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万花谷

锦绣万花谷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英文名:Ming Hongzhi Wu Nian Hua Sui Huitongguan tonghuozi Yinben Jinxiu Wanhuagu   【书籍介绍】   明 弘治五年 华燧会通馆 铜活字印本 《锦绣万花谷》   此书半叶 9行,每行内印双行,行17字,白口,四周双边, 版心上印“弘治岁在玄 困敦” 2行,下印“会通馆活字铜版印行” 2行。玄困敦即壬子,为弘治五年(1492)。华燧字 文辉, 无锡人,制 铜活字版印书,名其居曰会通馆,人称会通君。生平事迹见明 邵宝《 容春堂集》中《会通君传》。   明代无锡华氏以铜活字印书知名。除华燧外,弘治时尚有华印的 陆游 《 渭南文集》,正德中燧之华坚印的 《 春秋繁露》、 《 艺文类聚》、 《白氏长庆集》、 《 蔡中郎集》等书。华燧所印书多 鸿篇巨帙,印制工整,纸墨俱精。弘治八年 (1495) 又印宋 洪迈所撰 《 容斋随笔》、 《 二笔》、 《三笔》、《四笔》、 《 五笔》。还印有宋 赵汝愚所辑 《国朝诸臣奏议》、 宋 谢维新所辑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宋潘自牧所辑 《记纂渊海》宋 高似孙所辑《文苑英华纂要》等书。燧于经史之书,亦多涉猎,曾集 九经 单辞为一编,名《会通馆集九经韵览》,于弘治十一年(1498)以铜活字印行,书甚罕见,仅见《天一阁书目》著录。华燧印 《锦绣万花谷》 有两次印本,一即此本,另一铜活字印本,字较大,版心上有“弘治岁在 阏逢 摄提格”,即甲寅,为弘治七年。此书双行小字印,于华氏铜活字印书中,时代较早,堪称华燧印书中代表之作。   《锦绣万花谷》为中国宋代所编大型 类书之一,共计一百二十卷,分前集、后集、续集各四十卷。作者姓名不详,书前有自序,题淳熙十五年,知为南宋孝宗时人。宋 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此书,谓“门类无伦理,序文亦拙”。各集所录资料虽不免琐屑芜杂,而其中亦有久经散佚之书。此书旧有宋刻,惜残缺不全。   【新闻链接】      宋代百科全书传世孤本走出密室身价过千万   文章来源: 北京娱乐信报   40册流传八百年、至今保存完好,密藏 苏州 过云楼至少达150年之久的孤本宋代百科全书《锦绣万花谷》现身嘉德 拍卖公司,将于5月15日拍卖,估价1100万至1200万元。   嘉德公司2005年春季拍卖会将于5月10日至15日在 昆仑饭店举行。嘉德公司 古籍善本部经理拓晓堂介绍,这次嘉德公司征集到的一批苏州过云楼的藏书,共有178部,400至500册,数量非常可观,总估价2100万元。其中最珍贵的就是一套40册宋代百科全书《锦绣万花谷》,其内容涉及各个方面,估价1100万至1200万元。   苏州阊门内铁瓶巷,在过去曾经有过一所 大宅院,名为过云楼。它不仅以布置精巧的庭园—— 怡园而著称,同时更以贮藏了大量书法名画、版本书籍而名重于世。 过云楼藏书源于何时现已不可考,但从清道光年间楼主 顾文彬给其子的信中可以得知,早在150年前,过云楼就已经有了图书古籍的收藏。到了清末,过云楼在 顾鹤逸的手上不仅成为 书画收藏上千幅的藏画楼,同时也成了集藏宋元旧刻、精写旧抄本、明清 精刻本、碑帖印谱800余种的大型 藏书楼。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 副研究馆员翁连奚说,原来公认的过云楼以收藏 书画著名,但对过云楼的藏书知之甚少,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 傅增湘先生去过云楼看书,才对过云楼的藏书有所了解。其中不乏宋元明清历代善本和名人的稿、抄、校本。拓晓堂透露,过云楼里面实际上还有一个很秘密的密室,顾家的书是放在密室里面的,他们的藏画可以给朋友看、欣赏,但是书籍是秘不示人的,这是历史习惯。   翁连奚介绍说,过去一直认为宋版的《锦绣万花谷》,与日本静嘉堂所藏的《锦绣万花谷》为同一版本,这次发现这部书的字体不同于日本静嘉堂刻本,且未见著录,是宋代的孤本。   记者了解到,1951年和1959年,过云楼顾氏后人,先后两次将所藏的三百多件书画精品,捐赠给了 上海博物馆。过云楼历经150余年,集藏的书画珍品,有了它们最终的归宿。然而过云楼几代人密藏、从不轻易示人的善本古籍,在此后的几十年间,有大约四分之三转归 南京图书馆收藏,尚有剩余的170多种图书留存民间,逐渐被世人所遗忘。最近这些图书被嘉德公司征集拍卖。(记者 王健)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