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铭

崔铭

中文名 崔铭
职业 教师
主要成就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教学
出生地 湖南南县
职称 副教授
研究所职务 古代文学研究所所长
国籍 中国
目录导航

个人简介

1982年至1986年,在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本科课程,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6年至1995年,在湖南省益阳师专(今湖南城市学院)中文系任教;
1995年至2000年,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获文学博士学位,师从王水照先生;
2000年至2002年,在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2年至今,在同济大学中文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作品

论文

1、《试论秦观词“变而不失其正”》, 《中国诗学》第五辑

2、《对“以诗为词”创作倾向的新透视》,《复旦学报》98年第4期

3、《从熙宁到元丰:对黄庭坚拜师过程的解析》,《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4、《基本人生取向与人格理想:论苏轼与黄庭坚的内在契合》,《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日本早稻田大学《橄榄》杂志2001年12月号全文译载,《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5期全文转载

5、《从少公之客到长公之徒:论张耒与二苏的关系》,《求是学刊》2002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4期转摘

6、《泛道德思维与近代政治文明发展的冲突——对欧阳修政治言论的重新考察》,《中国学论丛》第36辑,高丽大学中国学研究所发行,KCI(Korea Citation Index)登载期刊,2012年5月

7、《论欧阳修理性包容的文化性格》,《第五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8、《跨越时空的群体性唱和——“苏门”晚期交游考述》,《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9、《“缶”文化含义考论》,《民族艺术》2011年第1期

10、《滁州:作为文学与文化的存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11、《论欧阳修以理性包容为特色的文化性格》,《上海大学学报》2009第4期

12、《雅兴、豪情与生命的喟叹——平山堂之于扬州的意义》,《扬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13、《哈佛公开课<公正:该如何做是好?>》的教育学观照》,《特区教育》2012年第7—8期

14、《民乐经典内涵的演变与文学意境的渗透——以〈春江花月夜〉为例》,《艺术学界》2011年1月

15、《苏轼与宋代市政建设》,《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0期

16、《以文章相称许——苏轼与苏门四学士的相识与相知》,《文史知识》2002年第10期

17、《黄庭坚是否参加了元祐元年的学士院考试》,《古籍研究》2000年第2期

18、《〈黄庭坚年谱新编〉献疑》,《中国学研究》(济南出版社2001年5月)

19、《晁补之初入苏门考论》,《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5期

20、《试论“苏子瞻于四学士最善少游”》,《唐都学刊》2002年第2期

21、《苏轼初识秦观时地考辨》,《文学文化论》(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10月)

22、《追忆:一种特殊的潜在交往——“苏门”晚期交游考述》,《中国韵文学刊》2004年第3期

23、《<黄庭坚全集>所收<答淮海居士书>真伪辨》,《汉语教学与研究》(首尔出版社2011年11月)

图书

1、《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合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2、《欧阳修传:达者在纷争中的坚持》(合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3、《大学语文》(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4、《大学生文学精品选读》(参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5、《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历代文话》(参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7、《苏轼传》(与王水照合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
8、《欧阳修传》(与王水照合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

9、《王安石传》,天津人民出版社,2021年10月。[2]

主讲课程

本科:
1、中国古代文学史
2、中国文学经典
3、中国文学批评史
4、庄子导读
5、唐宋词研究
6、唐宋诗研究
7、中国古典诗学名著导读
8、文学与音乐
研究生:
1、中国文学文献学
2、古代重要作家研究
3、古代文论名著导读
4、中国戏曲史
5、古代戏曲史专题
6、中国文学专题

社会活动

2024年1月5日,参加的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定档在CCTV-1、央视频APP播出。[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