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师范专科学校
1904年,甘肃文高等学堂(师范馆)创建。
1906年,兰山书院更名为甘肃省立优级师范学堂。
1911年,甘肃省立优级师范学堂更名为甘肃两级师范学堂。
1911年,甘肃两级师范学堂更名为甘肃初级师范学堂。
1913年,甘肃初级师范学堂更名为甘肃省立师范学校。
1914年,甘肃省立师范学校更名为甘肃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路易艾黎(3)1936年,甘肃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更名为甘肃省立兰州师范学校。
1949年,甘肃省立兰州师范学校更名为甘肃省兰州师范学校。
1958年,甘肃省兰州师范学校升格为兰州师范专科学校(作为校方认定的学校创立时间)。
1961年,兰州师范专科学校改建为甘肃省兰州师范学校。
1962年,甘肃省兰州师范学校停办。
1971年,甘肃省兰州师范学校复校并更名为兰州师范学校。
1977年,兰州师范学校(专科班)创建(合署)。
1978年,兰州师范学校(专科班)升格为兰州师范专科学校。
1981年,兰州师范专科学校独立办学。
1992年,兰州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培黎石油学校
1942年,培黎工艺学校创建。
1943年,培黎工艺学校更名为山丹培黎工艺学校。
1950年,山丹培黎工艺学校更名为西北石油管理局培黎工业学校。
1953年,西北石油管理局培黎工业学校更名为培黎石油技工学校。
1956年,培黎石油技工学校更名为兰州石油技工学校。
1957年,广州石油机械安装技工学校并入兰州石油技工学校。
1985年,兰州石油技工学校(部分)改建为培黎石油学校
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
1984年,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创建。
2003年,培黎石油学校并入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6年,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兰州城市学院。
2006年12月,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成立,与兰州城市学院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合署。
2007年,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并入兰州城市学院。
2007年,兰州城市学院培黎工程技术学院成立。
2009年11月,兰州城市学院培黎石油工程学院成立。
2015年,兰州城市学院在原培黎工程技术学院与培黎汽车工程学院两个二级学院整合基础上成立培黎机械工程学院。
2018年,被列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3年5月,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6个,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法学、历史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形成了服务城市类、教师教育类、工程技术类三大专业集群。拥有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7门、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
兰州城市学院(10)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1144人,其中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1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3人、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6人、甘肃省优秀专家2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4人、甘肃省飞天学者3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省级创新创业教学名师5人。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张艳平34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刘子江35
全国优秀教师:李芳36、黄大年37
甘肃省领军人才:曹洁38、张艳平39、莫超40
甘肃省优秀专家:米文佐41、刘子江35
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牟录贵42、莫超40、雷卫平43、刘子江35等
学院 |
团队名称 |
团队带头人 |
备注 |
数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主干课程 |
梁延堂 |
2010年获省级教学团队 |
文学院 |
现代汉语与方言 |
莫超 |
2011年获省级教学团队 |
教育学院 |
学前音乐教育 |
夏艳萍 |
2012年获省级教学团队 带头人:孔庆浩 |
体育学院 |
田径教学与运动训练(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 |
姜继权 |
2014年获省级教学团队 |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
基础化学 |
赵国虎 |
2015年获省级教学团队 |
培黎工程技术学院 |
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 |
同长虹 |
2016年获省级教学团队 |
幼儿师范学院 |
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
李兰芳 |
2018年获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王晓丽,团队名称:学前教育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
学院 |
团队名称 |
团队带头人 |
备注 |
数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主干课程 |
梁延堂 |
2010年获省级教学团队 |
文学院 |
现代汉语与方言 |
莫超 |
2011年获省级教学团队 |
教育学院 |
学前音乐教育 |
夏艳萍 |
2012年获省级教学团队 带头人:孔庆浩 |
体育学院 |
田径教学与运动训练(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 |
姜继权 |
2014年获省级教学团队 |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
基础化学 |
赵国虎 |
2015年获省级教学团队 |
培黎工程技术学院 |
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 |
同长虹 |
2016年获省级教学团队 |
幼儿师范学院 |
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
李兰芳 |
2018年获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王晓丽,团队名称:学前教育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
