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康

苏康

中文名 苏康
职业 编剧、摄影师、书画家
语言 普通话、英语
星座 金牛座
信仰
外文名 Scole
别名 石牛山人
民族
身高 172cm
目录导航

荣誉记录

苏康苏康(14) 苏康获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个人”,获2009-2010学年度西安外国语大学励志奖学金;2010-2011学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2010-2011学年度西安外国语大学文体优秀奖学金;2011—2012学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获西安外国语大学首届建党书画作品展“优秀组织奖”、“优秀创作奖”。 1988年农历3月生于“东方莎士比亚”范紫东的故里乾州(今陕西乾县),自幼喜爱文学并且热衷于书画创作。 03年参加第七届“滕王阁杯”全国作文大赛并获奖,04年又参加了陕西省“乾陵杯”作文大赛获奖。相继参加了第二届全国“创新杯”征文大赛,其作品《六月雪》又荣获二等奖等。在书画方面,05年第五届PHE国际青少年书画大赛,获得银牌,并获得陕西省教育厅颁发的二等奖,同年又参加了第三届中国—日本—菲律宾三国国际书法大赛,荣获青年组金奖,07年又参加了第七届PHE,并获奖等。2011年6月13-15日在西安外国语大学组织举办建党90周年书画作品展暨书画义卖。为咸阳市三原县三社希望小学捐去义卖善款5000元,陕西省教育厅和咸阳电视台做了相关报道。2012年1月在西安火车站免费为农民工赠写春联500余幅,西安零距离、直播西安、阳光报、西安晚报等多家媒体现场采访报道。2012年七月带领23名志愿者赴山区支农支教捐去书画作品数十幅并且捐去善款2000余元,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表彰。并且得到了共青团陕西省委、共青团咸阳市委、咸阳市教育局、咸阳日报、咸阳教育电视台等媒体的追踪报道。被中国共青团乾县委员会评为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被共青团西安外国语大学委员会授予“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获得2013届西安外国语大学校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人物经历

成长经历

苏康书法苏康书法自幼爱好书法、中国画、古诗文,主张学书不拘一格,转师多益,6岁开始从欧体入门,后上索求源,转学柳公权、颜真卿等楷书,以及王羲之、颜真卿的行书。

出生于咸阳乾县,一个边远的小乡镇,从小就喜欢看书,舞文弄墨。六岁那年爷爷偶然送来了一本欧阳询九成宫书法字帖,便顿生好奇之心,于是便照猫画虎,摹了起来。八岁那年和爷爷进城看病,看到了文房四宝店,走了进去,只见一位老人正在教授书法,这便是日后的恩师,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从此便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他并没有向别人一样,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更加激发了他的毅力,发奋读书。

初中时期,初露头角,初中开始就有作品发表。随着年龄增长,人品较好的他变得开朗起来,他交了很多朋友,性格外向,比较独立,但在家里,他也没有失去父母相当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尽管他们没有什么学识文化,但是父亲常说“以礼待人,以德服人”,而母亲则时不时教导他一些佛家或儒家的思想,于是这种传统文化让苏康呈现出很多同龄人没有的气质。

艺术经历

1996年开始学习书法。

2009年9月组织成立新的西安外国语大学书画协会,任主席任兼名誉会长。

苏康苏康(11)2009年11月加入中国红十字协会。

2010年11月参加陕西省各高校书画巡回展。

2010年12月其作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入编陕西省各高等院校大学生书画作品选《丹青墨韵》一书。并在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中华石鼓公园展出。

2011年3月参加陕西省各高校第二届大学生书画作品展巡回展暨陕西师范大学书画交流活动。

2011年4月参加青华宫书画院举办的中韩国际道教书画文化交流会。

2011年6月组织西安外国语大学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书画展暨书画义卖活。

2011年7月组织西安外国语大学21名大学生志愿者赴咸阳市三原县三社希望小学支农支教。

2011年11月加入中国书画文化研究院。

民生集团董事长民生集团董事长2012年1月组织协会在西安火车站免费为农民工赠写春联500余幅 。

201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12年7月带领二十多名大学志愿者赴山区支教,为学校捐去书画数十幅,善款近三千元。

