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币

岁币

目录导航

用途

至于岁币的用途,估计主要用于皇室的用度吧。值得注意的是,宋辽和议之后,一方面宋给辽送岁币,而在双方边境 榷场的贸易状况来看,宋方所获利润要高于岁币的 支出。

背景

很早以来,金银就作为货币存在了。岁币要的是银和绢,也正可表示银的价值。为什么宋代限制 铜钱外流而不限制银外流,这可以用良币、劣币理论解释:社会上流通的一般等价物有多种的话,一般人都会倾向于将良币(价值相对较高且稳定)储存,而先使用劣币,长此以往劣币反而成为社会上最为通行的货币。因此在宋代铜钱就比较流行了,而铜钱外流现象严重,政府为保证国内贸易的正常运行,就会尽量限制铜钱外流了。而银根本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历史

公元1004年(宋历44年)

辽朝 萧太后、辽圣宗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前锋已经到了 澶州(今河南濮阳)。告急文书像雪片一样飞到朝廷。 寇准劝真宗带兵亲征;副宰相 王钦若和另一个大臣 陈尧叟却暗地里劝真宗逃跑。王钦若是江南人,主张迁都金陵,陈尧叟是蜀人,劝真宗逃到成都去。

宋真宗听了这些意见,犹豫不决,最后召见新任宰相寇准。寇准的一番话,让皇帝决定亲自率兵出征,由寇准随同指挥。

这时候,辽军已经三面围住了澶州。宋军在要害的地方设下弩箭。辽军主将萧达兰带了几个骑兵视察地形,正好进入宋军伏弩阵地,弩箭齐发,萧达兰中箭丧了命。

辽军主将一死, 萧太后又痛惜又害怕。她又听说宋真宗亲自率兵抵抗,觉得 宋朝不好欺负,就有心讲和了。

澶州城横跨黄河两岸。宋真宗在 寇准、 高琼等文武大臣的护卫下,渡过黄河,到了 澶州北城。这时候,各路宋军也已经集中到澶州,将士们看到宋真宗的黄龙大旗,士气高涨,欢声雷动。

萧太后派使者到了宋朝行营议和,要宋朝割让土地。宋真宗听到 辽朝肯议和,正合他的心意。他找寇准商量说:“割让土地是不行的。如果辽人要点金银财帛,我看可以答应他们。”

寇准根本反对议和,说:“他们要和,就要他们归还燕云失地,哪能再给他钱财。”

但是,宋真宗一心要和,不顾寇准的反对,派使者 曹利用到辽营谈判议和条件。曹利用临走的时候, 宋真宗叮嘱他说:“如果他们要赔款,迫不得已,就是每年一百万也答应算了。”

寇准在旁边听了很痛心,只是当着真宗面不便再争。曹利用离开行营,寇准紧紧跟在后面,一出门,一把抓住曹利用的手说:“赔款数目不能超过三十万,否则回来的时候,我要你的脑袋!”

曹利用知道寇准的厉害。到了辽营,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商定由 宋朝每年给 辽朝银绢三十万。

曹利回来详细汇报。当曹利用说出答应的银绢数目是三十万的时候,宋真宗高兴得简直要跳起来,直称赞曹利用办事能干。

随后宋真宗听信近臣的谗言,罢免了 寇准。

接着宋辽双方正式达成和议,宋朝每年给辽朝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不用说,这笔巨额赔款,长期成为北宋人民额外的沉重负担。历史上把这次和议叫做“ 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两国未有大规模的战事发生。

同样是公元1004年,西北的党项族人也不停的骚扰宋朝边境, 宋真宗这次没有出征,而是听取大臣意见,每年都用赏赐大批的银绢的办法来安抚党项族人。

辽国的土地面积当时要超过 宋朝,是个大国。而 党项族人的聚集地相比而言只是个弹丸小国。但对宋朝的危害而言,党项族人绝对是超过契丹辽国。

党项人反复无常,每每在国力衰弱时安静的接受宋朝“赏赐”,在国力强盛的时候会悍然入侵 宋国,以取得更大收获。

公元1045年

辽国要求宋朝增加岁币,宋辽两国重新商定了岁币,宋国每年要给辽国绢三十万匹,银二十万两。

公元1034年,党项人在首领 李元昊的带领下叛乱,宣布正式建立西夏国,宋朝派大军和西夏作战却连连失利,最后是 范仲淹和 狄青领军挽救了颓势。

公元1044年,李元昊见势不妙重新归顺 宋朝,宋朝与西夏商定由宋朝每年给西夏银绢25万5千,并同意西夏占领已占领的宋国领土。

公元1120年

辽国已渐渐衰弱。

有人向 宋徽宗提议, 辽朝快要灭亡,收复北方燕云失地,这可是个好机会。宋徽宗派人从山东渡海,前往金朝会见 金太祖,表示愿意夹攻辽朝。双方约定灭掉辽朝之后,北宋收回 后晋时期割让给辽朝的 燕云十六州失地,北宋把每年送给辽朝的银、绢,如数转送给金朝,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作“ 海上之盟”。

后来 金国按计划打下了辽的的几座都城, 童贯指挥的宋军却在攻打计划中由 宋朝占领的燕京吃了败仗,童贯为了逃避失败的责任,暗地派人请金军攻燕京。金军一举拿下了燕京,不肯还给北宋。童贯只好答应把燕京的租税每年一百万贯钱献给金朝,才把 燕京赎了回来。

这样宋朝不仅每年要给金国三十万匹布,二十万两银,还要多给一百万贯钱。

这一来,北宋王朝的腐朽可让金朝看穿了。公元1125年, 金太祖的弟弟金太宗 完颜晟派辽将追杀辽天祚帝,灭了 辽朝。接着发兵南下,把进攻矛头转向北宋王朝。

公元1127年

靖康事变发生,北宋完结。

公元1139年

金国由于人口太少,无力占据更大地盘,遂与南宋重新议和,两国东面以淮河,西面以 大散关为界, 宋国向金国称臣,宋国每年给金国的岁币为银25万两,绢25万匹。

公元1165年后

两国商定,南宋每年给金国的岁币减为银20万两,绢20万匹。

公元1206年

宰相 韩侂胄发动了南宋历史上最后一次北伐,由于准备不足失败。

公元1208年

南宋杀掉韩侂胄向金国求和,此后南宋每年给金国的岁币增加到银30万两,绢30万匹。

两年后,蒙古人崛起入侵金国,将金国打的一败涂地。

蒙古强大后,南宋依然想向蒙古称臣,忽必烈没有多加理会,先是答应下来,等他回到草原夺到 汗位之后,一回身就把南 宋朝廷扫进历史的烟尘中。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