甘肃省重点学科:现代汉语方言、社区体育管理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7门。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前教育。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学、审计学、城市管理、音乐学等。
序号 | 课程名称 | 批准年度 | 课程负责人 |
1 | 高等代数 | 2004 | 谢继国 |
2 | 无机化学 | 2004 | 李生英 |
3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 2006 | 熊旭军 |
4 | 有机化学 | 2006 | 王桂良 |
5 | 篮球 | 2006 | 范海荣 |
6 | 分析化学 | 2006 | 陈明凯 |
7 | 声乐学 | 2006 | 魏素萍 |
8 | 中国现代文学 | 2007 | 雷岩岭 |
9 | 现代汉语 | 2007 | 王小敏 |
10 | 解析几何 | 2008 | 梁延堂 |
11 | 概率论数理统计 | 2008 | 田丽娜 |
12 | 声乐学 | 2011 | 孔庆浩 |
13 | 常微分方程 | 2011 | 王素云 |
14 | 仪器分析 | 2012 | 赵国虎 |
15 | 纤维艺术 | 2012 | 杨广银 |
16 | 中国古代文学 | 2013 | 杨玲 |
17 | 大学人文 | 2014 | 高原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电实验教学中心
在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序号 | 课程名称 | 批准年度 | 课程负责人 |
1 | 高等代数 | 2004 | 谢继国 |
2 | 无机化学 | 2004 | 李生英 |
3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 2006 | 熊旭军 |
4 | 有机化学 | 2006 | 王桂良 |
5 | 篮球 | 2006 | 范海荣 |
6 | 分析化学 | 2006 | 陈明凯 |
7 | 声乐学 | 2006 | 魏素萍 |
8 | 中国现代文学 | 2007 | 雷岩岭 |
9 | 现代汉语 | 2007 | 王小敏 |
10 | 解析几何 | 2008 | 梁延堂 |
11 | 概率论数理统计 | 2008 | 田丽娜 |
12 | 声乐学 | 2011 | 孔庆浩 |
13 | 常微分方程 | 2011 | 王素云 |
14 | 仪器分析 | 2012 | 赵国虎 |
15 | 纤维艺术 | 2012 | 杨广银 |
16 | 中国古代文学 | 2013 | 杨玲 |
17 | 大学人文 | 2014 | 高原 |
学校先后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237个;与塞浦路斯欧洲大学、美国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俄罗斯奔萨国立大学、法国欧亚高等管理学院、新西兰ARA坎特伯雷理工学院等10余所国外高校建立国际教育合作关系,与台湾昆山科技大学、台北城市科技大学、台湾万能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数十家境外及国内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合作关系,2015年学校加入了“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与省内7所高校建立了教师教育联盟,与全国12所石油高校建立了行业战略联盟,与安宁5所高校建立了战略联盟。2015年成为甘肃省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试点高校,2017年被教育部列为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学校,2017年被列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0年与天津城建大学、兰州市安宁区人民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22年与甘肃农业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甘肃文化翻译中心、路易•艾黎研究中心、兰州智慧城市研究院等36个研究院(所),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高校省级新型智库1个。
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实验室
自动化、装置实验室
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
甘肃文化翻译中心
甘肃方言研究所
甘肃书法文化教育研究中心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所
信息技术教育与应用研究所(城市信息与系统科学研究所)
教师教育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所 学前教育研究所)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机械检测与故障诊断研究所
城市社会心理研究中心
当代敦煌文化艺术创意研究中心
城市环境与污染治理研究所
2006年至2012年,学院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共计32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6项;获得地厅级科研成果奖共计55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32项,12项被鉴定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表省级以上论文4172篇,其中SCI论文172篇,EI论文64篇,CPCI-S论文17 篇,CSCD论文185篇,CSSCI论文317篇,北大核心363篇。出版著作40部,主编教材109部,参编教材106部;承担国家级项目2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获批经费174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获批经费507万元。承担省部级项目65项,其中社会科学类46项,获批经费103.6万元,自然科学类19项,获批经费75万元。承担地厅级项目274项,获批经费305.4万元。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34.84万册,电子图书100.08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23个。拥有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博硕论文库等15个数据库,收录电子图书53万册,电子期刊4300种,博硕论文81万篇,视频资料7451部,视听光盘4988件,设有期刊论文和电子图书2个学术搜索平台,试用电子资源10种[1]。
学术期刊