2014年4月13日受邀参加第十九届中国—西安盛唐牡丹苑生态文化艺术节开幕式。

2014年4月18日受邀参加陕西省企业发展高峰论坛。

2015年8月整体策划由西部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的院线电影《关中红拳》。[3]

2015年10月24日参加陕西文化创业联盟筹备会暨文艺交流座谈会。[4]

个人荣誉

2005年参加第六届PHE国际书法大赛荣获国际三等奖、陕西省赛区三等奖,陕西省教育厅颁发荣誉证书。

苏康证书苏康证书2007年参加中国—日本—菲律宾三国国际书画大赛荣获青年组优秀奖。

2009—2010学年度西安外国语大学励志奖学金。

2010年获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1年3月书法作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入选《陕西省各高校书画作品选—丹青墨韵》一书并获得一等奖。

2010—2011学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西安外国语大学文体优秀三等奖学金。

2011年6月荣获西安外国语大学建党九十周年书画作品展“优秀创作奖”、“优秀组织奖”。

2012年5月被共青团西安外国语大学委员会授予“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与吴三大老师与吴三大老师2012年7月荣获西安外国语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2011—2012学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

获得2013届西安外国语大学校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主要作品

文学作品

散文集《长安斋漫谈》、中篇小说《等待》、诗词集《落花集》、文言散文《三友集》、书画集《苏康书画作品集》、《寒食轩三友集》

苏康书画作品集苏康书画作品集(2)

1、《相约西外》

爆竹声声追逐着奔涌的日子,日出日落重复着周而复始的规律。

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着各种剧情相同,形式变换不定的故事。岁月的流逝,沧桑了容颜,苍老了心情。世事的浮华,曾经的追逐沉寂在百破千折的迂回中。人情的严寒,世事的霜刀利剑,烧尽葳蕤的胸中花园,死灰难以复燃。爱情的期盼,在寻寻觅觅的路上,跌跌撞撞中,未找到另一半,已枯槁了自身的这一半。希望上天能赋予我石心、慧眼、冷漠和看破红尘的目光。不要用世俗来打动我的心肠。

苏康苏康(11)我从呆呆的、傻傻的、愣愣的心事中幡然醒悟。相约西外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悲剧的开始。微笑开始,眼泪结束。你在我心灵的花园里丢下了一颗情感的种子,希望不要再发芽。千年之后的你会在哪里,身边有怎样风景。我们的故事并不算美丽,却如此难以忘记。如果当初勇敢地在一起,会不会不同结局。你会不会也有千言万语,埋在沉默的梦里。

与你的邂逅,是上天的安排,有缘无份也是上天的安排,不再抱怨,不再留恋,因为曾经幸福过。咬定青山、坚如磐石的心,因与你的际遇而荡然无存。于是神经中枢的冲动传遍躯体一种幸福的感觉,叫心动。

在这明媚的春天里,思念的藤蔓,借着春风,伴着攀升的温度,开始伸展倦怠的躯体,启动埋藏心底三千年的计划,准备在姹紫嫣红的春天里,在大自然这个神奇的舞台上,扮演一个小小的角色,装扮春天一抹绿,衬托花儿一片红。

2、《春序》

似乎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都只有短暂的生命,只能在那光耀闪烁的瞬间,才让人得以将心扉暂且打开。可是,有一个精灵,她能用温暖驱走严冬,她能令嫩绿代替枯黄,她能让冰冷的心重新燃烧起生命的火焰,她能让病残之躯重新跳起欢快的舞步。她就是春。

春天有她自己的故事。远古的时候,只有夏、秋、冬、春天只是个无所事事,四处飘零的精灵。后来,这个精灵在飘零的路途上碰到一棵柳树,柳树痛苦地抱怨:“寒冬一过便是燎人的夏天!没有时间抽穗,没有时间饱满!没有一个柳芽绽放、柳枝飘摇的季节!”于是精灵来到上帝面前,她请求做一个季节,一个把时间留给柳树的季节。上帝笑了:“除非你永驻人间!”精灵悟不透,上帝决定让她试一试。精灵便把自己叫做春。

