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县越剧团赵俊芳、杜玉琴为正、副团长。越剧创始人之一马潮水、男班名伶张荣标为导演。主要演员有胡婷婷、王玉英、周少楼等。1955年始,县府先后调派干部、教师十多人,任党支部书记、团长、编剧(袁六樵)、导演(丁一)、作曲(余乐)、设计(张武翰),对剧团加强领导和充实艺术力量。1959年新昌县并入嵊县,成立嵊县人民艺术院,人民越剧团为院属的越剧二团。1961年两县分开,改称嵊县越剧团。1982年曾一度改名为绍兴地区越剧团。
1997年嵊县改为嵊州市,又改名为嵊州市越剧团。先后整理了传统剧目《卖夏布》《懒惰嫂》《养媳妇归娘家》《卖婆记》《王小二过年》《杜十娘》《正德与倩倩》《女状元斩夫》等。新编古装戏有《清风娘娘》《雍姬怨》《汉文皇后》《大义夫人》《魂断汉宫》《芳草魂》《貂蝉与吕布》等。改编的现代戏有《货郎哥》《夜闯完达山》《八一风暴》《三世仇》《柯山红日》《红霞》《龙江颂》《审椅子》《杜鹃山》《盘石湾》《四姑娘》等。自编的有《借甏记》《两面红旗》《董大妈》《新花》《抲猪记》《领路》《骂嫂嫂》《波光粼粼》《攀娘舅》等。其中参加省戏剧节、戏曲会演获奖及省级刊物发表的有20多个。1997年11月在上海演出,1998年1月初赴香港演出,均受到专家、观众的一致好评。1998年1月中旬晋京演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尉健行观看了该剧,并亲切接见演员,合影留念。还上演了《春香传》《梁祝》《万花楼》《追鱼》《胭脂》《春草》《碧玉簪》《孟丽君》《盘夫》和《金沙江畔》《江姐》《红云岗》《海岛女民兵》等古今优秀剧目。曾较长时期实行男女合演。著名女演员钱爱玉、何英于80年代调往省属越剧团。饰《大义夫人》中柴夫人的陈岚,是浙江省第一位获上海白玉兰奖的青年优秀演员。曾有优秀男演员裘伟刚、裘成勇、丁仲秋等。90年代新秀黄美菊,在越剧电视剧《严兰贞》中主演严兰贞。后获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另有新秀王桂萍、裘巧芳等。
作为越剧故乡的剧团,分别于1956、1964、1971年举办了三期随团训练班,连同剧团带徒共培育了100多名男女青年演员、演奏员,支援省内外越剧团。
相继任主要领导的有杜玉琴、陈文娟、张发源、徐宝兴、相樟宝、钱永林、陈国良、滕庆标、陶宝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