甘肃高师学报编辑部《甘肃高师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兰州城市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联合主办的国内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学报创刊于1998年,原由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天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张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省内五所师范专科学校联办。学报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2014年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校训
手脑并用、创造分析
释义:兰州城市学院以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工合运动先驱、著名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培黎石油学校创始人路易艾黎先生倡导的“手脑并用,创造分析”为校训,其内涵一是强化实践,能够运用知识,结合实际,切实提高动手能力;二是注重理论,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三是勇于创造,敢为人先,提出并分析解决问题;四是勤于思考,善于从表象入手,深入发掘事物的内涵与本质。
“手脑并用,创造分析”,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既是路易:艾黎先生教育思想的结晶,也是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至理名言。作为艾黎事业和艾黎精神的继承人,兰州城市学院将“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确定为校训,激励全校师生善于动手,勤于动脑,乐于分析,敢于创造,勇于实践,努力将其发扬光大,使其在新的时代里呈现出新的生命力,绽放新的光芒。
校徽
校徽释义:兰州城市学院校徽由校名、建校时间和中心图案构成。校微采用图形图案,蕴含无穷、博大、圆满之意,既象征着学校如旭日初升,发展前景光明宏远,又表现了丰富多彩、成长成才的校园生活。校微图案采用蓝、白、黑三种颜色组成,色泽简洁明快、典雅大方。微标圆环上方为毛体字“兰州城市学院",下方为英文“兰州城市学院”。校微中心图案由兰州城市学院英文名称Lanzhou-City- University三个单词的首个大写字母"L、C、U"变体构成,整体形象似一本翻开的书籍,象征着学校立德树人、培育栋梁的崇高使命,也像高楼林立的城市建筑,突出学校以“城市”命名的理念,体现学校服务城市的功能。标志下方的“1958”字样,表示兰州城市学院创建于1958年。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许尔忠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曹洁[6] |
党委副书记 | 王基 |
副校长 | 李慕堂、牟录贵、方忠义、魏晋华、张发旺 |
党委常委 |
许尔忠、曹洁、王基、李慕堂、牟录贵、方忠义、魏晋华、张发旺、王珺、陈伟 |
监察专员、纪委书记 | 王珺[1] |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许尔忠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曹洁[6] |
党委副书记 | 王基 |
副校长 | 李慕堂、牟录贵、方忠义、魏晋华、张发旺 |
党委常委 |
许尔忠、曹洁、王基、李慕堂、牟录贵、方忠义、魏晋华、张发旺、王珺、陈伟 |
监察专员、纪委书记 | 王珺[1] |
西校区
兰州城市学院西校区(校本部)位于安宁区街坊路11号,毗邻甘肃农业大学,原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所在地,现兰州城市学院的前身之一。原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占地628.8亩,校舍建筑面积30.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1亿元。
2008年以后主要新建设逸夫图书馆、体育综合训练馆、田径场、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学生活动中心等教学及辅助用房9.9万平方米。
下设学院:文学院、数学学院、传媒学院、音乐学院、体育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城市经济与旅游文化学院、社会管理学院、教育学院(除学前教育专业)、继续教育学院
甘肃省实验中等专业学校(兰州城市学院实验中专)毗邻西校区。兰州城市学院
培黎校区
兰州城市学院培黎校区位于安宁区安宁东路180号,毗邻培黎广场,原培黎石油学校所在地,现兰州城市学院的前身之一。原培黎石油学校占地面积153332㎡,建筑面积103000㎡,图书馆藏书18万册,固定资产总额6500万元。2008年以后主要新建设工业实训中心和4号学生公寓等教学及辅助设施3.5万平方米;项目总扩建面积13.4万平方米。
下设学院:美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培黎石油工程学院、、培黎工程技术学院、北方汽车工程学院兰州城市学院
东校区
兰州城市学院东校区位于城关区嘉峪关西路692号,原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所在地,学校占地面积约5万多平方米。
下设学院:幼儿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一部分)兰州城市学院
2009年1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二批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9月1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传承项目:西部民歌[9]。
2021年1月17日 ,兰州城市学院团委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授予“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称号[10]。
2022年4月,兰州城市学院位列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496名[11]。
据2022年6月兰州城市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首届甘肃省“文明校园”、甘肃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甘肃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甘肃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第三批甘肃省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单位、甘肃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12]、平安甘肃建设优秀单位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2023年4月,兰州城市学院位列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499名[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