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湖湿地

洋湖湿地

地理位置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洋湖片区坪塘大道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中文名称 洋湖湿地
著名景点 科普馆、白鹭塔
外文名称 YangWetland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洋湖湿地景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西南部大河西先导区内,北依岳洋湖湿地公园洋湖湿地公园(31)麓山、东临湘江,靳江河、雅河环绕其中。总面积4.85平方公里,投资65亿元,是我国中南地区最大的城市湿地。景区以“美丽洋湖、生态洋湖、科教洋湖、文化洋湖”为指导,以湿地生态为基底,通过重新构建湿地生态及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广泛采用“两型”技术及材料,实施绿色“两型”管理,形成了一个集湿地群落观赏、生态科普、两型理念宣传为一体的特色旅游目的地,呈现出“水质清洁、天然氧吧、四季花果、万千林相、百鸟争鸣、生命乐园”的美好景象。

洋湖夕照洋湖夕照

整个景区分为湿地休闲区、湿地生物多样性展示区、湿地科教区、湿地生态保育区及雅河、靳江河滩涂湿地五个板块。设有步行游览线、电瓶车游览线、水上游览线三条游线,并有13公里环洋湖湿地自行车慢行系统正在建设中。

洋湖晨曲洋湖晨曲洋湖湿地内绿化覆盖率高达90%,景区内汇集水杉、菖蒲等1300多种湿地植物,与市中心的温差将达到3℃以上,负氧离子高出中心城区6倍多,每年可固定吸收二氧化碳6500吨。景区内栖息有灰天鹅、白鹭等300多种鸟类、亚热带动物、水生动物及昆虫,形成了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成为生态保护与城市人居和谐统一的典范。[1]

在倡导生态环保的同时,景区也注重营造欢乐氛围,先后举办了五·一湿地花卉艺术节、“马修连恩”十月湿地环保音乐会、李志辉地理环保音乐节、生态旅游节、“绿行家”20公里毅行赛、三届湖南百公里毅行赛、二届唛咭儿童音乐节等大型活动,组织了数十次义务植树造林活动。成为了长沙市民周末休闲娱乐、体验生态文明,感受环保理念的首选之地。

区域设置

洋湖湿地由湿地休闲区、湿地生物多样性展示区、湿地科教区、湿地生态保育区及雅河、靳江河滩涂湿地五个区域组成:

湿地休闲区

以湿地景观展示和休闲互动为主题,面积800余亩,由湿地水景花园、湿地生态展园和湿地自然展园三大主题园区融合而成。区域内通过不同种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水生植物的搭配种植,形成了风格各异、季相万千的湿地生态景观聚落。更通过“一台一榭二亭二廊十三桥”精心搭配和间隔,将水景与陆景错落有致的分布开来。漫步于游线上,移步即换景,变化无穷。古典风格的水上长廊迂回曲折,犹如飘荡在碧波之中,尽显中式园林的典雅和清幽。长长的亲水栈道在湿地环绕,一路走去,幽幽的荷香伴着水波送来阵阵清爽,让人流连忘返。秋雪亭坐落于大片芦苇之中,造型古朴,四面轩敞。明代文学家陈继儒取唐人“秋雪蒙钓船”的诗意,将深秋时成千上万的芦苇泛黄摇曳,芦花满天飞舞喻为“秋雪”,秋雪亭也因此得名。每到秋季芦絮满天飞舞,秋雪亭犹如一叶扁舟,安然静泊于漫天飘雪之中,别有一番独钓江雪、悠然自得之趣。

该区域内还设有大型儿童游乐场——“洋湖欢动世界”。场内设有大摆锤、小火车、海盗船等项目。让游客既可以沿着湿地展示带悠然漫步而行,又可以全家总动员在满眼绿色中体验刺激和惊奇,在休闲互动中感受湿地别样美景。

湿地生物多样性展示区

是整个景区的核心观景区,面积1450亩,由“一廊、一心、两区”即:湿地生态走廊、生物多样性展示核心、生态密林服务区和自然强化净水区组成。是“科教洋湖、生态洋湖、文化洋湖”的全面展示区域。主要景点有:先导牛广场、湿地科普馆、白鹭塔、农耕体验区、堤渠故事、湿地科普小广场、鸟岛生境、观鸟廊、风雨长廊、赏荷区等十余个观赏游览景点。

入口广场的“先导牛”雕塑是洋湖湿地的象征。牛,是江南水乡湿地最常见的动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又是勤恳、踏实、开拓、奋斗的象征。洋湖湿地的先导牛雕塑高8 米,长12米,宽6.2米,由著名画家、雕塑家、艺术鉴赏家刘人岛先生构思设计。与常规的泥塑、石雕、铜像、玻璃钢纤维雕塑作品不同,“先导牛”全由纹理清晰、坚韧、耐腐蚀的榆木构建而成,材质环保,施工节能;整体造型具象写意,立体通透,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它既是洋湖湿地自然、生态、田园牧歌生活的集中体现,又象征着长沙大河西先导区作为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建设理念,更映射先导区建设者们辛勤耕耘、开拓进取的伟大创举。