西影的春依旧迷人,门旁边的迎春花, 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开了。这丛迎春, 因为在大树的荫下,栽种的时间又不是很长,还没有长得很旺,但每年都忠实地开出黄色的小花。怎么前些天一直没有注意到。 还有门口雪白的玉兰, 也打了苞。

春天,就是在它进入你的眼和你的心的时候, 才真正地到来。

我换上T恤,在校园里走了一圈,我看到了郁金香的花苞,和柳条新发的芽。还听到了小鸟的叫声。还有在心里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向外涌动,那种被冬天封闭起来的什么,开始释放。春天,就在这个时候,来到了。

岁月匆匆,留下的只有日记带给我们无限长思....寂静的春,敲打键盘记述岁月流逝~~~~~~~~~~~~~

我可以为春天作个序,记录各种花的开放,每一天的温暖,阳光或雨水。 等到有一天的燥热告诉我夏天来了的时候,这篇序言就结束了,我就开始写夏天的序。

苏康书画苏康书画(6)

2、《石牛塬上又多了一座新坟》——苏康

咸阳原上埋了许许多多的皇帝、士大夫,远处望去,一座座坟墓就像是一缕缕曙光,然而在那不起眼的石牛塬上又添了座新坟。

她终于还是没能看到2010年10月8日的第一缕阳光,我知道这样的感慨很无聊,因为对她这样已经有很多年行动不便近八旬的老人来说,那缕阳光即便真的照到她的身上也不会对这个世界有什么不一般的意义,只是我们这些晚辈总希望她能尽量延长停留在这个世界的日子。

苏康书画苏康书画那天中午爸爸给我电话的时候,我正在体育场打羽毛球,听到消息结果一下子心就被堵住了,脑子一片空白。这些年来,我为奶奶做的事虽然不是很多,然而分别一旦真的到来,心里还是有着顿然撕裂的痛楚,还是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说走就走了。

中秋回家,我专门陪奶奶,安静地坐在她的身边,陪她说话,听她说这说哪。短短的十天就让我失去奶奶。关于奶奶,最让我感到痛心的,是她临走时连我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有时候世事就是这么的无情。

我一直没有泪水,奶奶七十七岁的高龄去世,四世同堂,走得又很平静,在这样的状态下离开这个世界,怎么说都算是有福气的事情,大家都应该高兴才好!但直到那天大伯捧着奶奶的遗像,按风俗的——去了新坟;喊了一声:“妈,你怎么就走了啊!”话音未落,眼泪便喷射出来,我这才知道,不论我怎么安慰自己,对奶奶的留恋还是让我在那一刻情不能禁,因为是一个人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我那天的眼泪非常放纵……

考虑太多的生死固然能给我们增加一些勇气,但到底是个沉重的话题,况且对于我来说,面对生活的勇气向来不缺乏,缺乏的只是那些所谓的“智慧”,生死的事情平时能不想的我总尽量就不去想。

然而,奶奶去世的这些天里,我还是不时地会去想些生死的意义,为了避免自己在这个问题上没完没了地钻牛角尖,我不得不去做些转移自己注意力的事情,比如写更多的字、做更多的事,然后再度告诫自己:活着的时候就好好活着,善待身边人,善待生命,善待时间!奶奶讲过,一颗星落了,就是一个魂去了另一个世界 。我未曾留意过哪颗星星已经逝去,但当我再次飞回奶奶的小院时,却只能听见满地叶子在秋风中诉说着什么……

3、《桃园》

桃园一

苏康书法苏康书法远山斜阳笛声哀,桃园已非旧时台。

伤心门外山水绿,曾是韶华不易来。

4、《“商芳会”现象背后的思考》

商芳会大家可能不会陌生吧?作为一个陕西人,你不应该陌生。戏迷“丑小鸭”飞升为秦腔戏迷力捧的“白天鹅”。商芳会是名人了,不但是咸阳塬上家喻户晓的名人,更是三秦大地上的一朵秦腔奇葩。 据悉,商芳会每年的演出平均300多场。推出的两张正版碟发行量已超过10万张,市场上流通的盗版碟数量可能超过100万张。她无疑是戏曲市场最火爆的明星之一。

