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

中文名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
职业 德国作曲家
信仰 基督教
别名 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
出生地 德国哈勒
性别
民族 萨克森
出生日期 1685年2月23日
目录导航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 Frederic Handel,1685-1759)[4],出生于德国哈勒城的一个小市民家庭,是著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

1685年2月23日,亨德尔出生在德国中部的哈雷镇[5]。与他伟大的同龄人巴赫不同的是,他的家庭并没有多少音乐气息:父亲是一个理发师兼外科医生,认为音乐是卑贱的职业(的确,在当时的保护人制度下,音乐家只能算是有技艺的仆人)。但天生喜爱音乐的小亨德尔不顾父亲的反对,偷偷的练习弹古钢琴(难以想象,后来在键盘乐器演奏领域可与巴赫匹敌的亨德尔,竟是这样接受他的启蒙教育的!)亨德尔就是在这样充满矛盾的逆境中度过了他的童年。亨德尔少年时期曾跟随当地风琴师、作曲家学习音乐,后来担任了哈勒礼拜堂的风琴师,并开始创作。

后来,当地的住萨克森—魏森斯菲尔大公偶然发现了小亨德尔练琴并深深为他的毅力和天分所感动,于是出面说服了老亨德尔同意他天才的儿子认真的学音乐。此后的几年中,亨德尔随作曲家、风琴演奏家查豪学习了键盘乐器和作曲,也学会了演奏双簧管和小提琴。凭著过人的天资和名师的指教,小亨德尔进步的很快。

十八岁是成家立业的年龄—1703年,亨德尔正式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只身远行到汉堡在歌剧院里当了一个小提琴手(巴赫也是在这一年开始了管风琴师的职业)。亨德尔的才华不久就引起了一些艺术赞助人的注意,他们中有些人打算拿出钱来供年轻的亨德尔去意大利学习歌剧和作曲(当然不是无偿的,学成后要回来为他们服务)。抱负远大的亨德尔婉言谢绝了这些赞助:他要凭自己的努力挣足学费去留学,不能把自己的前途卖给别人。

1705年,亨德尔创作的歌剧《阿尔米拉》的上演获得了成功,使他得以踏上留学的旅程[6]。在当时意大利是全欧洲歌剧艺术的圣地。亨德尔越过阿尔卑斯山,在那不勒斯、罗马、佛罗仑萨和威尼斯等地学习了三年,同斯卡拉蒂和科雷利等大师都有交往,把意大利的歌剧艺术学到了手。

演艺经历

学成归国的亨德尔在德国处处受到欢迎。1710年,这个25岁的年轻人就任汉诺威选帝侯的宫廷乐长。他并没有满足于这个不错的差事,而是把眼光放到了海外。当时的英国比德国富裕得多,歌剧艺术在那里也更受欢迎。但自从普赛尔1695年逝世后,英国的歌剧艺术就止步不前,需要新鲜的血液。亨德尔看准了这个机遇,就向主人请了一年的假,渡海去了英国,此后几年亨德尔就往返于英德之间。他的到来给沉闷的英国歌剧界带来了一股清风,在伦敦他的歌剧《里纳尔多》大获成功,1713年他以一首《女王生日颂歌》博得了安妮女王的赏识,于是亨德尔索性就不回汉诺威了。

命运捉弄了这位开了小差的宫廷乐长:1714年没有子女的安妮女王驾崩,亨德尔的“老领导”汉诺威选帝侯乔治以英王亲戚的身份继承了英国王位,亨德尔恐怕要遭殃了。可他镇定自若,以一部精心创作的《水上音乐》欢迎了新国王乔治。国王对乐曲的华贵典雅赞叹不已,问这是何人所作。当得知作者是老部下亨德尔时,不仅原谅了他的旧过,还当即增加了他的年薪。

此后的十余年时间里,亨德尔创作了大量的声乐和器乐作品,特别是歌剧,这为他在全欧洲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也是举世公认的管风琴大师,在当时也只有巴赫才可与他匹敌。但从十八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开始,原来盛行的意大利语歌剧在英国开始衰落。

1729年由普佩什作曲的一部名叫《乞丐的歌剧》的喜歌剧在伦敦上演。此剧采用英语对白,取材于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该剧上演后大受好评,传统的意大利歌剧相比之下显出了严重的弊端:用意大利语演唱限制了英国听众的理解;神话故事、贵族恩怨等等题材也不能引起新兴市民阶层的兴趣。作者通过此剧对亨德尔和他的意大利正歌剧作了无情的讽刺。当一群盗贼上台时,响起的音乐竟然是亨德尔在英国的成名作《里纳尔多》中的《十字军进行曲》!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靠意大利正歌剧起家的亨德尔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他的几部歌剧上演相继遭到失败,最终他经营的歌剧院被迫关闭。嫉妒他的政敌趁机制造各种流言蜚语……

