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玉峰,王跃主编
ISBN:10位[7562821968]13位[9787562821960]
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9-1
定价:¥28.00元
本教材依托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微观角度对体育产品、 体育市场、 体育消费等问题进行了 经济研究,同时从宏观的视角对 体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对具体的体育事例分析,加深读者对 体育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本教材适合体育经济和体育产业方向的研究生及本科高年级学生选用。对希望从事体育经济和产业活动及研究的人士也具有较强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本教材依托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微观角度对体育产品、 体育市场、 体育消费等问题进行了经济研究,同时从宏观的视角对 体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对具体的体育事例分析,加深读者对 体育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本教材适合体育经济和体育产业方向的研究生及本科高年级学生选用。对希望从事体育经济和产业活动及研究的人士也具有较强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体育经济学的概述
一、体育经济学的研究背景
二、体育经济学建立的条件
三、体育经济学的定义与任务
四、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意义
五、体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六、研究体育经济学的原则
七、研究体育经济学的方法
第二节体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体育的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发展
二、体育经济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国内外体育经济的发展 概览
一、世界体育经济
二、中国体育经济
第二章体育需求与供给
第一节体育商品的特征
一、生产与消费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共存
二、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兼有性
三、满足人们的高层次需求性
四、体育 商品生产的创新性
五、体育商品的复杂性
六、体育服务商品的所有权不发生转移
第二节体育需求
一、体育需求的概念
二、体育需求的特征
三、体育 需求函数及 需求曲线
四、体育需求的规律
第三节体育供给
一、体育供给的概念
二、体育供给的特征
三、体育 供给函数及 供给曲线
四、体育供给的规律
五、学习资料:市场中看不见的手
第四节体育 需求弹性
一、弹性与体育 需求弹性的概念
二、影响体育需求弹性的因素
三、体育 需求价格弹性
四、体育 需求收入弹性
五、体育 需求交叉弹性
六、学习资料:用 中点法计算弹性
第五节体育 供给弹性
一、体育供给弹性的概念
二、影响体育供给弹性的因素
三、体育商品的供给呈现多样性
第六节体育 供求均衡及规律
一、体育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二、体育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三、体育供求均衡的调控
四、体育供求的 一般均衡
第三章体育市场
第一节 体育市场概述
一、体育市场的概念及特点
二、体育市场的分类及作用
三、体育市场的结构
第二节体育 市场机制
一、市场机制
二、体育市场机制
三、体育 市场机制的特征
四、体育市场机制的实现条件
五、体育市场的 价格机制
六、体育市场的供求与 竞争机制
第三节我国体育市场的发展
一、我国体育市场的特征
二、我国体育市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主要经济和 社会发展指标与体育市场发展
四、中国体育资源与体育市场发展
五、我国体育市场发展的总体思路与目标
第四节体育博弈
一、 博弈论的起源
二、博弈论的理论体系
三、体育博弈
四、博弈论案例解析
本章附录体育市场的管理
第四章体育消费
第一节体育消费分析
一、体育消费的时代背景
二、体育消费的概念
三、我国体育消费现状
四、体育消费的必然性
第二节体育 消费者行为
一、体育消费者行为
二、体育消费者选择
三、体育消费者的行为过程
四、体育消费者行为的基本特点
五、体育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类型与特征
第三节 价格歧视与 消费者剩余
一、价格歧视
二、产品定价的 基本原则
三、消费者剩余
第四节影响体育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因素
一、体育消费者自身因素
二、外部因素
第五节体育消费的效益与意义
一、体育消费的效益分析
二、体育消费水平分析
三、我国体育消费水平现状
四、衡量体育消费水平的 指标体系
五、提高体育消费水平的思路
六、体育消费的阶段性发展
七、体育消费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六节体育消费品和体育消费质量
一、体育消费品数量
二、体育消费品质量
三、体育消费质量
第五章现代体育劳动市场
第一节体育劳动市场的一般理论
一、体育劳动的供给
二、体育劳动的需求
三、体育劳动的工资决定
四、体育劳动的工资差异
第二节 运动员的 劳动报酬
一、运动员的劳动
二、运动员劳动的特点
三、运动员的劳动报酬
第三节 教练员的劳动报酬
一、教练员的劳动
二、教练员的 劳动价值
第六章 体育资金与体育投资
第一节体育资金概述
一、体育资金
二、体育资金的统筹
第二节体育投资
一、体育投资的含义
二、体育投资的特点
三、体育投资的分类
四、体育投资与国民经济的发展
五、体育投资的资金来源
六、建立多渠道体育资金筹资机制
第三节体育投资的经济效益评价
一、 体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含义
二、体育投资的经济效益 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节体育投资环境
一、体育投资环境概述
二、我国的体育 投资环境
第七章 体育赛事的经济分析
第一节现代体育产业的运行
一、 职业体育引领 体育产业发展
二、我国 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历程
三、国外体育产业的运作模式
第二节体育赛事转播分析
一、 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成长轨迹
二、体育赛事转播权的经济分析
三、我国体育赛事电视转播 市场分析
四、电视转播权的管理、运作惯例和国际经验
第三节体育赞助的经济分析
一、体育赞助
二、赞助双方的经济合作模式
三、中国体育赞助的发展
四、体育赞助的经济特征
五、体育赞助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六、体育赞助经济效益测评
第四节英、美职业体育经济分析
一、英、美职业体育的运作模式比较分析
二、英国职业体育中的 美国模式
第八章体育经济学案例选辑
案例一 泰格·伍兹应该自己 修剪草坪吗?
