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中医病名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就诊科室 心外科
常见病因 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
目录导航

病因

大多是由于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随后局部血栓形成,或者存在斑块病变部位的冠脉血管痉挛,引起冠脉血流量突然严重下降导致的临床后果。也有少数患者没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可能属于外伤、大动脉夹层、动脉炎、导管操作并发症等。

临床表现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典型临床症状有长时间的静息心绞痛、新发的严重心绞痛、近期稳定型心绞痛加重、心肌梗死后心绞痛。还有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向左侧肩部、颈部以及下腭放射,常伴冷汗、恶心、腹痛、呼吸困难、晕厥。

检查

1.心电图





诊断

1.典型心前区疼痛符合急性心肌梗死,持续时间>>30分钟。
2.血清酶改变符合急性心肌梗死。
3.在心电图上不出现ST段抬高,仅表现为ST段压低和(或)T波倒置。

治疗

早期保守治疗策略为先行积极的抗心肌缺血、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合理应用抗血小板药、抗凝药、β受体阻滞药、硝酸酯类药物、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择期根据病情决定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重建术。
对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宜尽早实施冠脉介入治疗。早期介入治疗策略为1~3天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重建术。

护理

1.饮食护理
给予低脂易消化的清淡饮食,限制富含胆固醇的食品,如鸡蛋、肥肉等摄入。为避免加重心脏负担,不宜过饱,应少食多餐。
2.保持排便通畅
鼓励患者适当食用蔬菜、蜂蜜、香蕉,促进肠道润滑,保持1~2天排便1次,必要时可用缓泻药。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