已婚,有2女1子。

荣誉记录

时间 荣誉名称 授予单位
2012年 《财富》2012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 《财富》
2011年4月22日 2010年度华人十大精英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国平安集团

人物观点

时间 荣誉名称 授予单位
2012年 《财富》2012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 《财富》
2011年4月22日 2010年度华人十大精英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国平安集团

词条图册

无为而治(自组织管理)

“无为而治”源自老子的哲学。“无为”意即:做老板的不懂就不要胡作妄为,要让前线的人做,因为他们才是掌握资讯的人。中原地产之所以在今日能够独占鳌头,就是通过“无为而治”而形成的公司两大特点:一、报酬与个人的贡献挂钩;二、给员工自主的空间,让他们有所发挥,一定情况下让他们自己做主。我们现在的社会是资讯的社会,掌握资讯的人就一定是接触市场的人,因此施永青先生下放权力,让下面的人多做一点决定。选择“无为”的管理方式,让下面的人才能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施永青认为“无为而治”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不为中实现有为。简单来讲就是将日常事务的决策权下放,充分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管理者致力于战略方针的确定,各司其职、协力前进。管理者不再置身于琐事,从而使效率提高。

上面无为,下面才有为

无为;反之,上面无为,下面必有为。”他说,“我一向信奉‘将能,君不预者胜’。我不喜欢管人,只给出大方向,让员工自己做主,宁愿放马后炮也不喜欢干预。现在很多老板雇人,只看人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却不看员工的表现。我曾经说:只要保证员工‘得偿所愿’,比如给他们合理的报酬,员工自然会用最有效的方法为公司赚取利润,根本用不着我来操心。”他认为,只有无为而治,下面的人才可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他相信自己的无为,会换来员工的奋发有为。

施永青指出,老板不要总觉得自己的想法最好,最正确,动辄训斥下属“懂什么”,认为下属只需不折不扣贯彻自己的宏伟蓝图就行。实际上,世界上没有所谓正确的事情,正确只是表明到现在还没被证明是错的而已。我们有把握的只是证明什么是错的,并从中吸取教训。亚洲金融危机后,香港楼市一路狂跌,施永青身处逆境笑容不改,仍坚持无为而治方针,“基本上我都让下属去应付,让他们有自由意志发挥,各自想办法。这样如果有一区想出好的办法,就推广一下,还是从下而上。”

解决生育率下降问题

2021年5月17日,施永青在自创刊物上发表文章《如何解决生育率不断下降的问题》。

在该文章中,施永青认为,要解决生育率下降,必须对个人主义的某些主张进行一定的压制,并把种族的延续视为每个人都要承担的责任。

施永青施永青(5)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