1737年,内外交困的亨德尔中风偏瘫,人们以为他的音乐生涯完了。就在这种绝境中,亨德尔奇迹般的站起来了。经过几个月的温泉治疗,他战胜了偏瘫。面对萧条的意大利正歌剧市场,他把精力转向了清唱剧的创作[7]

清唱剧(Oratorio)是一种从十七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音乐形式,常以宗教的或半宗教的故事作为主题,没有复杂的舞台情节而注重音乐的表现。由于剧情取材于英国人耳熟能详的圣经故事而且采用英语演唱,在英国会有不错的市场。

1742年,他在一种不可思议的热情驱动下,仅用24天就完成了清唱剧《弥赛亚》的创作。同年这部作品在爱尔兰首府都柏林低调上演。出乎很多人意料,这部作品在都柏林一炮打响。亨德尔又重新回到了英国人的音乐生活中来了!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消息传到伦敦,人们纷纷要求一睹为快。次年在伦敦上演时英王乔治二世亲临剧院,当第二部分终曲《哈里路亚》奏响时,国王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站起来听完了全曲(《哈里路亚》要站著听作为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一直延续到今天)。为了维护《弥赛亚》的地位不因过多的演奏而受损,英王下旨每年只在春天演奏一次,且只有亨德尔本人才有资格指挥。

亨德尔的清唱剧质朴感人,把高度的艺术性和虔诚的宗教信仰融入了一个个音符之中。从《扫罗》、《以色列人在埃及》到《参孙》都同样出色。

1750年(巴赫在这年逝世),年迈的亨德尔在车祸中受了伤,第二年他的视力开始减退,不久完全失明。他依然拖著病体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包括每年春天指挥《弥赛亚》的演出。

1759年春,74岁的大师照例指挥了演出,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老人倒下了。几天以后的4月14日,这位乐坛上的巨星陨落了。 亨德尔享受了国葬的待遇,长眠在历代国王圣贤下葬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地,在那里有一座亨德尔纪念像耸立至今。

回顾亨德尔的一生,他确实是乐坛上的常青树和多面手:他一生近60年的音乐生涯中,在德、英、意三国乃至全欧洲都获得了巨大的声誉;他的作品熔德国严谨的对位法、意大利的独唱艺术和英国的合唱传统于一炉,成为世界音乐史上的瑰宝。他同巴赫、维瓦尔第一起,为辉煌的巴洛克时代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1697年老亨德尔去世时,念念不忘要让儿子作一个律师而不要去搞什么音乐。亨德尔并没有因此放弃他的艺术追求。

1702年,他先进入哈雷大学学习法律,算是不违父命,同时又在当地的教堂里担任兼职管风琴师。

1703年,亨德尔迁居汉堡,并担任了汉堡歌剧院的提琴师。

1705年,他的歌剧作品《阿尔米拉》和《尼罗》在汉堡歌剧院上演并获得成功。

1706年至1710年,亨德尔在当时世界歌剧中心意大利四处游历,广泛接触了意大利的音乐文化,开阔了艺术眼界。

1709年他新创作的歌剧《阿格里皮娜》在威尼斯上演,得到了意大利歌剧界的一致好评,但亨德尔并没有感到满足,不久他又远走英国。

1712年定居英国后,对英国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肖像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肖像(16)亨德尔从30年代开始创作清唱剧。他的清唱剧使用英文歌词,由英国人演唱,是一种为英国观众而写的新型作品,但上演之初并不成功,只是经过了十多年时间,才受到普遍的欢迎,亨德尔在英国也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亨德尔的曲风雄伟、崇高,所创作的清唱剧是戏剧性的英雄史诗。

主要作品

音乐作品

亨德尔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一生创作了大约41部歌剧,5首颂歌,5首加冕赞美歌,37支奏鸣曲,20支管风琴曲,还有许多教廷音乐及音乐小品,其主要作品有:清唱剧《以色列人在埃及》、《参孙》《弥赛亚》、《犹大马卡白》等三十二部,歌剧四十六部,管弦乐《水上音乐》、《森林音乐》、《烟火音乐》各一套,管弦协奏曲十一首,大协奏曲四十二首,还有室内乐、组曲、序曲、恰空等器乐曲。他的代表作有管弦乐曲《皇家水上音乐》、《皇家焰火音乐》、清唱剧《弥赛亚》等[8],《弥赛亚》中的《哈利路亚》流传最为广泛。

他还担任音乐指挥和艺术总监,亲自参加剧院的管理、技术协调等事务工作。后来他转向创作神剧,将声部的独立地位用和声代替。

1743年,《弥赛亚》在伦敦上演,英王乔治二世亲临剧院。当听到第二部分终曲《哈利路亚大合唱》时,国王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站立起来听完了全曲,将它称为“天国的国歌”。现今音乐会演奏此曲时全体观众均会起立聆听,成为一个非常特别的惯例[9]