只有短短的几年,商芳会从一个农民变成了在乡里乡外闻名的人物,她为陕西秦腔事业的传承做了贡献,为民间艺术的振兴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样本。但我们反过来却要问,我们专业的秦腔戏曲家的传承,与发展,又体现在哪一步了?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当代传统文化艺术无疑也陷入了歧途。

与文化大家商子雍与文化大家商子雍在中国的文化艺术中有好多机构如:秦腔戏剧协会、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文联等这些协会的运作实质是权力和利益的分配。对于部分人来讲,他们可以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可以利用低水平的书法作品卖出天价。一旦不当领导,作品价格一落千丈就是最好的讽刺。

不久前,一位中国艺术家在高速路上高高竖起了一块巨大无比的广告牌,标榜自己是中国最好的艺术家,这实际上是中国艺术在向商业界发展,然而,这同时也是一个外表轻松,内心沉重的苦涩的玩笑。

艺术可以是非常有个性的非常自由的表达个人情感的东西,而商业化是有明确目的的去表现被设计对象,那么艺术商业化必然导致艺术家进行创作时过多的考虑市场需求,其创作思维的多样性也自然受到限制,艺术表现力也势必受到约束,使艺术陷入趋同性的怪圈,试问本该百花齐放的艺术创作由于要迎合市场的需要,由于商业运行模式的干扰而受到束缚,这时艺术已然成为死水一片,又何谈传承与发展!

范曾在中央电视台《我们》栏目中说:“作为一个书画家,一定不要想到,我一尺是多少万。一尺多少万,他想的时候一定画不好,拍卖场也不是艺术的前途。”

艺术的表现力,艺术价值与艺术对人文精神的引导作用,以及艺术所需要的创造力这些都是限制和阻碍艺术发展的因素。

所以,中国艺术商业化是一种表层现象,内中运行的更是一套远为深刻的潜在规则。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市场出现了“秦腔超女商芳会”现象,这使人们第一次获得了直接介入艺术的机会。中国人用娱乐的方式进行了一次演习,对传统意义上的权威提出了解构性的批判。如果说,连最本质性的不平等都能遭到嘲弄。还有什么不平等更能根深蒂固,不被摇撼?(文/苏康)

评价

关于苏康

苏康出生在农村,但在家里有文化渊源的长辈影响下,他有一颗高远的心。六岁,他会开始练书法,一练练了十六年;中学,他会想起参加国际青少年书画大赛、中国—日本—菲律宾三国国际书法大赛等,还拿了奖。你会想象他一路走来,背着画框,夙夜匪懈,在翰墨丹青里找寻自己的快乐和寄托。天道酬勤,当你今天欣赏到这个年轻人的手书,你是否会想起自己曾经的奋斗历程?是否会带着赞许的眼神来欣赏这个小伙子一路艰辛拼搏来的翰墨风流?

风雨中,走过那些蜿蜒的小路,全然不顾浑身的泥泞;酷暑中,夤夜奋笔,对着浩瀚的星空仰天长啸;春花里,他孑然疾行,在宣纸上欣赏桃红柳绿,春风唱和。一个羸弱的身体里,包藏着怎样一颗坚定的心?

泡一杯茶,静下来,翻出苏康的字画把玩,那笔锋行云流水的畅快,瞬间就让人迷醉;那山水画,那扇面,也总是淡妆浓抹总相宜。我不能想象这个年轻人经过了怎样的凤凰涅槃,有着如此桀骜不羁的挥洒。

知道苏康,有一年时间。与苏康相识并沟通却不久,但并不影响我对他的认识。人,总是欣悦自己欣赏的人或事。有缘遇上,无缘错过,冥冥之中,一切皆有定数。和这个小伙子的沟通,让我蓦然发现,这个小伙子的才华和坚韧。正是出于对这条路艰难的洞悉,明白这样的坚持,不是人人做得到的。

正如和苏康一起探讨的:“成功必须要努力。努力的路上很多人放弃了,坚持到终点的人,才能成功。”或许有一天,书画界新的名流里,如果我听到一个我熟悉的名字,我不会诧异。那没有什么,成功本来就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

但此刻,就让我们欣赏这个年轻人的跋涉,他的且歌且行!(苏燕)

