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案

中文名 中国方案
目录导航

方案内涵

此次习近平在这个场合提到“中国方案”,表现了当下的中国有意愿、有能力更多地参与到国际社会事务中去,以中国智慧为国际社会体系贡献力量。同时,“中国方案”的提出,也是对中国外交提出了新要求。

早在2014年3月,习近平应德国科尔伯基金会邀请,在柏林发表演讲时就提出过“中国方案”。在演讲中,习近平表示,中国愿以开放包容心态加强同外界对话和沟通,“我们将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贡献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贡献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为人类社会应对21世纪的各种挑战作出自己的贡献。”

历史记录

“中国方案”首次在外交舞台上被提及,还要追溯到2013年9月6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结束后。外交部部长王毅介绍习近平主席出席峰会有关情况时说,新形势下,中国正站在更高、更广的国际舞台上纵横驰骋。我们将为世界奉献更多的中国智慧,提供更多的中国方案,传递更多的中国信心,同各国一道,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1]

中国方案

把脉世界经济发展

中国贡献着全球经济增量的1/3,作为世界经济增长主引擎的地位无可替代,如何提振全球经济,中国方案备受关注。2015年11月,习近平在G20峰会发表题为《创新增长路径 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讲话,从“怎么看”谈到“怎么办”,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解决方案。[2]

“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继续,世界经济仍然处在深度调整期。”在为世界经济精准把脉之后,习近平引用中国古语指出,“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对此,他开出“四剂药方”:加强政策沟通;推动改革创新;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2]

目光从G20转到APEC,这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连续第三年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3年,习近平在巴厘岛APEC会议上提出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路线图。2014年,习近平在北京APEC会议上主张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2014年峰会上,中国方案继续助力亚太梦想,习近平为亚太经济的发展提出四点建议:坚持推进改革创新、坚持构建开放型经济、坚持落实发展议程、坚持推进互联互通。[2]

助力国际减贫进程

早在23年前,习近平就在《摆脱贫困》一书中,详细探讨如何因地制宜开展扶贫、减贫工作。2015年10月,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论坛上提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吁倡议,并就此指出了“四个着力”:着力加快全球减贫进程;着力加强减贫发展合作;着力实现多元自主可持续发展;着力改善国际发展环境。[2]

“中国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中国取得的成就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奥斯特洛夫斯基表示。[2]

媒体评论指出,习近平主席总结中国减贫经验,提出中国减贫目标,贡献助推世界彻底摆脱贫困的中国方案和智慧,为世界实现2015年后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注入了强心剂。[2]

专家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谈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个着力”,彰显出负责的大国形象,为国内、国际的扶贫工作提供了价值观和方法论,助力全球减贫进程。[2]

推动全球气候治理

作为今年中国领导人外交“压轴大戏”的重要一部分,习近平主席11月30日赴法国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活动,为达成巴黎协议提出中国方案,为推动谈判进程凝聚各方共识。[2]

习近平在《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中,敦促大会达成一个“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提出“公平、合理、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方案,探索“人类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2]

今年9月,习近平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问题领导人工作午餐会时就曾提出协议必须遵循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原则和规定,特别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此次大会上,习近平对全球气候治理再次提出以“巴黎协议应该有利于照顾各国国情,讲求务实有效”为目标的“中国方案”,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2]

点亮互联网之光

在浙江乌镇开幕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就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出“中国方案”。[2]

习近平说,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各国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对此,习近平提出“五点主张”。[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