《水上音乐》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作品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作品又称《水乐》、《船乐》。亨德尔作于1717年,是一部管弦乐组曲。传说是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上为新即位的英皇乔治一世演奏的,故有“水上音乐”的美名[10]。全部组曲由二十首小曲组成,开始是一首法国式的前奏曲,其后是布莱舞曲、小步舞曲等各种形式的舞曲,同时也有缓慢乐章。乐器使用了小提琴、低音提琴、日耳曼横笛、法兰西横笛、双簧管、圆号、小号等。

现代人们演奏和听到的《水上音乐》已经不是亨德尔的原作,而是后来英国曼彻斯特的哈莱乐队指挥哈蒂(Harty)爵士为近代乐队所改编的乐曲,共有六个乐章:快板、布莱舞曲、小步舞曲、号角舞曲(一种古代的三拍子舞曲)、行板、坚决的快板。由于旋律优美动听,节奏轻巧而流传后世。

这里人们选录了六个乐章中的第一乐章、第二乐章和第六乐章。第一乐章为庄严的序曲,乐曲气氛活泼热烈,开始由圆号与弦乐器共同奏出轻盈的同音反复和华美的颤音,相互对答。第二乐章为舞曲般的旋律,气氛轻松舒展。第六乐章为坚决的快板,威武雄壮。《焰火音乐》,皇家焰火音乐是亨德尔晚期最伟大的乐队作品之一,它是受命为英国庆祝“爱克斯-拉夏贝尔和约”的签订而作。这个和约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奥地利皇位继承战争”,庆祝活动有焰火表演和与之配合的辉煌音乐。在创作时,国王强调不要“提琴”。这首焰火音乐首演于1749年4月21日,在伦敦渥哈尔花园。

这部作品共分六个乐章:

一、序曲。以华美而富丽堂皇的慢板旋律开头,然后以传统的赋格开始快板主体,利用乐器的对比重叠,表达出有活力、复杂的织体,然后又回到慢板。

二、布列舞曲。这是一个小巧的中间插段,其旋律轻松而朴实,有跳跃感。

三、西西里风格。这是一个宁静舒缓的广板,类似圣诞音乐中的田园曲。

四、欢乐的快板。以巴洛克式小号主题表达的欢乐气氛。

五、法国式的小步舞曲,柔和的对比乐章。

六、小步舞曲,双簧管与大管的合奏。

《弥赛亚》

清唱剧《弥赛亚》之哈里路亚这一清唱剧作于1741年9月,作曲家亨德尔在一种不可遏止的热情冲动下,只用了二十多天就写出了这部注定要成为经典之作的清唱剧《弥赛亚》。这部作品曾是作者“流着眼泪写作”而成的,同样也打动了1743年在伦敦音乐厅观看首演时的所有听众,甚至英王乔治二世在听完第二幕终曲《哈里路亚》这一合唱后,起立以示敬意。这一举动竟形成了传统,直到今天,人们在现场欣赏合唱《哈里路亚》时,都必须全体起立以示敬意。

“弥赛亚”一词源于希伯来语,意为“受膏者”(古犹太人封立君王、祭祀时,常举行在受封者头上敷膏油的仪式)。后被基督教用于对救世主耶稣的称呼。全剧分三部分,共有序曲、咏叹调、重唱、合唱、间奏等57首分曲。第一部分叙述圣婴耶稣的诞生;第二部分是关于耶稣为拯救人类,四处传播福音以及受难而被钉死于十字架上的经历;第三部分则是耶稣显圣复活的故事和赞美诗。这是亨德尔少数完全表现宗教内容的作品中最出色的一部,实际上其中对音乐的戏剧性和人性的宣传远胜于对宗教的虔诚感情。

全剧为主调和声音乐风格,以旋律优美、和声洗练见长。西西里民间乐器风笛的使用在当时是大胆而新颖的。由于其中不少分曲具有很高的技术训练价值和艺术性,至今仍在音乐会和声学教学中被广泛采用。整个作品经典迭出,美不胜收。其中这里所介绍的“哈里路亚”一段,则更是以其震撼的气势,洗练而悠长的旋律,以及教堂圣歌的庄重典雅,而成为传世佳作。

