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机文化基础
作者:孙义 、李鹏
系列名:全国高职高专应用型规划教材·信息技术类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15429-8
定价:45.00元
本版印次:1版2次
全书共10章,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概述、键盘及中英文的输入、中文Windows XP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Word 2003、Excel 2003、PowerPoint 2003、Access 2003)、网络应用(计算机网络概述、Internet)和常用工具软件简介(压缩软件、影视播放软件、杀毒软件、即时通讯软件、下载软件、优化软件等)。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的发展、特点与应用
1.2 数制与编码
1.3 计算机系统
1.4 多媒体计算机和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5 计算机安全与病毒防治
第2章 键盘及中英文的输入方法
2.1 键盘介绍与键盘指法
2.2 拼音汉字输入法
2.3 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
2.4 其他输入法介绍
2.5 习题
第3章 中文版Windows XP操作系统
3.1 操作系统概述
3.2 中文版Windows XP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3.3 Windows XP 基本操作
3.4 Windows XP应用程序
3.5 资源管理器
3.6 控制面板
3.7 习题
第4章 Word 2003
4.1 Word 2003的概述
4.2 文档的基本操作
4.3 编辑文档
4.4 格式设置与编排
4.5 图文混排
4.6 表格操作
4.7 文档的排版
4.8 版面设置与打印预览
4.9 公式编辑与自动校正
4.10 习题 187 第5章 Excel 2003的应用
5.1 Excel 2003的概述
5.2 Excel 2003基本操作
5.3 编辑工作表
5.4 排版与打印工作表
5.5 公式与函数的使用
5.6 图表制作
5.7 数据管理
5.8 工作表的打印与发布
5.9 习题 第6章 PowerPoint 2003
6.1 PowerPoint 2003简介
6.2 创建演示文稿
6.3 演示文稿的编辑
6.4 演示文稿的布局及修饰
6.5 演示文稿的放映
6.6 演示文稿的输出
6.7 习题
第7章 Access 2003
7.1 数据库基础知识
7.2 关系数据库基础
7.3 Access的功能和特点
7.4 Access 2003操作基础
7.5 创建数据库
7.6 Access 2003技能操作
7.7 数据库管理
7.8 习题
第8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8.1 计算机网络概述
8.2 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协议
8.3 局域网的基本结构
8.4 计算机局域网的组成
8.5 局域网技术
8.6 Windows网络使用
8.7 习题
第9章 Internet应用
9.1 Internet概述
9.2 Internet应用基础
9.3 接入Internet
9.4 WWW及浏览器的使用
9.5 电子邮件
9.6 网络安全
9.7 习题
第10章 常用工具软件简介
10.1 压缩软件
10.2 翻译软件
10.3 使用Windows优化大师
10.4 杀毒软件
10.5 网络下载工具
10.6 即时通信软件
课程基本要求:
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内容涉及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以及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安全等方面的概念和初步知识。
2.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用法:理解WindowXP操作系统的工作方式,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3.掌握常规汉字操作方法: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
4.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方法:掌握用Word2003进行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
5.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操作方法:掌握用Excel2003进行表格编排的基本操作。
6.了解计算机维护与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
7.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及Internet基本操作。
1.入校分流
由于在中学阶段各校的情况不同,同学们掌握计算机文化基础的程度不一样,为了让在中学阶段掌握了文化基础课的同学有更多的时间选学别的课程。新生要进行一次入学考试,通过者将取得学分,不必参加本课程的学习。
2.内容不断更新
本课程内容是紧跟计算机的发展,从dos 到win32 win2000到winXP,从office2000到office2003;从网络的一般了解到internet的应用。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二章 Windows XP操作系统
第三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
第四章 电子表格Excel 2003
第五章 文稿演示软件PowerPoint 2003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七章 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 2003
第八章 计算机软件基础
第九章 计算机病毒与信息安全
书 名: 计算机文化基础(高职高专计算机系列教材)
作 者:张颖淳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
ISBN: 9787562434023
开本: 16
定价: 20.00 元