老朋友苏康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苏康是我同窗多年的知己,认识他,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对艺术的那份追求,尤其是书法,但凡认识他的朋友,都知道他是个书法迷。

记得在学校时,他经常临摹一些古代书法名作,小小年龄写出的字就很有名家风范。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书法越是精炼了很多,也越来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他送我的一幅作品中可以看出,这么多年他一直精益求精,勇于创新,书法风格清新脱俗,奔放中夹带着淡雅超然之意。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相信他的成绩已经见证了他无数个夜晚默默努力,事实胜于雄辩,实力见证一切。

衷心的祝愿他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勇往直前,开拓创新,深深地热爱艺术这一神圣的职业,开出更多的锦绣之花。 (永贵能源新田煤矿地测副总 祁公团/文)

文人在草间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尔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很敬叹这种草间的文人,忧国民,好自由。

我是个文墨拙劣的槛外人 ,只是觉得身边有像苏子这般通得文墨,暁知闲情之人颇为投缘,故而斗胆,将他至于草间,自我回叹。

识得苏子倒也是种闻名不识人的场景,此前曾无意听友人说过,陌地,有个怎样的人。也只觉是个文气的人吧。意象中,文人大抵都是极通文墨的,如今也都清存于社市。流水下滩,白云出岫。恰巧不久后,因学业到此,才有的后来的相识。学林中,我们所处之地并不算得翰墨大观园,故而这种文人大概就显得颇为清新,令人怡性。

闻名倒也真不如见面。他在速写自修中为我们做过指导,是以书画协会身份,当时只在门口撞见,当时却也并不知晓,映像中是个清雅的身影。我们不是老相识,却也不是个有资格论他的小辈,所聊之话大抵都是自我的叹述。

然而想将他归为文人是在后来的闲聊之后,偶然在一个书画展示中,穿过一行挂满墨迹的小道,才恍然明了这是石牛山人的渊源。

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巧然相接的忆片倒成了这么个草间文人的印象,驻立良久,哑然失笑却又不得不叹息。

我曾为文人叹息过,为无缘,亦为无奈。叹月邀花醉清酒,碧水淡墨集案头。闲拨七弦舞横笛,抒怀记梦锁离愁。表象上,这大抵都是文人闲情的集结。王国维说:“闲情是有很大力量的。” 古人写渔樵,画江渚 ,无不是内心有所向,至情有所寄。我不是子期,解不得苏子所想所寄。却是觉得他是有文人的风貌,当然文人的臆想和情趣是有这雅性的一面。

徐端本在《一溪秋色图》卷上提过“天地一隐秋,一翁坐独舟。利名全不会,情思在沙鸥。”的句子,可见文人的情操还是很有深蕴的,不为文人自是清贫,而是这文人风貌还真真令人敬叹。

而今世人多无持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的壮志;亦没那蜻蜓飞上下,渓鸥对沉浮的卜居之情。

那种闻之令人淡泊悠然,处俗通雅的心境亦成了向往,令人闻而生畏的向往。

先不谈而今淡名薄利如何生存,有多少人有这份闲情?又有多少人利用闲情创造出古人唯美的绝响。“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早已不存;能喊出“疏何妨,狂何妨”亦是难得。

我没瞻仰过现代笔墨文坛的雅主,更没有能力领略文人瀚海中的瑰宝。记得在闲聊中说过,我敬服他,不是俗人的仰望,而是为如今文人的归属。我不知他几岁读书识字,也不晓他对文墨情缘有多深刻,只是觉得一个可以和丹紫朱墨为伍,与清斋小笔为伴的人在文人队伍中可贵;当然我无缘见识他书迹是不是流转,墨痕可有传神;更谈不上了解他情操高尚与否。只是有幸相识,辩得几许清雅,看着几分脱尘。话聊感慨,怕也是枉却了苏子的本质,拙感了文人的愁殇。

就如同制琴师懂得琴的形状,未必分得了琴的声音;画是否有精魂,显现的也有作者的情深。有人说,鸟儿起飞,要的不是飞翔的高度,而是在体会鸣叫的快乐之源。相信无论在天空的那层高度,相信他洒下的定是久留的香;在草间萌生,晕染的定是比彩虹珣烂的丹青。 (文/刘颖)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