《降B大调竖琴协奏曲》

竖琴协奏曲集(Harp Concertos)竖琴协奏曲集(Harp Concertos)又称《竖琴协奏曲 Harp Concerto Op.4 No.6》

竖琴这一古老的乐器始终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典雅之美,其音色平和、舒缓却又极富底蕴。数百年来,竖琴虽然在交响乐团中一直扮演着配角,但是以它为主角的古典音乐却往往令听众如痴如醉。亨德尔的《降B大调竖琴协奏曲》,Op.4 No.6 可以说是最著名的竖琴协奏曲作品,其和op.4 No.5均改编自同编号的《管风琴协奏曲》。当竖琴作为主奏乐器后,赋予了作品全新的感觉[11],旋律优雅明快是本曲的特点。
乐曲一开始就以明快积极的弦乐让听者心情愉悦,旋律带着明朗与优美的亮色。此后竖琴的主奏清脆欢快,如晶莹的鹅卵石点缀欢畅的浅溪,如从透明的水晶里传出的清凉灵动。抒情而优美的第二乐章,这时的竖琴相对安静了下来,舒缓的旋律流溢典雅柔美的诗意,仿佛经历愉悦后的宁静沉淀,焕发着另种魅力。通过此曲来感受竖琴与古典音乐的魅力,当旋律荡漾心间时,音乐带来的静心的清凉、舒适的明朗给人以美好的精神享受。

这部作品分为三个乐章:

第1乐章 行板 - 快板(Harp Conc. op.4,6- I Andante - Allegro)

第2乐章 小慢板(Harp Conc. op.4,6- II Larghetto)

第3乐章 有节制的快板(Harp Conc. op.4,6- III Allegro moderato)

洐生作品

书籍名称:《亨德尔画传》

作者:(法)让·加卢瓦编 著

出版时间:2005-1[12]

分类:美术教育

开本:大16开

页数:250摘要: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作品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作品乔治·弗雷德里克·亨德尔(1684-1759),著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一生创作了《阿尔辛娜》、《奥兰多》等四十六部歌剧,《弥赛亚》等三十二部清唱剧,以及《水上音乐》、《皇家烟火音乐》等管弦乐曲。作为歌剧、古键琴奏鸣曲、管风琴赋格、协亨德尔被人们称为巴赫齐名的巴洛克音乐最伟大的作曲家。

该书以传记体例讲述了亨德尔的生平故事和音乐创作历程,同时又对其主要音乐作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评述。两种文体相互交织,将客观翔实的历史记述和精致细腻的音乐评论结合在一起,从而勾勒出音乐家丰富而立体的艺术人生。此外,本书还配有亨德尔及其同时代的音乐家、艺术家的图片,以及一些手稿和乐谱片段,使你在阅读本书时,能够更加真实地贴近过去的那个音乐时空,享受一次难忘的音乐旅程。

目录:

第一章学艺时期

第二章意大利受教

第三章泰晤士河上的汉诺威王朝

第四章皇家音乐剧院

第五章创建新剧院

第六章对抗贵族剧院

第七章协奏曲,歌剧,清唱剧

第八章最后的杰作

第九章伟大而善良的亨德尔先生[13]

歌剧

HWV

首演时间

外文标题

中文名

首演地

1

1705年1月8日

Almira

阿尔米拉

汉堡

2

1705年2月25日

Nero

尼禄

汉堡

3

1708年

Florindo

弗洛林多

汉堡

4

1708年

Daphne

达夫内

汉堡

5

1707年或1708年

Rodrigo

罗德里戈

弗洛伦萨

6

1709年12月26日

Agrippina

阿格丽品娜

威尼斯

7a/b

1711年2月24日

Rinaldo

里纳尔多

伦敦

8a/b/c

1712年11月22日

Il pastor fido

诚实的牧羊人

伦敦

9

1713年1月10日

Teseo

忒修斯(海姆)

伦敦

10

1713年6月(?)

Silla

西拉

伦敦

11

1715年5月25日

Amadigi di Gaula

高卢的阿马迪吉

伦敦

12a/b

1720年4月27日

Radamisto

拉达米斯托

伦敦

13

1721年4月15日

Muzio Scevola

穆齐奥·谢沃拉

伦敦

14

1721年12月9日

Floridante

弗洛里丹特

伦敦

15

1723年

Ottone

奥托内

伦敦

16

1723年5月4日

Flavio

弗拉维奥

伦敦

17

1724年5月14日

Giulio Cesare

尤里乌斯·凯撒

伦敦

18

1724年10月31日

Tarmeriano

塔麦拉诺

伦敦

19

1725年2月13日

Rodelinda

罗德琳达

伦敦

20

1726年3月12日

Scipione

希皮奥内

伦敦

21

1726年5月5日

Alessandro

亚历山德罗

伦敦

22

1727年1月31日

Admeto

阿德梅托

伦敦

23

1727年11月11日

Riccardo Primo

里卡多一世

伦敦

24

1728年2月17日

Siroe

西罗

伦敦

25

1728年4月30日

Tolomeo

托洛梅奥

伦敦

26

1729年12月2日

Lotari

洛塔里奥

伦敦

27

1730年2月24日

Partenope

帕特诺普(斯塔皮格里阿)

