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

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

目录导航

办学条件

校徽校徽

学院坐落于厦门市翔安区文教园,面向大海,地理位置优越,与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为邻,距离在建的厦门翔安国际机场仅5公里,在建翔安3号地铁2公里,全国第一条海底隧道——翔安隧道5公里,校园正大门对面即为在建的厦门大学翔安附属医院(三甲医院),是理想的求学之地。

校园规划占地面积580亩。校园现有建筑面积14万㎡,设置教学楼群、实验实训基地、图书馆、体育馆、行政办公楼、学生公寓楼群、教工公寓楼、食堂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各类教学仪器设备14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近19万册,多媒体教室60余间,教学用计算机800余台,固定资产总值3亿多元。

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依法治校,专家治校。设立党政办、教务处、学生处、图书馆、实训中心等14个职能部门。

学院设立安防系、信息系、经管系、航空与旅游系、人文系以及思政教研部。开设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安全防范技术、旅游管理、空中乘务等21个高职专业。两个专业(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旅游管理)为福建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其中“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市级重点专业;三门课程(基础会计、安全防范技术、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为福建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开设空中乘务班、订单式培养等特色班级。学院现有在校生4000余人。

学院以“就业为本,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建成了涵盖21个高职专业的实验实训室28间,与罗普特科技集团、唐人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安科院、中海航集团等30多家单位建立了紧密合作型校外实训基地。现有校外实训基地30多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项。

自办学以来,学院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师生员工秉承“忠诚、勇毅、精技、拓新”的安防精神,实现跨越式发展。学院将继续坚持“务实创新、德育为先、注重技能培养”的办学理念,紧抓“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为海西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师资力量

师资概括

学校共有教职工200余人,专任教师135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26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33人,“双师素质”教师35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中国体育史专家1人。聘任15名客座教授、高级工程师作为学术带头人。[3]

杰出人才

教授:刘国庆

副教授:王方、张志云、秦丹

讲师:陈君璐、郑小蓉[4]

办学历史

2019年4月9日,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体育商学院挂牌成立。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林佳跃

校长

陈春

常务副校长

宋泽斌

副校长

陈益健

校长助理

郑文华

党政办主任

季永生

资料来源:2021年3月14日学校官网[2]

办学特色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林佳跃

校长

陈春

常务副校长

宋泽斌

副校长

陈益健

校长助理

郑文华

党政办主任

季永生

校园风采

特色专业 特色人才

全国最早以安防科技命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特色培养安防领域的高科技人才,学校成为培养安防工程师的摇篮。学生毕业时通过考试获得安防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可迅速进入高端人才市场,就业无忧。部分专业还被纳入招考公务员公安类的录考条件。

政策扶持 朝阳行业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安全防范行业正成为我国的朝阳行业,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发展产业。2010年,我国安防企业达到了2.5万家左右,行业总产值达到了2300多亿元,安防行业的高速增长,形成社会对安防技术人才的极大需求。

厦门求学 特区就业

学院位于厦门经济特区。如火如荼的海西建设,高速发展的闽南金三角,为未来的特区就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学校已与厦门的一百多家知名品牌企业结成校企合作联盟,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严格管理 创新机制

学校本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办学理念,通过军事化管理,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和团队精神;通过设立奖学金、勤工俭学,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通过设立励志助学金、创业基金,培养创业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注重实践实训,培养复合型人才。

乘车路线

校园风采校园风采(30)

词条图册

1.从厦门火车站(梧村汽车站)乘坐756路公交车到安防学院站;

2.从轮渡乘坐656路公交车到翔安肖厝站下,转乘751路、756路公交车到安防学院站;

4.从枋湖汽车站乘18路公交车到岭兜二里站下车,转乘751路公交车到安防学院站;

5.从集美汽车站乘坐651路、791路、655路、659路、658路到禹洲大学城站,转乘790路公交车到安防学院站。

6.从厦大坐751路公交车到安防学院站。

7.自驾车从沈海高速厦门翔安出口,沿翔安大道直走,往大嶝方向到安防学院。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