《计算机文化基础》系高职高专计算机系列教材之一,根据教育部最新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针对微型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最新发展,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中文Windows操作系统;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电子文稿软件PowerPoint;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及多媒体基本常识以及计算机安全的基本常识。《计算机文化基础》共分8章,每章附有适量习题。在本教材的配套教材《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训教程》里,对本教材的相关章节配备了相应的实训内容,并对本教材的习题给出了相应的参考答案。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计算机学习的入门教材,内容编排深浅结合,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可作为高职高专、中专各专业学生“计算机公共课系列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其他各层次读者学习计算机的入门教材。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概 述
1.2 数制的概念
1.3 计算机的数与编码
1.4 计算机中信息的存储单位
1.5 汉字输入法
小 结
习题1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2.1 计算机系统的概念
2.2 硬件系统
2.3 软件系统
2.4 计算机的“存储程序,程序控制”工作原理
小 结
习题2
第3章 中文Windows操作系统
3.1 Windows概述
3.2 Windows2000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3.3 “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3.4 “控制面板”的使用
3.5 其他功能的使用
小 结
习题3
第4章 字处理系统Word2000的应用
4.1 Word的基本知识
4.2 Word文档的创建与编辑
4.3 Word2000的页面排版
4.4 表格制作
4.5 复合文档的使用
4.6 Word2000的其他高级功能
小 结
习题4
第5章 电子表格软件Excel
5.1 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
5.2 Excel的基本功能、运行环境、启动和退出
5.3 工作簿和工作表的概念,工作簿的保存与打开
5.4 工作表的创建、编辑和排版
5.5 公式与函数
5.6 表格的格式化
5.7 制作图表
5.8 数据管理
5.9 数据透视表
5.10 页面设置与打印
小 结
习题5
第6章 电子文稿PowerPoint2000
6.1 PowerPoint2000的基本知识
6.2 演示文稿的创建与保存
6.3 演示文稿的制作
6.4 演示文稿的播放
小 结
习题6
第7章 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
7.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7.2 局域网的基本知识
7.3 Internet网及其使用
7.4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小 结
习题7
第8章 计算机安全的基本常识
8.1 计算机软件的版权保护
8.2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
8.3 计算机病毒
8.4 互联网的法律常识
小 结
习题8
参考文献
……
书名:计算机文化基础(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
作者: 刘爱琴 刘家磊 袁建波
书号:ISBN 978-7-5058-9240-8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5
计算机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的应用已成为各学科发展的基础。因此,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已成为人们的迫切要求,只有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技巧,才能站在时代的前列,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成为一个新型的有用人才众所周知Microsoft公司在人们信息处理上作出了巨大贡献,自从Windows和Office的第一个版本发布后,我们见证了人们在工作、生活上发生的巨大变化。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人们的工作效率也在不断提高,它甚至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思想和习惯。为了适应社会各阶层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了解,普及计算机的基本应用,我们综合多年来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紧跟计算机技术的潮流,编写了这本《计算机文化基础》。
本书在编写时以项目、任务为基础,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点,使学生学有所用。本书主要分十个项目,项目一和项目二讲述计算机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应用与组成,以及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计算机病毒的概念;项目三介绍Windows XP操作系统,通过具体的案例介绍Windows XP中的基本概念、Windows XP中文件的概念及基本操作;项目四介绍文字处理系统Word 2007,主要完成了文字的录入和编辑、文档格式的编排、图文混排以及表格的编辑和处理等任务;项目五讲述电子表格处理系统Excel 2007,主要完成了电子表格的创建、编排和格式的设置,使用公式或函数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建立各种格式的图表等任务;项目六通过一个完整的案例完成了PowerPoint 2007幻灯片的制作;项目七介绍Access 2007数据库的使用,通过几个任务完成了Access数据库与表的创建、记录的操作、查询的设计与创建、窗体的设计;项目八讲述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基础,主要介绍了有关网络的基本概念、Internet的发展和应用、IE的使用以及电子邮件的知识;项目九介绍多媒体技术的相关知识;项目十针对前面的内容列举了几个综合实训案例。
本书考虑到初学者的特点,采用模块化的结构,图文并茂,重点突出,每个项目内容讲解都包含了详细的操作步骤,通俗易懂,并且每个项目后还配有相应的习题。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非计算机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
本书由刘爱琴、刘家磊和袁建波担任主编,常国权、魏胜利、李春雨、郭建林、郭俊香、周漠彦担任副主编,其他参编人员有朱丽华、桑书娟、芦娜、李刚等。其中,李春雨编写项目一和项目二,郭俊香、朱丽华、桑书娟编写项目三和项目七,魏胜利编写项目四,郭建林、常国权编写项目五,刘爱琴、刘家磊编写项目六,芦娜、李刚编写项目八和项目九,最后由袁建波负责全书组稿和统编工作。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专家与读者批评指正。
作 者:郭江鸿 高伟 宁慧 主编