伦敦

28

1731年2月2日

Poro

波罗

伦敦

29

1732年1月15日

Ezio

埃齐奥

伦敦

30

1732年2月15日

Sosame

索萨梅(诺里斯)

伦敦

31

1733年1月27日

Orlando

奥兰多

伦敦

32

1734年1月26日

Arianna in Creta

阿里阿德涅

伦敦

33

1735年1月8日

Ariodante

阿廖丹特

伦敦

34

1735年4月16日

Alcina

阿尔辛娜

伦敦

35

1736年5月12日

Atalanta

阿塔兰塔

伦敦

36

1737年1月12日

Arminio

阿尔米尼奥

伦敦

37

1737年2月16日

Giustino

格鲁斯蒂诺

伦敦

38

1737年5月18日

Berenice

贝勒尼基

伦敦

39

1738年1月3日

Faramondo

法尔蒙多

伦敦

40

1738年4月15日

Serse(Xerxes)

塞尔斯

伦敦

41

1740年11月22日

Imeneo

婚姻之神

伦敦

42

1741年1月10日

Deidamia

戴达米亚

伦敦

相关配乐

HWV

首演时间

外文标题

中文名

首演地

1

1705年1月8日

Almira

阿尔米拉

汉堡

2

1705年2月25日

Nero

尼禄

汉堡

3

1708年

Florindo

弗洛林多

汉堡

4

1708年

Daphne

达夫内

汉堡

5

1707年或1708年

Rodrigo

罗德里戈

弗洛伦萨

6

1709年12月26日

Agrippina

阿格丽品娜

威尼斯

7a/b

1711年2月24日

Rinaldo

里纳尔多

伦敦

8a/b/c

1712年11月22日

Il pastor fido

诚实的牧羊人

伦敦

9

1713年1月10日

Teseo

忒修斯(海姆)

伦敦

10

1713年6月(?)

Silla

西拉

伦敦

11

1715年5月25日

Amadigi di Gaula

高卢的阿马迪吉

伦敦

12a/b

1720年4月27日

Radamisto

拉达米斯托

伦敦

13

1721年4月15日

Muzio Scevola

穆齐奥·谢沃拉

伦敦

14

1721年12月9日

Floridante

弗洛里丹特

伦敦

15

1723年

Ottone

奥托内

伦敦

16

1723年5月4日

Flavio

弗拉维奥

伦敦

17

1724年5月14日

Giulio Cesare

尤里乌斯·凯撒

伦敦

18

1724年10月31日

Tarmeriano

塔麦拉诺

伦敦

19

1725年2月13日

Rodelinda

罗德琳达

伦敦

20

1726年3月12日

Scipione

希皮奥内

伦敦

21

1726年5月5日

Alessandro

亚历山德罗

伦敦

22

1727年1月31日

Admeto

阿德梅托

伦敦

23

1727年11月11日

Riccardo Primo

里卡多一世

伦敦

24

1728年2月17日

Siroe

西罗

伦敦

25

1728年4月30日

Tolomeo

托洛梅奥

伦敦

26

1729年12月2日

Lotari

洛塔里奥

伦敦

27

1730年2月24日

Partenope

帕特诺普(斯塔皮格里阿)

伦敦

28

1731年2月2日

Poro

波罗

伦敦

29

1732年1月15日

Ezio

埃齐奥

伦敦

30

1732年2月15日

Sosame

索萨梅(诺里斯)

伦敦

31

1733年1月27日

Orlando

奥兰多

伦敦

32

1734年1月26日

Arianna in Creta

阿里阿德涅

伦敦

33

1735年1月8日

Ariodante

阿廖丹特

伦敦

34

1735年4月16日

Alcina

阿尔辛娜

伦敦

35

1736年5月12日

Atalanta

阿塔兰塔

伦敦

36

1737年1月12日

Arminio

阿尔米尼奥

伦敦

37

1737年2月16日

Giustino

格鲁斯蒂诺

伦敦

38

1737年5月18日

Berenice

贝勒尼基

伦敦

39

1738年1月3日

Faramondo

法尔蒙多

伦敦

40

1738年4月15日

Serse(Xerxes)