案例二网球市场分析
案例三谁在奥林匹克比赛中获胜
案例四3月疯狂—— NCAA四强赛
案例五分配收入以使 效用最大化
案例六 腰缠万贯的棒球运动员与他们的边际产品收益
案例七看高薪运动员的比赛
案例八 最高限价和 搭售的好处
案例九赛票的需求弹性和配给
案例十 超额需求
案例十一大学体育运动的 卡特尔化
案例十二棒球队员的 买方垄断势力
案例十三棒球联合会中的“柠檬”
案例十四 田忌赛马
案例十五体育博弈的特殊现象——赢家通吃
案例十六11亿投资174亿回报16天 冬奥会拉动意大利5年经济
案例十七体育比赛和经济再生 谢菲尔德的 个案研究
案例十八体育生产者的价值(以 足球运动员为例)
作者:(美)布拉德·汉弗莱斯,(美)丹尼斯·霍华德
书摘
未来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
引 言
如果有人在30年前通过水晶球观察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体育产业状况,
那么将会使这个人对这种变化感到难以置信;如果有人在今天通过水晶球来
观察30年后的体育产业,那么将会如何呢?30年前,人们对未来的预测与真
实结果不符,30年后如果我们再做此事,结果是否又如此呢?在前面的章节
中已经示范了如何用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现有的体育产业,而在探索体育产
业时,超越当前的环境,放眼未来也是相当重要的。未来体育产业发展的经
济观点
专业的体育经理人应该对未来感到关切,诸多商务公司都会设想未来20-30
年的发展计划。体育产业通常不会有此远见,对于许多体育组织而言,5年
的发展构想代表其长期计划。然而,那些开启他们企业或是想要确保他们现
有事业生存的人需要了解现有趋势的本质、他们未来的意义,以及未来会如
何影响体育组织的方式。一般产业和体育产业的经理人,都更加关心时问层
面的经济决策。企业不只是要思考有关短期的收入最大化,也该思考今天的
决策如何会对未来的生存产生贡献。例
如,职业棒球或是网球产业为了要生存,它必须要持续地吸引球迷,而那些
球迷将从哪里来呢?以及如何能让棒球和网球发展出新时代的球迷?
经济概念将不会变化。在未来30年,经济学家分析体育产业还是会持续
地谈论到市场结构、供给和需求,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投入。然而,一些特定
的议题还是可能发生极大的变化。
体育产业是大世界的缩影,所以世界的变化也会因此影响到运动。许多
产业试图看到这变化的水晶球,制造业、健康医疗、教育都是这些面临未来
变化下最挣扎的产业。加拿大保险协会的总裁马克·R·丹尼尔斯对于金融
服务业的未来提出了几个趋势性的建议(Daniels,1999):
1.源于政府支出的减少与国库紧缩制度的全球结构变化;
2.来自于国内与国际企业以及非传统部门的扩大竞争;
3.急速的科技变化;
4.人口统计量与市场的改变。
这些金融服务的趋势和体育产业要面临的问题可谓极为相似。在本章中
,我们将会先把人口变化当成讨论其他改变的基础;然后,我们也将思考有
关体育的供应者、科技与竞争这三种对于体育组织与产业的重要领域。
变化是不可预测的警告,试着去描述我们的社会与体育产业在10年、20
年、30年后的状态是困难的,并没有任何水晶球或任何方法可以让我们确知
有什么事将会发生。在接下来的讨论当中,我们将会作一个假设,就是我们
社会的基本结构会维持一样的状态,我们并不预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或家庭
结构有什么根本上的改变,设定这个假设,我们将可对体育产业的未来作某
些预测。
人口统计量的改变
较缓慢的人口增长
人口的年龄层增长,会伴随着不同的需求模式
更多元化的人口,会伴随着不同的需求模式
家庭结构的变化,会有不同的需求及时间资源
较少政府主导的体育;更多社区基础及私人企业所提供的
体育的自律相对于政府的法规
竞争的激烈
利基行销
制造商的合并,通过购并
虽然在较低的费率下,专业薪资和特许定价的逐步增强
体育产业的爆炸性成长将趋缓
科技的进步,包含网络的延伸使用
P1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