湿地生态保育区

位于多样性保护区的正北面,面积达3200亩。分为动、静两个区块。其中“动”区(靠近道路的部分)配有湿地水街、湖湘历史风情文化街和稻田酒店等餐饮、娱乐、购物及住宿设施。此外还设有占地面积达3万平方米、长沙最大的双层生态停车场,可同时供2000多台不同型号的机动车辆停放,是繁华喧嚣的活力之区。“静”区则规划为中国最大的白鹭栖息地。建设时对原有的地貌就地保留,开辟成农耕浅滩区,恢复自然景观,并在地形较高的外围广种植芦苇和兰荻,形成湿地自然景观,为白鹭创造栖息环境。

湿地科教区

占地550亩,位于整个景区的西南面,是“科教洋湖”的集中体现。湿地科教区内的洋湖再生水厂选用“MSBR+人工湿地+自然湿地”生态组合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厂区周围设有湖南最大的160亩人工湿地,通过“MSBR+人工湿地”生态治污工艺将收集的含浦、洋湖、坪塘片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到一级A排放标准。一部分作为片区中水回用于冲厕、浇灌等;另一部分作为洋湖湿地的景观补水,并通过洋湖景区自然湿地的进一步净化将水质提升到地表Ⅲ类水质标准,实现了片区生活污水对湘江及周边水系的“零排放”,同时实现片区污水循环再生利用,是湘江流域生态治理的开篇之作。

此外,洋湖人工湿地工艺系统结合人工湿地、植物塘和生态河道,并设有水上栈道、观赏广场和中心桥等生态休闲场所,形成了一个集污水净化处理和生态景观于一体的观赏景区,在充分发挥湿地净化和调蓄作用的同时增加了湿地景观多样性,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工程。

靳江河、雅河滩涂湿地

湿地公园湿地公园环绕湿地的靳江河水系及雅河的滩涂面积达1275亩,总河道长 8 公里,既将整个景区与周边市区建筑分隔,又与景区内的水系连成一体,形成长达12公里的水上游线。游客可以乘船一路穿越高楼林立的现代化总部经济区,在喧嚣繁华的湿地商业区驻足,品尝美味湖湘小吃;再泛舟南下,穿梭于荷池、芦荡、竹丛之中,感受江南水乡湿地美景,与花、鸟、虫、鱼一起自由畅快的“森呼吸”。

特色景点

科普馆

科普馆科普馆洋湖湿地科普馆位于湿地多样性展示区内,建筑面积5000平米。科普馆由设计巴塞罗那体育馆、中央美院美术馆的世界著名建筑师、日本后现代主义大师——矶崎新、伦敦奥运会创意团队——英国美创公司、中央美院联手打造。

科普馆将整体建筑与布置完全融入自然环境。整体建筑以洋湖湿地所在地域特色即“垸”元素为主题,与主游客中心一起构成总平面螺旋形环绕,通过螺旋高度和宽度的变化,让参观者不仅可以从不同角度和高度体验湿地景观,更能在行走中感悟建筑在与大地上的形状融合。整个建筑呈半开放状,外墙饰以天然石材,与周围的水系及原生态湿地融为一体,成为洋湖湿地自然景观的一部分。

在展陈布置上,整个展馆通过“湿地的创造”、“湿地的多样性”、“湿地的再创造”以及“绿色生态城市”等主题,以互动体验方式让来访者从各个层面认识湿地、了解湿地与城市、人居的关系,倡导绿色生活。科普馆内设有超大湿地体验箱,可近距离观察芦苇细根如何在土壤中汲水,睡莲的叶子如何在水中完成光合作用。还有全息感应空间,以超逼真的幻境展现鱼游脚底、花开身边、鸟飞头顶。更有超炫雾帘,以水为幕幻化湿地变迁。

白鹭塔

白鹭塔位于洋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展示区内,塔高49.99米,七层八角。

建筑风格上借鉴了湘贵黔地区侗寨建筑元素,在国内首次采用了重檐楼阁式手法。白鹭塔既是整个湿地的景观中心和标志性建筑,又是观览整个湿地景区乃至洋湖片区的观景塔。登塔远眺,洋湖美景尽收眼底。

塔名来由:白鹭对生存环境要求苛刻,不仅要求水源清洁、食物丰富,还须茂密植被用于隐蔽。大批白鹭聚集洋湖湿地,充分说明了这里生态环境的优越性。 以白鹭为塔命名不仅展现了洋湖湿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建设成果,更寄托了人们祝愿未来所有生物都能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荣誉

2011年 获评湖南省两型示范单位

2013年11月8日 获评国家级AAAA景区

2014年1月17日 获评湖南省省级水利风景区

2014年1月17日 获评中国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

2014年9月21日 获评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

交通指南

自驾线路

过猴子石大桥沿潇湘南大道前行3公里达到洋湖湿地东入口

沿西二环上坪塘大道前行1公里到达洋湖湿地主入口

过湘府路大桥沿洋湖大道前行5公里到达洋湖湿地南入口

公交线路

从劳动广场乘坐4线路到洋湖湿地下车

从三汊矶大桥西乘坐318线路到洋湖湿地下车

从广电产业园乘坐938线路到洋湖湿地下车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