塞尔斯

伦敦

41

1740年11月22日

Imeneo

婚姻之神

伦敦

42

1741年1月10日

Deidamia

戴达米亚

伦敦

清唱剧

HWV

首演时间

外文标题

中文标题

首演地点

备注

43

1710年

The Alchemist

炼金术士

伦敦

为本·约翰逊戏剧而作的音乐

44

1745年

Music for Comus

科莫斯配乐

拉特兰郡

为《科莫斯》所配

45

1749年至1750年创作,未演出

Alceste

阿尔克斯提斯

/

为托拜厄斯·斯莫立特的戏剧而作,未演出,作品具体创作于1749年12月至1750年1月

颂歌与假面剧

HWV

首演时间

外文标题

中文标题

首演地点

备注

43

1710年

The Alchemist

炼金术士

伦敦

为本·约翰逊戏剧而作的音乐

44

1745年

Music for Comus

科莫斯配乐

拉特兰郡

为《科莫斯》所配

45

1749年至1750年创作,未演出

Alceste

阿尔克斯提斯

/

为托拜厄斯·斯莫立特的戏剧而作,未演出,作品具体创作于1749年12月至1750年1月

其他声乐作品

HWV

首演时间

外文标题

中文标题

首演地点

46a

1707年

Il trionfo del Tempo e del Disinganno

时间与教化的胜利

罗马

46b

1737年

Il trionfo del Tempo e della Verità

时间与真理的胜利

伦敦

47

1708年

La resurrezione

复活

罗马

48

1719年

Brockes Passion

布罗克斯受难曲

汉堡(可能)

50a

1718年

Esther(1-act masque)

埃斯特

伦敦

50b

1732年

Esther(3-act oratorio)

埃斯特

伦敦

51

1733年

Deborah

德博拉

伦敦

52

1733年

Athalia

阿塞里亚

牛津

53

1739年

Saul

扫罗

伦敦

54

1739年

Israel in Egypt

以色列人在埃及 (出埃及记)

伦敦

55

1740年

L'Allegro,il Penseroso ed il Moderato

快乐的人,沉思的人,温和的人

伦敦

56

1742年

Messiah

弥赛亚

都柏林

57

1743年

Samson

参孙

伦敦

58

1744年

Semele

赛默勒

伦敦

59

1744年

Joseph and his Brethren

约瑟和他的兄弟们

伦敦

60

1745年

Hercules

大力神海格力斯

伦敦

61

1745年

Belshazzar

伯沙撒

伦敦

62

1746年

Occasional Oratorio

应时清唱剧

伦敦

63

1747年

Judas Maccabaeus

犹大·马加比

伦敦

64

1748年

Joshua

约书亚

伦敦

65

1748年

Alexander Balus

亚历山大·巴卢斯

伦敦

66

1749年

Susanna

苏珊娜

伦敦

67

1749年

Solomon

所罗门

伦敦

68

1750年

Theodora

西奥多拉

伦敦

69

1751年

The Choice of Hercules

大力神海格力斯的选择

伦敦

70

1752年

Jephtha

耶夫塔

伦敦

71

1757年

The Triumph of Time and Truth

时间与真理的胜利

伦敦

协奏曲

HWV

首演时间

外文标题

中文标题

首演地点

46a

1707年

Il trionfo del Tempo e del Disinganno

时间与教化的胜利

罗马

46b

1737年

Il trionfo del Tempo e della Verità

时间与真理的胜利

伦敦

47

1708年

La resurrezione

复活

罗马

48

1719年

Brockes Passion

布罗克斯受难曲

汉堡(可能)

50a

1718年

Esther(1-act masque)

埃斯特

伦敦

50b

1732年

Esther(3-act oratorio)

埃斯特

伦敦

51

1733年

Deborah

德博拉

伦敦

52

1733年

Athalia

阿塞里亚

牛津

53

1739年

Saul

扫罗

伦敦

54

1739年

Israel in Egypt

以色列人在埃及 (出埃及记)