ISBN :7-81073-360-5
出版日期:2002.08
版次:1版
开 本:16开
装 帧:简装
本书包括: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Windows2000、Word2000、Excel2000、Power Ponint2000及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的基本知识和使用。书中详细介绍了几种软件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配有相应的习题。
本书可作为高校“计算机文化”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参加等级考试的参考书。
《计算机文化基础》为高职高专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
版权页:
插图:
点阵式打印机又称为针式打印机,它依靠一组像素或点的矩阵组合而形成更大的图像,用一组小针来产生精确的点,有9针和24针两种。针数越多,针距越密,打印出来的字就越美观。针式打印机的主要优点是:价格便宜、维护费用低,可复写打印,适合于打印蜡纸;缺点是:打印速度慢、噪声大、打印质量稍差。目前,针式打印机主要应用于银行、税务、商店等的票据打印。
喷墨打印机通过喷墨管将墨水喷射到普通打印纸上而实现字符或图形的输出。对于喷墨打印机来说,墨盒是最贵的易耗品。其主要优点是:打印精度较高、噪声低、价格便宜;缺点是:打印速度慢,由于墨水消耗量大,日常维护费用较高。
激光打印机可以将碳粉印在媒介上,这种打印机具有最佳的成本优势、优秀的输出效果,因而其占有统治地位。由于它具有精度高、打印速度快、噪声低等优点,已渐渐成为办公自动化的主流产品。随着普及性的提高,其价格也将大幅度下降。
1.5.2微机的性能指标
一台微型计算机功能的强弱或性能的好坏,不是由某项指标来决定的,而是由它的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硬件组成、软件配置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决定的。另外,对于不同用途的计算机,由于它们对不同部件的性能指标要求有所不同,评价标准也有所不同。因此,评价计算机的性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早期只用字长、运算速度和存储容量三大指标进行衡量,实际使用证明,只考虑这三个指标是不够的。
书评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已成为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为此,我们根据21世纪以人才的要求,特别是对计算机基本素质的要求,组织编写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
根据1999年8月教育部高教司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和《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以下简称《培养规格》)的精神,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万水电子信息有限公司精心策划,聘请我国长期从事高职高专教学、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执笔,在充分汲取了高职高专和成人高等学校在探索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教学成果的基础上,撰写了此套《21世纪高职高专新概念教材》。
为了编写本套教材,出版社进行了广泛的调研,走访了全国百余所具有代表性的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高等院校以及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在广泛了解情况、探讨课程设置、研究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经过学校申报、征求意见、专家评选等方式,确定了本套书的主编,并成立了编委会。每本书的编委会聘请了多所学校主要学术带头人或主要从事该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学大纲的确定以及教材风格的定位均经过编委会多次认真讨论。
本套《21世纪高职高专新概念规划教材》有如下特点:
(1)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特点,具有鲜明的高职高专特色。本套教材的作者都是长期在第一线从事高职高专教育的骨干教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特点和认识规律等有深入的了解,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可以说,每一本书都是教师们长期教学经验的总结。
(2)以《基本要求》和《培养规格》为编写依据,内容全面,结构合理,文字简练,实用性强。在编写过程中,作者严格依据教育部提出的高职高专教育“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力求从实际应用的需要(实例)出发,尽量减少枯燥、实用性不强的理论概念,加强了应用性和实际操作性强的内容。
(3)采用“问题(任务)驱动”的编写方式,引入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方法,便于激发学习兴趣。本套书的编写思路与传统教材的编写思路不同:先提出问题,然后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归纳总结出一般规律或概念。我们把这个新的编写原则比喻成“一棵大树、问题驱动”的原则。即:一方面遵守先见(构建)“树”(每本书就是一棵大树),再见(构建)“枝”(书的每一章就是大树的一个分枝),最后见(构建)“叶”(每章中的若干小节及知识点)的编写原则;另一方面采用问题驱动方式,每一章都尽量用实际中的典型实例开头(提出问题、明确目标),然后逐渐展开(分析解决问题),在讲述实例的过程中将本章的知识点融入。这种精选实例,并将知识点融于实例中的编写方式,可读性、可操作性强,非常适合高职高专的学生阅读和使用。本书读者通过学习构建本书中的“树”,由“树”找“枝”,顺“枝”摸“叶”,最后达到构建自己所需要的“树”的目的。
本书系“高等院校计算机系列教材”之一,它由全国几十所高校传授计算机知识的教师结合我国有关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与自身在教学第一线积累的经验编撰而成。在此书策划、撰写过程中,承蒙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单位学者指导,在此深表谢意!同时,作者们参考或引用了国内外同仁的不少文献,囿于篇幅限制,于此不再列陈,敬请谅解。
由于作者忙于教学,时间紧迫,虽再三努力,但书稿难于达到最佳水准,其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恭请各位赐教,以便我们日后修订时,使它更加完美。另外,还有刘济波、向宝坚、许中华、赵艳红等30位先生参加了资料整理与著述工作,在此对他们的辛勤劳作一并致谢!
编者
200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