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馆2012年3月,上海市科委组织成立了由上海科技馆牵头,上海天文台提供专业技术支持的项目工作筹备小组,经过广泛调研和协商,完成了项目的功能定位、选址考察、概念性研究和专业内容的策划。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是上海市拟建的一座大型科普场馆。上海天文馆将由上海科技馆负责项目的全面建设和运营管理,上海天文台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上海天文馆的建筑方案和展示方案概念性设计进行国际征集。15厘米折射望远镜、帕兰子午仪将入驻其中,成为镇馆之宝[4]。
上海天文馆选址在南汇新城滴水湖站400米处的建设用地,西临临港大道,北接环湖西三路,总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5.86公顷。
上海天文馆建筑面积为38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4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上海天文馆展示工程常设展区面积约15850平方米,建设标准约为30000元人民币/平方米。拟建有室外场地,室外面积为21850平方米,其中室外展示面积为13500平方米。
建筑工程总投资约为49,935万元(不含展示工程费用),全部建设资金拟申请市政府财政拨款[5]。
上海天文馆(3)2017年3月18日,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建设指挥部展示部部长林清透露:将在2020年开放的上海天文馆展示设计工作已开始全面展开,作为全球最大的天文馆——上海天文馆目前已在浦东临港开工兴建[6]。
2021年7月5日,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迎来第一批压力测试观众,定于17日正式开馆,18日起对公众开放[7]。
周二至周日9:30-16:00;停止入场时间:15:00(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不对外开放(国定节假日另行通知)[2]。
成人票:30元;
学生票:15元;
老人票:25元[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