伦敦

55

1740年

L'Allegro,il Penseroso ed il Moderato

快乐的人,沉思的人,温和的人

伦敦

56

1742年

Messiah

弥赛亚

都柏林

57

1743年

Samson

参孙

伦敦

58

1744年

Semele

赛默勒

伦敦

59

1744年

Joseph and his Brethren

约瑟和他的兄弟们

伦敦

60

1745年

Hercules

大力神海格力斯

伦敦

61

1745年

Belshazzar

伯沙撒

伦敦

62

1746年

Occasional Oratorio

应时清唱剧

伦敦

63

1747年

Judas Maccabaeus

犹大·马加比

伦敦

64

1748年

Joshua

约书亚

伦敦

65

1748年

Alexander Balus

亚历山大·巴卢斯

伦敦

66

1749年

Susanna

苏珊娜

伦敦

67

1749年

Solomon

所罗门

伦敦

68

1750年

Theodora

西奥多拉

伦敦

69

1751年

The Choice of Hercules

大力神海格力斯的选择

伦敦

70

1752年

Jephtha

耶夫塔

伦敦

71

1757年

The Triumph of Time and Truth

时间与真理的胜利

伦敦

管弦乐

HWV

首演时间

外文原名

中文译名

类型

首演地

72

1708年

Aci,Galatea e Polifemo

阿奇,加拉蒂亚与波吕斐摩

假面剧

那不勒斯

49a

1718年

Acis and Galatea

埃西斯与加拉蒂亚

假面剧

伦敦

49b

1732年

Acis and Galatea

埃西斯与加拉蒂亚

小夜曲

伦敦

73

1734年

Parnasso in festa

宴会上的帕纳索

假面剧

伦敦

74

1713年

Ode for the Birthday of Queen Anne

为安妮女王的祝寿颂歌

假面剧

伦敦

75

1736年

Alexander's Feast

亚历山大的宴会

假面剧

伦敦

76

1739年

Ode for St. Cecilia's Day

为圣塞西莉亚所作的节日颂歌

颂歌

伦敦

室内乐

HWV

首演时间

外文原名

中文译名

类型

首演地

72

1708年

Aci,Galatea e Polifemo

阿奇,加拉蒂亚与波吕斐摩

假面剧

那不勒斯

49a

1718年

Acis and Galatea

埃西斯与加拉蒂亚

假面剧

伦敦

49b

1732年

Acis and Galatea

埃西斯与加拉蒂亚

小夜曲

伦敦

73

1734年

Parnasso in festa

宴会上的帕纳索

假面剧

伦敦

74

1713年

Ode for the Birthday of Queen Anne

为安妮女王的祝寿颂歌

假面剧

伦敦

75

1736年

Alexander's Feast

亚历山大的宴会

假面剧

伦敦

76

1739年

Ode for St. Cecilia's Day

为圣塞西莉亚所作的节日颂歌

颂歌

伦敦

人物评价

HWV

体裁

说明

77-177,229,230-234,244-245

康塔塔

可见于弗里德里希·克吕桑德的校勘本《亨德尔全集》中的第50卷、51卷、52卷(a与b),共包括《72首意大利康塔塔及通奏低音声部》《28首意大利康塔塔》等100余首。

178-201

重唱

主要包括意大利室内二重唱与三重唱,其中178-199为二重唱,200、201a、201b为三重唱。

202-210,269-277,284-286

圣歌

211-227

意大利咏叹调

226-228

英国歌曲

其中HWV228包括24首歌曲。

231,239-240,242

经文歌

四首经文歌皆是为女高音而作。

232,236-238

赞美诗

创作于1706年至1707年。

235,241,243

轮唱

创作于1707年,为罗马教会而作。

246-268

赞歌

278-283

雅歌

史籍记载

HWV

体裁

说明

77-177,229,230-234,244-245

康塔塔

可见于弗里德里希·克吕桑德的校勘本《亨德尔全集》中的第50卷、51卷、52卷(a与b),共包括《72首意大利康塔塔及通奏低音声部》《28首意大利康塔塔》等100余首。

178-201

重唱

主要包括意大利室内二重唱与三重唱,其中178-199为二重唱,200、201a、201b为三重唱。

202-210,269-277,284-286

圣歌

211-227

意大利咏叹调

226-228

英国歌曲

其中HWV228包括24首歌曲。

231,239-240,242

经文歌

四首经文歌皆是为女高音而作。

232,236-238

赞美诗

创作于1706年至1707年。

235,241,243

轮唱

创作于1707年,为罗马教会而作。

246-268

赞歌

278-283

雅歌

人物纪念

协奏曲

HWV

创作时间

中文标题

首演时间

287

1704年至1705年

g小调双簧管协奏曲

1863年

288

1707年

降B大调为小提琴和管弦乐队所作的奏鸣曲

289

1735年至1736年

g小调管风琴协奏曲(Op.4 No.1)

1736年2月19日

290

1735年

降B大调管风琴协奏曲(Op.4 No.2)

1735年3月5日

291

1735年

g小调管风琴协奏曲(Op.4 No.3)

1735年3月5日

292

1735年3月25日

F大调管风琴协奏曲(Op.4 No.4)

1735年4月1日

293

1735年3月26日(?)

F大调管风琴协奏曲(Op.4 No.5)

1735年3月26日(?)

294

1736年

降B大调管风琴协奏曲(Op.4 No.6)

1739年2月19日

295

1739年4月2日

F大调管风琴协奏曲(“第二组”第一首)

1739年3月20日

296a

1739年

A大调管风琴协奏曲(“第二组”第二首)

1739年3月20日

296b

大约为1743年至1746年

A大调管风琴协奏曲

297

d小调管风琴协奏曲(“第二组”第三首)

298

G大调管风琴协奏曲(“第二组”第四首)

299

D大调管风琴协奏曲(“第二组”第五首)

300

g小调管风琴协奏曲(“第二组”第六首)

301

降B大调双簧管协奏曲(No.2a)

302a

降B大调第一双簧管协奏曲

303

大约为1738年

d小调管风琴协奏曲

304

大约1746年

d小调管风琴协奏曲

1746年2月14日(?)

