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雄生

中文名 陈雄生
所在科室 脊柱外科
教学职称 教授
目录导航

擅长领域

擅长脊柱韧带骨化病、脊柱退变性疾病及脊柱脊髓损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胸椎后纵韧带骨化及黄韧带骨化症、腰椎韧带骨化病、颈椎病、颈椎管狭窄症、胸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峡部裂、上颈椎损伤与畸形等)[1]

个人职务

管理职务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脊柱三科主任

学术兼职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康复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四届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外科学组委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骨科学会创伤骨科分会委员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脊柱外科学组常务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外科学组委员[1][2]

主要成就

科研项目

Sox8在脊柱损伤导致神经元缺血再灌注中的调控作用和机制研究

骨桥蛋白在介导黄韧带骨化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骨桥蛋白在介导黄韧带骨化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Sox8在脊柱损伤导致神经元缺血再灌注中的调控作用和机制研究[3]

项目成果

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实践和相关研究20余年,在脊柱退变、损伤、畸形以及脊柱韧带骨化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均有较深入研究,主刀完成各类脊柱手术超过5000例,除较为常规的颈椎前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颈椎、胸椎、腰椎骨折脱位的复位减压内固定术外,枕颈部和上颈椎的减压、复位、内固定术、胸椎椎板与黄韧带骨化物整块切除术、腰椎椎弓峡部裂的单椎节前后结构间植骨内固定术、脊柱的非融合技术包括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腰椎动态稳定技术以及微创减压技术均已形成技术特色。

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863”计划专项课题1项,从事组织工程韧带的基础研究,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1项,从事脊柱黄韧带骨化病发病机理的研究,第一负责人承担课题上海市科委基金5项,从事骨移植替代物的3D打印以及纳米技术应用的研究,研发脊柱微创手术工具等,基金总额近500万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获得荣誉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1][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