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金融

青海金融

中文名 青海金融
语种 中文
编辑部地址 青海省西宁市昆仑路3号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
编辑单位 《青海金融》编辑部
国际刊号 1007-841X
出版周期 月刊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1992年,《青海金融》创刊,刊期为月刊[2]

2000年12月7日,《青海金融》通联发行工作会议在青海西宁举行。

2003年,《青海金融》进行改版,新设置了“七彩桥”等栏目。

2014年12月,《青海金融》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4]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青海金融》开辟有“金融观察”“互联网金融”“经济金融”“资本市场”“调查报告”“问题探讨”“金融监管”“农村金融”“外汇管理”“金融译苑”等栏目[1]

人员编制

编委会

据《青海金融》2020年第3期期刊内页显示,《青海金融》编委会共有编委25人。

《青海金融》编委会编委人员
倪金乾 胡巍东 王文忠 刘世恩 张卫东
田继敏 胡文勇 梁世斌 陈军 李开贞
孙勇 李锦军 王兴源 齐利源 刘山新
岳利贵 付烨冰 谷晶 李兴财 黄劲翔
肖鹏 高海明 刘勇 邹建刚 丁太诚

编辑部

据《青海金融》2020年第3期期刊内页显示,《青海金融》编辑部共有责任编辑8人、复审1人(王长松)、美术编辑1人(刘永合)。

《青海金融》编辑部责任编辑人员
淡亚君 覃凌燕 樊纪相 汪金祥
时波 李亚奇 山成英 韩璟

办刊成果

《青海金融》编委会编委人员
倪金乾 胡巍东 王文忠 刘世恩 张卫东
田继敏 胡文勇 梁世斌 陈军 李开贞
孙勇 李锦军 王兴源 齐利源 刘山新
岳利贵 付烨冰 谷晶 李兴财 黄劲翔
肖鹏 高海明 刘勇 邹建刚 丁太诚

收录情况

《青海金融》编辑部责任编辑人员
淡亚君 覃凌燕 樊纪相 汪金祥
时波 李亚奇 山成英 韩璟

出版发行

影响因子

《青海金融》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全文收录上网期刊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1][2]”。

2017年,《青海金融》成为《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2]

荣誉表彰

据2020年7月4日中国知网显示,《青海金融》出版文献共8710篇[2]

据2020年7月4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青海金融》文献量为4168篇、基金论文量为43篇[3]

文化传统

据2020年7月4日中国知网显示,《青海金融》总被下载496198次、总被引6449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249,(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102[2]

据2020年7月4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青海金融》被引量为4562次、下载量为49665次,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青海金融》影响因子为0.21(财政学、金融学、保险学刊均影响因子为0.91),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名第5716名[3]

办刊宗旨

《青海金融》曾被评为青海省优秀期刊[2]

投稿须知

现任领导

《青海金融》旨在宣传中国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政策,及时反映金融工作动态,深入探讨金融体制改革中的理论问题[5]形象标识形象标识

社会评价

1.投稿应为作者原创、未公开发表、无知识产权争议。若有抄袭、剽窃、涉密以及其他侵权行为的文责自负,该刊概不承担责任。

2.该刊对所有稿件进行相似性检测,相似率超过25%一律不采用。摘用他人文章,应注明原文作者姓名、出处及刊登日期,并将参考文献按顺序排列,附于正文之后。

3.为方便审稿及刊物邮递,请投稿者注明作者信息,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学历、职称、单位全称、邮政编码及联系方式;署名课题组的应注明课题组组长、成员及联系方式。

4.该刊对格式规范、逻辑严密、观点鲜明、论证充分、立意新颖且有一定研究深度和价值的稿件优先采用。

5.作者投寄到该刊的稿件若3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单,请再另投他刊,期间切勿一稿多投。

6.投稿可采用纸质投寄和电子邮件投递。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