305

大约1747年至1748年

F大调管风琴协奏曲

306

1740年2月17日

降B大调管风琴协奏曲(Op.7 No.1)

1740年2月27日

307

1743年2月5日

A大调管风琴协奏曲(Op.7 No.2)

1743年2月18日

308

1751年2月1日至4日

降B大调管风琴协奏曲(Op.7 No.3)

1751年3月1日

309

大约1744年

d小调管风琴协奏曲(Op.7 No.4)

1746年2月14日(?)

310

1750年1月31日

g小调管风琴协奏曲(Op.7 No.5)

1750年3月16日

311

大约1748年至1749年

降B大调管风琴协奏曲(Op.7 No.6)

1761年

343

大约1738年至1739年

G大调管风琴协奏曲

大协奏曲

HWV

创作时间

调性

作品号

出版时间

312

大约为1710年

降B大调

Op.3 No.1

1734年

313

大约为1715年至1718年

降B大调

Op.3 No.2

1734年

314

大约为1715年至1718年

G大调

Op.3 No.3

1734年

315

1715年至1718年

F大调

Op.3 No.4

1734年

316

1717年至1718年

d小调

Op.3 No.5

1734年

317

1733年至1734年(?)

D大调

Op.3 No.6

1734年

318

1736年1月25日

C大调

1736年2月

319

1739年11月29日

G大调

Op.6 No.1

1740年

320

1739年10月4日

F大调

Op.6 No.2

1740年

321

1739年10月6日

e小调

Op.6 No.3

1740年

322

1739年10月8日

a小调

Op.6 No.4

1740年

323

1739年10月10日

D大调

Op.6 No.5

1740年

324

1739年10月15日

g小调

Op.6 No.6

1740年

325

1739年10月12日

降B大调

Op.6 No.7

1740年

326

1739年10月18日

c小调

Op.6 No.8

1740年

327

可能在1739年10月10日至11日间

F大调

Op.6 No.9

1740年

328

1739年10月22日

d小调

Op.6 No.10

1740年

329

1739年10月30日

A大调

Op.6 No.11

1740年

330

1739年10月20日

b小调

Op.6 No.12

1740年

331

F大调

1723年3月20日

331-1

F大调

331-2

F大调

332

1747年至1748年

降B大调

1748年

333

1747年至1748年

F大调

1748年3月23日(?)

334

1747年至1748年

F大调

1748年4月1日(?)

335a

大约为1746年

D大调

335b

大约为1746年

F大调

词条图册

HWV

创作时间

中文标题

首演时间

287

1704年至1705年

g小调双簧管协奏曲

1863年

288

1707年

降B大调为小提琴和管弦乐队所作的奏鸣曲

289

1735年至1736年

g小调管风琴协奏曲(Op.4 No.1)

1736年2月19日

290

1735年

降B大调管风琴协奏曲(Op.4 No.2)

1735年3月5日

291

1735年

g小调管风琴协奏曲(Op.4 No.3)

1735年3月5日

292

1735年3月25日

F大调管风琴协奏曲(Op.4 No.4)

1735年4月1日

293

1735年3月26日(?)

F大调管风琴协奏曲(Op.4 No.5)

1735年3月26日(?)

294

1736年

降B大调管风琴协奏曲(Op.4 No.6)

1739年2月19日

295

1739年4月2日

F大调管风琴协奏曲(“第二组”第一首)

1739年3月20日

296a

1739年

A大调管风琴协奏曲(“第二组”第二首)

1739年3月20日

296b

大约为1743年至1746年

A大调管风琴协奏曲

297

d小调管风琴协奏曲(“第二组”第三首)

298

G大调管风琴协奏曲(“第二组”第四首)

299

D大调管风琴协奏曲(“第二组”第五首)

300

g小调管风琴协奏曲(“第二组”第六首)

301

降B大调双簧管协奏曲(No.2a)

302a

降B大调第一双簧管协奏曲

303

大约为1738年

d小调管风琴协奏曲

304

大约1746年

d小调管风琴协奏曲

1746年2月14日(?)

305

大约1747年至1748年

F大调管风琴协奏曲

306

1740年2月17日

降B大调管风琴协奏曲(Op.7 No.1)

1740年2月27日

307

1743年2月5日

A大调管风琴协奏曲(Op.7 No.2)

1743年2月18日

308

1751年2月1日至4日

降B大调管风琴协奏曲(Op.7 No.3)

1751年3月1日

309

大约1744年

d小调管风琴协奏曲(Op.7 No.4)

1746年2月14日(?)

310

1750年1月31日

g小调管风琴协奏曲(Op.7 No.5)

1750年3月16日

311

大约1748年至1749年

降B大调管风琴协奏曲(Op.7 No.6)

1761年

343

大约1738年至1739年

G大调管风琴协奏曲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