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器,又称艾疗导入器,这种器具是可随意固定在肢体上的任何部位,同时受灸者也可自行调节艾粒与皮肤的距离。当艾粒(艾条)在相对密封的好轻松艾灸器具内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发,久久作用于腧穴,火力均衡,渗透力强,作用不中断。器具在治疗中起到了充分利用艾叶燃烧时产生的热效、药效、烟熏等有效成份对穴位和经络进行的刺激,集热效、药效、烟熏三效合一,提高了传统艾灸的疗效。艾灸作用 通过艾灸器产生的热力渗透肌肤,可以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温经止痛,平衡阴阳,促进血液循环,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起到防病健身的作用。
1、竹制艾灸盒 艾灸盒主要分为:单孔,双孔和多孔等。
2、随身灸 随身灸主要以其型号来区分 万年康温灸棒 温灸盒
3、火龙灸 火龙灸主要分有:木盒和金属罐之分,如玉石灸,就是以玉石制而成的。
4、其他 主要是以自制自用的,没有具体形状,效果较于正规制作艾灸器差。
5、柱式温灸盒 主要分单柱温灸盒与双柱温灸盒等。
6、立式艾灸器 主要分单头立式艾灸器、双头立式艾灸器、除烟型立式艾灸器等。
通过艾灸器产生的热力渗透肌肤,可以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温经止痛,平衡阴阳,促进血液循环,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起到防病健身的作用。
艾灸理疗棒艾灸器是艾灸所用器具,一般分为艾灸罐,艾灸盒。是艾绒艾柱盛放的载体,把点燃的艾绒,艾柱放在艾灸器,然后通过艾灸器的便捷性对人体施灸,因此艾灸器是人们在日常艾灸的重要器具。
材质
艾灸器材料多样,大致分为不锈钢,铜制,硅胶-陶瓷等,其中硅胶陶瓷型使用寿命较长。
规格
艾灸器为圆柱体,直径在7-9CM不等,高在7-10CM不等,不锈钢艾灸器只有一层薄壁不锈钢,铜制艾灸器也是如此,硅胶-陶瓷型为中空型,就是外部为硅胶,内部为陶瓷,具体规格为外高7CM,外直径7CM,内高4CM,内直径3CM。
重量
艾灸器根据不同材质重量不一样,不锈钢材质相对较轻,硅胶-陶瓷为次,铜制最重。
使用方法:
艾灸器
1.先将艾灸器打开,拆分为3个部分;
2.将底座套上相应的固定架;
3.将底座拧上与罐身拧紧;
4.将艾柱艾绒点燃,放入罐身;
5.将上盖盖住;
6.找准穴位,固定架艾灸罐进行施灸。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艾灸应该考虑天时、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来定灸量,如冬天灸量宜大,才能祛寒通痹,助阳回厥;夏季宜少灸或轻灸,才不会造成上火伤阴。北方风寒凛列,灸量宜大;南方气候温暖,灸量宜小。
不同的年龄、体质和性别,其阴阳气血的盛衰及对灸的耐受性也是不同的。老年或体弱的人使用保健灸,灸量宜小,但须坚持日久;
而壮年者随年龄由小至大而递增壮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